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后,生活里最多的一个关键词是:硬扛!

有人说:快30岁那年,我发现自己的生活全是烦恼,最要命的是,我根本不知道自己在烦恼什么。
30,只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却仿佛闪烁着莫名的杀气。
30岁是人生的一道坎,已经失去所有可以为自己掩饰的借口。
你已经别无选择、无路可逃,只有背水一战,拿出更多的成就来应对世人的一切白眼。
对大多数人来说,“奔三”似乎是一个很不友好的词。
但其实,奔三远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可怕。
从二十多岁,到四五十岁,不管在哪个年龄段,人们普遍都迷茫着,焦虑着,不安着,似乎被卡住了,却又无所适从。
而30这个数字,卡在了中间。
像是一种无形且抽象的压力,我们时常自问或者被别人或多或少的提醒,自己也在其中享受着若有若无的焦虑感,也正是因为这种感觉,让我们不断提高对自己的预期,并且在不断提高的过程中“自我怀疑”。
成年后,生活里最多的一个关键词是:硬扛。
这几年越来越多的目光聚焦在30岁这个群体上:
30岁了,结婚了吗?
还在单身吗?
准备孤独终老吗?
30岁了,工作怎么样了还在不停加班临近猝死吗?
30岁了,买房了吗有多少存款了养得起父母孩子吗?
三十立还是不立?
提到30岁,你会想到什么?
每一句,都狠狠砸在奔三群体肩上,压得我们喘不上气。
心理还没有度过青春期,却不得不面对提前到来的生理更年期。处在夹心饼干的中间,却常常被人觉得过的轻松容易。
不被理解的压力,才感觉更加累,尤其是家人。
想挣扎,却无从下手。
25岁到30岁这段时间,是人生中艰苦的一段岁月——承担着渐长的责任,拿着与工作量不匹配的薪水,艰难的权衡事业和感情,不情愿的建立人脉……
但你总得撑下去,上天只会给我们能过得去的坎。
写这篇文章的我,也没几年就快30岁了。
说实话,迷茫这道坎,我也还没完全迈过去,我有了一些新的思考,它帮助了我,希望也能帮助你。
在成长路上,有了苦难和磨砺才成就了更好的自己。
有人这样说,梦想的意义不仅是努力实现自己向往的生活,也是在追逐向往生活的路上遇见更好的自己。
杰出的人一般都能拥有一项特别的才能,就是将人生中的挫折转变成为未来的成功。
正如郭沫若所说“一个人总是有些拂逆的遭遇才好,不然是会不知不觉地消沉下去的,人只怕自己倒,别人骂不倒。”
首先要做的是:停止你的抱怨,这世界没有怀才不遇,只有不孕不育。
从25岁到30岁,这其中有5年的时间。
假如给你足够试错的时间,那么,为了不让你30岁以后的职业生涯变得一塌糊涂,你至少应该在25岁就确立明确的目标,并利用5年的时间去追赶。
这可能是你成长的最后的最佳时机。
错过了这个时机,你已不再年轻,社会也不会再以包容的心态去原谅你的年少轻狂。
否则,你多走一步错路,就必定要在以后以十倍的代价补回来。
郭老师说:三十岁之前,允许各种狂,但这个节点是截止到三十岁。
三十岁之前,不狂没有出息,但三十岁之后还狂,肯定没有出息。
这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终身学习的时代,我们必须不断的学习。
一是跟同代人学习
孔圣人曰:三人行,必有我师,跟着你身边那些你尊敬的人去学,学习他们的工作技能、生活技能等。
二是古往圣贤学习
读书带来的东西远远不知是知识,还可以与名家交流,比如你欣赏有才华的人,可以读古往圣贤的经典,感知与古往圣贤的思想碰撞。
三是在红尘中学习
实践大于真理,说明了行动的重要性,红尘是最好的老师。
在生活和工作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问题,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去摸索、去学习、去成长,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在事上磨练自己,在困难中成长自己。
总之,持续学习,终生学习,你会逐渐发现学习给你带来的各种好处。
即将到来的中年人群承担着最沉重的责任:职业责任、家庭责任、人际责任,却并没有获得很好的人际支持系统以及情绪支持系统。
有的人则是依然延续过往的成功范式,相信继续不加思索的奋斗和惯性,可以实现心中的目标而忽略了身体的变化以及精力的不足。
很多人过早了沦入到物质享受和循规蹈矩,而忽略了心灵成长和调整。
如果一个人的内心是匮乏的,外在的功名利禄求取再多都无用。
内心的空洞与匮乏只有用爱去填补,你需要自己从内生长出力量。
再好的车,也需要燃料,而心力资本是最好的燃料。
一个人,缺乏独立的自我,不认识自己以及自己的生活,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更没有能力和努力去将自己想要的变为现实,就容易在30岁后被诸多麻烦和烂事困住,陷入人生危机。
不努力解决问题,你的生活就会成为问题,你是活着还是在生活?
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30岁后要过怎样的生活,不是老板决定,不是你所在的公司,完全由你自己说了算。
识变应变,主动求变,自我颠覆,勇于冒险,敢于担当的人,才能获得浴火重生,收获更精彩的人生。
如果自己不主动求新求变,你也许只能享受过去得到的一切,而未来你也许只是位观众。
作者简介:贤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