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相关辨证十三法
一、六经相关辨证
《伤寒论》的六经病证是一个辨证体系。六经可以单独发病;也可以两经或者三经合病(同时发病);六经中某经病通过过经、传经涉及他经为病,则或为并病,或转属他经为病;三阴经病可不通过三阳经传变而为直中,“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可见,对六经为病的种种类型,《伤寒论》是通过以症状为依据来辨证的。如“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187),此为太阴转属阳明。又“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也”(269),则为少阳转三阴之证。
二、主从相关辨证
主症直接反映疾病本质方面,从症则从侧面印证主症的病机。因此,《伤寒论》十分重视主症的辨证,如小柴胡汤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101)。故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即柴胡汤证具(149)。抓住了主症,也就掌握了主证,就可鉴别其兼证、变证以及夹杂症状。如桂枝汤加减方,便是桂枝汤主证发生兼、变证即夹杂症状的辨证变化。《伤寒论》亦重视从症对主症的辨证作用,如“自利不渴者,属太阴”(277),“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282),则以不渴与渴之从症,作为主症自利的辨证关键。
三、量性相关辨证
疾病在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由于人体阴阳消长和邪正斗争处在一个动态的过程,某些临床症状常呈现量性改变,《伤寒论》据此作为辨证的依据。如厥阴病属寒热错杂,其寒热之孰多孰少,对于辨证至关重要。“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其厥热持续时间相等,且第六日不厥者,则自愈(336)。而“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寒多热少”,则其病为进(342)。《伤寒论》不仅重视相关症状的定量对比,而且还指出了同一症状在病变中量的变化所具有的辨证意义。“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279),可见对应其腹痛之时作与持续,程度之轻与重,辨证则有脾虚与胃实之别。
四、症状相关辨证
临床上某些症状常有关联,但病机不同,故《伤寒论》重视相关症状辨证。如烦与躁。“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痛,烦躁,发作有时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239),此烦躁乃邪热炽盛,心神不安所致。“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269),其躁烦则为少阳传入三阴之候。但是,烦与躁也有不同时发生的,故又当深入辨证。“少阴病,恶寒而躁,时自烦,欲去衣被者”,其烦为阳气来复,正与邪争之兆,故可治(289);而“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 ,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此躁乃真阳败绝,心神散越,故死(298)。
五、类证相关辨证
《伤寒论》中,许多证似同而实非。如大、小结胸证,寒实结胸证,痞证,脏结等,它们或致病之因相同,或发病部位相近,故《伤寒论》重视类证的辨证。指出痞证是心下痞,“按之自濡”(151);小结胸证是“正在心下,按之则痛”(138);大结胸证是“心下痛,按之石硬”(135),或“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137);寒实结胸证是“无热证”者(141);脏结是“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旁,痛引少腹,入阴筋”(167)。又如脏厥是“躁无暂安时”,而蛔厥乃“静而复时烦”(338)。
六、先后相关辨证
疾病的演变常表现为序性发展的过程,故《伤寒论》重视症状发生先后相关的辨证。如“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278),此先烦后利,为正气奋起驱邪外出之征,故为必自止之自愈之兆;而“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300),此先利后烦,为正脱邪扰之危象,故死。又如厥证之寒热辨证,热与厥出现的先后关系极其重要。“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335)唐容川指出:“前热者后必厥,是言前热后厥,以热为主。”程郊倩强调说:“热在前,厥在后,此为热厥。”反之,先厥为寒厥,后发热则为阳复之兆(331)。
七、水血相关辨证
太阳腑证有蓄水与蓄血的不同,“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126),可见《伤寒论》以小便不利与利为辨证关键。但是,蓄水证之小便不利、水毒内停与瘀热互结,又可导致蓄血证;而蓄血之瘀热在里,阻滞下焦肾与膀胱,致肾气不固,水府热结、气化失司,亦可出现小便不利,甚则尿少尿闭之蓄水证。故吴又可说:“小便不利,亦有蓄血者,非小便自利便为蓄血也。”因此,《伤寒论》对二者之辨在于早期鉴别。
八、二便相关辨证
肾司二便,故二便关系密切。《伤寒论》亦重视其相关辨证,特别是在阳明腑实辨证上至关重要。“小便数者,大便必硬”(244),所以,在不大便六七日时,须视其小便利,方知其屎定硬,才可与攻之之法(251)。在阳明病大便硬时,“当问其小便日几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为小便数少,以津液当还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203)。可见,通过小便之利与不利,对大便之硬与不硬的辨证,有重要的意义。
九、摒除相关辨证
《伤寒论》在辨证过程中,通过摒除相关阴性征,促进对辨证结论的肯定。“伤寒,脉浮缓,身不痛,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39)即辨证为大青龙汤证之身重时,必须摒除少阴证之身重。为了摒除相关病征,以确切辨证,《伤寒论》有时应用测试法。如“阳明病……若不大便六七日”,与小承气汤服用后,腹中不转矢气者,则除外“初头硬,后必溏”,方可辨证为阳明腑实之证(209)。
十、体质相关辨证
《素问·评热病论》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可见,体质状况在发病中关系极大。“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102)此伤寒表证初起,未经汗下误治即见悸烦症状,乃患者素体阴阳气血两虚,阳气虚则悸,阴气虚则烦,故治当温养中脏,补虚和里,使气血两调,外邪亦能自解。同时,体质盛衰还影响疾病的转化。“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70)妄汗之后,在体虚之人则易成虚证;在阳旺之人,则易化燥伤津转为阳明实证。
十一、时空相关辨证
人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因此,人体疾病的发生、变化、转归与自然变化密切相关。《伤寒论》开时空相关辨证之先河。如干姜附子汤证之昼烦夜静(61),成无己指出:“阳旺于昼,阳欲复,正不胜邪,正邪交争,故昼日烦躁不得眠。夜阴为主,阳虚不能与之争,是夜则安静。”故辨证为阳虚阴盛。天之阴阳亦能助人之正气抗邪外出而病愈。因此,《伤寒论》有“发于阳,七日愈;发
于阴,六日愈”(7),以及六经病各有“欲解时”等辨证之说。
十二、信息相关辨证
病之变化,不可胜数,当其疾病表现错综复杂,扑朔迷离时,《伤寒论》通过诊断性治疗的反馈信息以指导辨证。如对“反能食”的厥证,若食以索饼后,暴热来出而复去者,则为除中(332)。又如通过饮水后的吐、呕、哕的不同反馈信息,以判断病变部位,水入则吐为太阳蓄水(74);渴饮水而呕乃太阴伤寒(98);饮水则哕为阳明中寒(226)。
十三、治法相关辨证
《伤寒论》中某些方剂的加减变化,实际上是从治法相关的角度指导了辨证。如太阳病误汗致心阳虚,治当温通心阳,以桂枝甘草汤适心阳虚表现为心下悸、叉手自冒心者;如伍以潜镇安神,则为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适心阳虚较重,致心神浮越而心悸烦躁者;如佐以镇惊安神,兼涤痰浊,则为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适心阳亏虚,水饮浊痰上扰之心悸、惊狂、卧起不安等。同一治法引起疾病的不同变化,亦是治法相关辨证的一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