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电”又获亿元投资,共享充电宝是一门好生意吗?

原本平淡无奇的充电宝,却在一夜之间成了资本围猎的对象。

文| 黄宗彦

4月10日,智能共享充电宝公司“小电”宣布,公司已完成近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本轮由腾讯、元璟资本领投,鼎晖、道生投资联合投资,上轮投资方王刚、金沙江、德同资本和盈动资本跟投。

据了解,这是小电继3月底获得天使轮投资后又一次得到注资。两次间隔时间不过短短10日,足可见资本的热情。

《天下网商》注意到,近期除小电外,还有多家公司进军充电宝租赁领域,包括:来电科技、Hi电、街电科技、魔宝电源、云租电、云冲吧、友电科技、和阅网络 (滴滴充电)等,并有部分公司已获得千万级甚至亿元级融资。

公开资料显示,小电科技成立于2016年12月,其产品是手机充电设备(内有16000mAh容量电池),创始人为唐永波等8人。唐永波,原阿里员工,花名谷鬼,做过淘点点、也负责过淘宝新农业与特色中国项目。后来辞职创办“空格”,其在运营“空格”的过程中孵化了小电,后获得了王刚和朱啸虎的投资,分拆后成立了小电。

此前,充电宝租赁模式多为:付押金、用完归还。小电一期主要场景针对的是北京本地商户,电池放在商户桌面上,用户扫码下单后即可连线计费充电。

此轮融资后,小电将开启城市拓展步伐,除直营城市开拓外,也推出了城市合伙人计划。其计划将在全国50个城市进行代理商的招募,涉及城市包括:沈阳、大连、天津、青岛、西安、苏州、无锡、宁波、厦门,以及其他二、三线城市。

实际上,充电宝租赁的形式并不拘泥于桌面型这一种,还有可供用户取走的机柜模式,该模式的代表公司为街电科技。

街电科技与线下B端合作,将机柜放置与店内,用户只需在线上下单后就可以将存放在机柜内的充电宝取走,使用完毕后归还于就近点位即可。

成为这一轮的投资风口的充电宝,从运营模式以及收费标准来看,都像极了上一轮的共享单车。同时,这两个一出生就口含“金汤匙”的领域,也被不少人质疑。

Hi电创始人刘文源认为,相比共享单车,使用充电宝的用户基数更大,且目前充电宝也已成为强刚需,容易快速规模化复制。另外,由于用户基数的原因,在推广共享充电宝时显然获客成本相对较低;现在市场上有超过8亿的智能用户,用户在家以外的地点给手机充电的次数多达1亿多次。

此外, 刘文源看来,桌面型充电宝的成本足够低,大多100元以内,便于快速铺设。技术门槛主要在于大量产品并发时的运维,但线下运维会部分交与商户。如果在理想情况下,桌面型产品一个月即可回本,是一个比共享单车更好的模型(成本更低,日付费差不多),因此足够好的财务模型和可快速复制是充电宝租赁的优点。

不过,大量放置充电宝无疑也将埋下安全隐患。一位投资机构人士向《天下网商》分析,大量充电宝放在一起,要是引发火灾后果不堪设想,目前消防对这一块的提前应对或者管理规范有所缺失。其次,用户不正当使用或者恶意破坏后造成产品损坏,极有可能发生漏电情况,引发意想不到的危险。

上述人士还称,共享充电宝,其实跟共享经济没多大关系,跟共享单车一样是分时租赁。之所以变成投资热点,是因为涉及分时租赁的行业在国内基本没有标准,较为散乱,套上共享的帽子后不仅能拉来资本,还能形成一套标准化体系,让服务和收费变得透明,能同时获得资本和用户的支持。“需求肯定是有的,但是会不会是强刚需还需要看市场表现。”

也有观点认为,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升级,未来智能手机对充电宝的依赖会逐渐下降。而且,等到无线充电技术落地,目前的充电宝将会被淘汰。

编辑 | 段心鑫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第一现场,最新思想

微信ID:newretailinsider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