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的目的无非是让生活质量更高丨丸十三郎

文 / 丸十三郎

边城浪子,一顿吃十二个丸子的壮汉。

立冬将至,你们的秋膘贴得怎么样了?肉有没有吃够?有没有想换换口味?来杯热咖啡解解油腻、暖暖身子吧。

说到咖啡,无论是从品种分类的阿拉比卡、罗布斯塔、利比里亚,还是以产地区分的蓝山、曼特宁、爪哇、巴西、哥伦比亚、肯尼亚,或者在咖啡馆里最常见的浓缩、美式、拿铁、卡布这些不同做法,在座的老司机们肯定比我更专业。

所以,我才不要班门弄斧,要聊就聊(hu)点(you)不一样的。

你们知道欧洲最早接受咖啡文化的地方是哪里吗?

是位于巴尔干半岛上的波斯尼亚,那里现在存在着一个略微有些神秘色彩的国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敲黑板:这是一个国家的全名,可不是两个)。

但说起它的首都,8090后们如果不了解,请去问你们的父母。问的时候一定记住这句接头暗号:“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

我在萨拉热窝的房东Micky家,在一条小巷最深处,小小的院落里刚好能停下一辆汽车,一辆崭新的奔驰停在院里,主人心爱的老宝马只能露宿门外。进屋后,门厅一侧是连着厨房的客厅兼餐厅,厚重的大沙发很高,有点像中国北方的炕,墙上贴着的麦加朝圣图表明了主人的宗教身份。

这座两层的小楼不够奢华但设施齐备,有限的空间在主人精心的设计和调理下,舒适而又随意,让人有一种到家的温馨感。

那时正值1月,冬夜寒冷,屋内却温暖如四月天。取暖设备是自己搭建的,燃料也要自行购买。取暖燃料价格不菲,这个家庭每年冬天的一半收入都要用来供养炉中那团带来温暖的火焰。我忍不住开始算计:能不能在这方面省一省,让室温降低一点,或者白天停炉、晚上再烧?

“花钱的目的无非就是让生活质量更高,所以何必在意那些细节?”

在欧洲一路走下来,平民阶层的这种实用主义生活态度令我印象深刻。不执迷于锦衣玉食加持,但对家和生活则一丝不苟、毫不亏待。这似乎与我们东方人推崇的“艰苦朴素、勤俭持家”正是两个极端。

晚餐完毕,客厅里摆上了咖啡和甜点。并非专为欢迎来客而设,晚间的咖啡时间是很多波斯尼亚家庭中一种近乎礼数的习惯:

窄口宽腹的咖啡壶架在炉灶上烧,任里面的水卷着咖啡粉一起翻滚沸腾,小巧的杯盏摆在每个人面前,男主人攥着咖啡壶上长长的把手,随时给众人续杯。在这个温馨的时段,哪怕是工作再忙的家庭成员也会专门到客厅来小坐,聊天、看电视、喝咖啡。波斯尼亚式咖啡说不上多美味,口味朴实,层次简单,味苦似药汤,本地人嗜甜而不加奶,桌上精美的糖碗里装满粗砺的砂糖,却总是很快见底。

波斯尼亚人喝咖啡的习惯与引领当代潮流的法国意大利截然不同,倒是更像它的起源地中东。

关于咖啡的历史,比较公认的结论是其源于埃塞俄比亚,也门和索马里地区的苏菲派(伊斯兰教中的一种神秘主义教派)是最早被记载饮用咖啡的人群,随后便开始流行于阿拉伯地区。

咖啡从中东向欧洲传播的过程中,奥斯曼土耳其人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传说一次战斗过后,败走的土耳其人仓皇撤退,留下了大量没喝完的咖啡豆,欧洲人品尝后发现其味独特、又有提神助兴的作用,随后咖啡便传遍欧洲。

波斯尼亚咖啡文化是咖啡流传史上的一个标本,记录着咖啡传入欧洲之初的历史形态:巴尔干地区紧邻小亚细亚,是昔日奥斯曼帝国在欧洲重点经营的疆域,而巴尔干民族中最土耳其化的人群又多聚居于波斯尼亚,因而土耳其式的咖啡文化得以在此保留和传承。

一套标准的咖啡具包括一个像坩埚的咖啡壶、一个像香炉的糖碗、一组外铜内瓷的口杯和一个雕花精美的托盘,中东风格的精湛手工艺尽显无余。

后来,当我漫步到萨拉热窝老城中的铜匠街时,只见街边店铺内外都摆满了精美的咖啡壶、咖啡杯、铜盘。走进一家店,文质彬彬的老铜匠正戴着眼镜做活,用小锤轻轻敲击凿子,在黄铜铸成的壶胎、托盘上留下凹凸而繁复的花纹。

电影里的场景忽然浮现在眼前:撤退的瓦尔特与游击队员跑过铜匠街,店铺里的老铜匠们不约而同地开始敲击,此起彼伏的叮当声让追击而来的德国军官陷入了迷魂阵……

保卫萨拉热窝↓↓


风 / 物 / 时 / 刻

这个冬天你想怎么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