1958年,周尔辉要到湖南去参加劳动锻炼...
1958年,周尔辉要到湖南去参加劳动锻炼,对伯伯说:“我想买一个箱子。”
周恩来说:“好啊,我给你一个比箱子更好的东西。”周尔辉愣住了,见伯伯拿出一个保存完好的用土布缝制的、便于放在驴马背上的马褡子,他告诉周尔辉:
“这是我在延安时期用的。你拿去用吧,很方便呢!”
周尔辉从来没有透露过自己是周恩来的侄子,也从没得到学校的什么特殊照顾。
后来,直到他中学毕业后考上北京钢铁学院,在申请入党的过程中,组织上到淮安去调查了解他的家庭出身和社会关系,才知道他和周恩来的关系。
周尔辉在北京钢铁学院毕业后,留校工作了。他29岁了,因为种种原因还没成家,最后从淮安老家谈上了一位小学教师,名字叫孙桂云。
1961年7月3日,他们俩在周恩来住所中南海西花厅举行了婚礼。侄子结婚了,也算了了周恩来这位当伯伯的一桩心事,高兴之下,他送些什么礼物呢?
一床周恩来用过的半新的格子床单,一件周恩来穿过的短袖衬衫,一条周恩来穿过的旧毛料裤子,还有一幅“松鹤长寿”的织锦画。这就是伯伯周恩来和伯母邓颖超为这对新婚夫妇特别准备的礼物。
周恩来笑着对尔辉和桂云说:
“没有置办新东西,这一条旧床单、两件旧衣服,不要嫌不好。当年,我和你七妈在广州结婚时,比这还俭朴,也没有请客,没有买新衣服,条件比现在艰苦多了。可是你们要懂得,艰苦朴素光荣嘛!”
邓颖超则补充说:“结婚是人生一件大喜的事情,是你们的终身大事,你伯伯特意安排陪你们小夫妻一起吃顿饭,喝两杯喜酒;一起陪你们合照留影,留作纪念;一起带你们去看一场戏,就算为你们贺喜了。”
小两口一听,真是喜不自胜,多少年来,伯伯也没有这么“款待”过他们啊!这真是结婚大喜啊!
7月3日婚礼这天,北京的周家亲属及一些故交、身边工作人员都来了,可是外地的周尔辉母亲陶华、弟弟尔萃没让来。
两桌婚宴是周恩来自己掏钱办的,可事后他在党小组会上作了自我批评说:
“周尔辉结婚我不该搞那么‘大’的场面,希望大家都能引以为戒。”
事隔多年,周尔辉夫妇谈起伯伯赠送的特殊的结婚礼品和结婚仪式,总是笑容满面地说:“对于伯伯和七妈的精心安排,尤其是对二位老人的心意,我们终生不忘。”
周尔辉和孙桂云结婚后,组织上为了照顾他俩,准备把孙桂云调到北京钢铁学院子弟小学任教,并先把户口、工作关系等转到了北京。
一次,这对新婚夫妇去西花厅看望周恩来和邓颖超时谈起此事,正在组织领导精简城市人口、努力克服三年经济困难的周恩来惊讶地说:
“噢!那么容易呀?!要是人家不接收呢?!”
“不接收,我就再回淮安去呗。”孙桂云爽快地说。
周恩来不放心地又问:你真高兴回淮安?”
尔辉替她回答说:“她真高兴回淮安,我也高兴回淮安。”
周恩来笑着说:“好啊,就这么说定了。”
事后,周恩来立即批评了有关单位,并做工作说:照顾夫妻关系,为什么不能从大城市朝小城市调,而偏偏向首都挤呢?
没多久,周尔辉夫妇还在蜜月中,北京钢铁学院就按周恩来的意见将新娘的户口关系退回了淮安。
周恩来对他们说:“这几年遭受自然灾害,中央调整国民经济,北京市大量压缩人口,国务院也正在下放、压缩人员,你们为什么搞特殊化,不带头执行?”
他还说:“任何时候都要防止特殊化,学校里学的东西也可以带到家乡去发挥作用嘛!”
怕他们夫妇想不通,邓颖超又耐心地对周尔辉夫妇进行说服教育。邓颖超说:
“伯伯是抓压缩城市人口工作的,他要带头执行这项政策。”邓颖超又拿出一封信和一些钱交给周尔辉说:
“这信是给组织上的,对你不能特殊照顾,不能因为安排你夫妻工作而影响别人;这是补助你们的生活费。在你们工作没安排前,生活费全由我们负责。”
这样,在伯伯、伯母的动员下,加之那时青年人在大城市还是小城市工作无所谓,孙桂云也就愉快地返回了淮安。
孙桂云回淮安不久,周尔辉也在伯伯、伯母的劝说下愉快地调回了淮安,并遵从当地组织上的安排,在淮安县中学当了一名普通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