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角度来讲,肝、肾、脾都与骨质疏松息息相关

从中医角度来讲

骨质疏松症属于什么范畴?

01

骨质疏松症是西医的叫法,在中国传统医学中并无骨质疏松症的病名, 但根据其临床特点可归属于腰痛、骨糜、肾虚、虚劳、痹症、骨极等范畴。

中医和西医是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两者在病名上不可能完全对等。中医的五行和藏象学说认为人体的脏腑各司其职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骨质疏松症和多脏腑有关,如肾、脾、肝。

中医上的肾

是如何影响骨质疏松症的?

02

中医认为,肾为先之本,其所藏肾精为身体各部分生长、发育的原动力,而其与骨的关系尤为密切。《素问·宣明五气篇》曰“肾主骨”,《医经精义》曰:“肾藏精,精生髓,故骨者,肾之合也,髓者,精之所生也,精足则髓足,髓在骨内,髓足则骨强”,骨骼的生长、发育、修复均赖肾精所化生的骨髓的滋养。肾精充足,则骨髓充盈,骨骼健壮有力; 反之,肾精不足,骨髓空虚,则易引起骨骼发育不良。

《素问·痿论》中“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指出了若伤及肾,进而及骨的发病经过。《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人从幼年至老年,经历了肾精从少至多,中年达到极盛,老年逐渐衰竭的自然过程。老年人随着各器官的衰竭,肾气虚弱,骨髓生化无源,骨骼得不到滋养,更易出现“骨中空虚”,发展为“骨痿”。

研究表明肾虚患者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减退,性激素分泌下降,成骨功能下降,单位体积内骨组织减少,最终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中医上的脾

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是怎样的?

03

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过去常注重补肾而忽略健脾,从而阻碍中医药对骨质疏松治疗的进一步提高。脾与骨质疏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脾的运化功能,即脾将水谷化为精微,将精微物质吸收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骨骼亦要靠脾转输的营养物质滋养方能强健有力,灵活自如。

老年人各脏器衰竭,脾也不例外,骨骼化生原料不足,直接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其次,脾与骨质疏松的关系还体现在脾胃与肾脏的关系,老年人多有肾虚,元气不足,而肾脏之元气只有不断得到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气的滋养,方能充分发挥“肾主骨”的作用,所以健脾可间接促进肾脏对骨骼的作用。

再者,“脾主肌肉”与骨骼亦有密切关系。脾失健运,肌肉瘦削,不能养骨;阳气不充沛,会导致四肢肌肉骨骼营养不足,出现倦怠乏力,甚或痿弱无力。最后脾胃主人体消化吸收功能,脾胃功能好可增强对钙、维生素D及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减轻骨质疏松的症状。

血瘀会导致骨质疏松症吗?

04

会,疼痛是原发性骨质疏松最常见、最主要的临床症状,以腰背痛最为多见,亦是患者就诊的首要原因。

中医认为“不通则痛,痛则不通”,引起“不通”的主要原因之一即为血瘀。骨质疏松最主要的临床症状疼痛,是血瘀的结果。

在临床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除“痛有定处”外,还有舌下脉络曲张,舌质紫暗、有瘀斑等其他支持血瘀证的表现,进一步表明骨质疏松的发生与血瘀密切相关。血瘀可影响骨代谢,导致骨营养不良。其病理基础为骨骼系统血瘀造成骨小梁内微循环障碍,不利于细胞进行有效的物质交换,血液中的钙及营养物质不能正常进入骨骼, 最终致骨骼失养,脆性增加,发生骨质疏松。

肝失调达是如何导致骨质疏松症的?

05

肝与骨质疏松亦有一定关系,多数妇女在绝经后表现出肝郁的表现,同时骨量迅速下降,证明肝郁与骨质疏松症有密切的关系。

主要体现在肝与筋的关系上,筋附于骨,筋膜干则骨骼缺乏滋养,累及于骨。《素问·五气生成篇》曰“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而爪为“骨之余”,肝气充足,筋膜坚韧,骨有所养,爪甲锋利;肝气不足,筋膜松弛,骨失所养,爪甲黯淡无光。其次,“肝肾同源”,肝藏血,肾藏精,肝血、肾精可相互转化,肝强则肾亦不易虚,间接促进“肾主骨”的作用,防治骨质疏松的发生。

最后,肝主疏泄,协调脾胃升降,脾的运化功能健旺,气血生化有源,骨有所养,即通过健脾护肝而防治骨质疏松。

中医是如何将骨质疏松症分型的?

06

中医根据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一般细分为6型,包括: 肝肾阴虚型、肾阳虚型、肾精不足型、脾气虚型、气血不足型、气滞血瘀型。

大家可以对照看看自己大致是哪一型,症状不会全符合,可能只有其中的一两点,或者两种、三种型都有符合的地方。例如 绝经期妇女,以肝肾阴虚的表现为主,吃得少还易腹胀,嘴唇发暗,皮肤干涩发痒,对于这些症状的治疗就不能仅仅用一种药,而是需要复方制剂或成药配伍运用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