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看台1338 | 林剑锋:一撇一捺都是传承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蒋述卓 题
一撇一捺都是传承
·林剑峰
衔头接尾的循环教学,已接触了六届初一。新一届的这个九月,总显得特别忙。其实,也不是忙着多复杂的或高大上的事,而是为了抓新生的各种规范。譬如书写。
真的,每一届最揪心的就是这个。简直要费九牛二虎之力,好在最终都有所成长。
开学的第一节语文课,我都会很自然地关注学生的握笔。每次,总看到自己不想看到的姿势——握笔千奇百怪。细数下来,两个班那么多学生,竟然找不到几个握笔标准的,有点出奇。其实很多不能叫握,叫抓。四个手指并排着,一个大拇指就扒拉扒拉地靠在笔杆上,力道不是从五指发出的,而是由虎口转悠出的,这样的姿势怎么能笔走龙蛇呢?只能是涂鸦。写出来的字多是歪歪扭扭的。该捺的,变成提;该提的,变成勾;点又不点,成了小射线;半包围包过了,全包围围不密,一点范都没。有些字整个斜着身子,字多时,像是被劲风刮过一样,整个的“北风卷地白草折”,斜斜欲倒,看得很是担忧。这不,有的成了小花苔,已不是秀气可比拟;几个字挤在一起就像过夜的桑葚,黑黑的一小条。还有一类粗枝大叶的,像个不修边幅的大老粗,站在田埂上(田字格)颐指气使的;只能说,你不说话还指手画脚的样子,真丑。太出格了,田字格都成了蜘蛛网。
记起去年在学校举行了一个作文讲座,讲到书写时,我用了一个词概括——大方。没错,中国汉字就是要既大又方。古有“字如其人”的说法,写字得大方,做人得端正。所谓“坐如钟站如松”,方方正正,四平八稳,方显我大中华之气魄。记得当时说“大方”这词时,我特意用了“一语双关”,既指书写既大又方,又指行文落落大方。如此,行文洋洋洒洒,方不愧为“方块字”。毕竟,毕昇当年的活字印刷术也是基于“方块”这一理念进行的。
我很庆幸自己的握笔姿势算得上标准,让我在抓学生书写时多了一项引领示范。
这话得从好几年前讲起。一天,课堂上也是讲书写,当我握笔给学生做示范时,我猛然又放下。因为那时并不知道自己的姿势是否标准,做了错误的示范那可遭罪。于是,我跟学生说,我们查一下百度吧。当我打开百度的握笔图片时,发觉自己的姿势是正确的,一时间,竟有点小骄傲。其实,我该感谢我的启蒙老师们。
如果说,小学的课堂还残留着些许记忆,那便是80年代师者扎着马步在黑板前一笔一划的认真劲儿。那时的黑板粗糙不平,用水泥板砌成的板块,再刷上黑漆,不高。每次老师写字写到下沿时,总会扎着马步,不管男老师还是女老师,都写得那么认真。随着唰唰声,粉末洋洒而下,那种自然质朴的不顾形象,却是我心中最美的姿势。
那会的纸笔都很珍贵。如果有一叠白纸,已可称得上“土豪”。铅笔就不用说了,通常都削到很短,小手握不了时不得已才扔掉,所以手总会沾上笔铅。那时的字写得可带劲了,一页下来,常常背面就凸出形来。可见,那时的握笔多有力度啊,三个支点一合拢,便可灵活转动。
印象中,刚进校门,老师就对握笔很较劲。当时也有伙伴用抓,可老师总会不厌其烦地把他掰正过来,慢慢的,也就习惯了。当然,我“得天独厚”,因为两个姑姑当老师,这方面的督促自然多些。那时,一二年级的语文可称得上是纯粹地写字、读书,以至整本书都会背,即使时过30多年,依然背得出来:“人口手,上中下,山石田土……”。考试是不多的,就期中期末两次。练习册之类的,通通没出世,更别说什么奥数了。那一代的人也许思维不够活跃,智力不够发达,接触的事物少,知识面很窄,但最基本的东西都还算扎实。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教学方式推陈出新,花样越来越多。每个家长也都不希望自家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都希望能考出个“好分数”,这或许不算错。可是,有些时候我们关注了复杂的、高端的,却忽略了许多最简单最基本的东西。譬如书写。从自己被老师 教会书写,到自己教会学生正确书写,这一时空转换间,流淌的是文化,展示的是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