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兰迪的一天
乔治·莫兰迪 (1890-1964)
莫兰迪不喜欢被打扰,生活非常规律。
他戴上自己的黑边眼镜,在衬衣外套上西装,每天定时走出公寓,穿过丰达扎街。街道两旁建筑的褐色的墙面和低矮拱廊是最日常的风景。前面的商业广场打破了一路上的平静,气氛突然热闹了。穿过广场,就到了博洛尼亚大学,它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距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但丁、彼得拉克、哥白尼都曾在这里求学。
博洛尼亚大学
莫兰迪的版画 约1928
学校的事情结束了,莫兰迪就原路返回位于丰达扎大街36号的公寓。1910年,莫兰迪和三个妹妹跟随母亲搬到这里。兄妹几个都终生未婚,母亲去世后,他们相互照顾,继续住在一起直到现在。
丰达扎大街36号
大门内走廊
因为父亲早逝,莫兰迪一直觉得自己有责任照顾几个妹妹。在毕业后,他没有像其他年轻的艺术学子一样,去法国巴黎逐梦,立志成为独立艺术家,而是决定留在家乡当一名小学老师,在公立小学教素描课,以便照顾家人。平淡的性格使然,莫兰迪很适应小学教师的工作,一做就是二十几年。以至于,在1926年他被任命为省区中小学校的艺术总指导后,才做了一年就辞去职务回原来的小学继续教美术。
随着莫兰迪的艺术声誉慢慢扩大,没过几年,他就得到了博洛尼亚美术学院的青睐,获得这份教授工作。
教课之外,莫兰迪的业余时间大都用于画画,卧室就是工作室。因为去他的房间要经过妹妹们休息和活动的地方,所以每天准备画画的时候,他都要分别敲敲三个妹妹的房门,确定不会打扰她们,才放心去里面画画。
静物 1920
莫兰迪的卧室只有9平方大,这是家里光线最好的房间。房间里常年摆放着瓶瓶罐罐,积了层层灰尘,它们不断地出现在莫兰迪的画作里。他很喜欢灰尘把器皿表面光泽掩盖后的效果,从不让别人打扫他的这些东西。
莫兰迪的房间
画室里的静物
莫兰迪作画有独特的步骤。为了能够呈现出自己喜欢的质感,他有时会在瓶瓶罐罐上事先涂好颜料。精心摆放好这些安静的“模特”们,准备就绪,就开始在画布上涂抹,他现在作画很快,笔触也就不再像年轻时那么细致,这使瓶子的轮廓非常模糊,与背景融合地恰到好处。
他的上色过程也一反常规,习惯先铺一层鲜艳的底色,然后再覆盖朦胧的白色或灰色。一层层敷色之后,独一无二的高级灰笼罩了整个画面。莫兰迪的这种风格独一无二,特别到即使把这些只有二三十公分的作品放在大幅作品面前,也依然让人无法忽略它们的色调。
静物 1946
静物 1961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莫兰迪的生活就这样重复着。除了在世界大战期间,因为对政治太过置身事外而被法西斯逮捕的这段插曲,莫兰迪“教课+画画”的生活一直持续到了1956年退休。
退休后的莫兰迪有了更多的时间画画。他不只画静物,也经常画公寓35公里外的格林扎纳小山的风景。在退休前,每到夏天,他会到那里写生。退休之后,早先在格林扎纳建造的房子也落成了,莫兰迪大部分时间都在这里创作。在生命的最后八年,他完成了近60%的作品。
格林扎纳的画室
莫兰迪一生居于自己的世外桃源,享受孤独,即便在国外开个人展览,他也未曾亲自参加。一辈子里离开家乡博洛尼亚的时间,只有进小学工作前,游学意大利各地参观艺术展和古典遗迹的那几年。后来,他很少去看那些展览,因为觉得这会影响到自己的平静心态,他说“我不能去看太多的展览,它会搅得我两三天都心烦意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