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字相解
甲骨文、金文“非”字,似两人相背。小篆体“非”,《说文解字》:“非,违也。从飞下肢,取其相背。”许慎认为“非”字源于“飞(飛)”的下部,对照字形,很难说相似。实际上,“非”字的出现远早于“飞”。
甲骨文“非”的左侧,与甲骨文“亥”相似。“亥”是“孩”的本字,甲骨文“亥”的字相:女人乳孩。因此,有理由认为甲骨文“非”的左右两人,都是女人、且都没有乳孩,故甲骨文“非”的字相:两个没有乳孩的女人相背,有合不来、违背、责难、反对的字相含义,如除非、寻非、怨非等,《诗·小雅·斯干》:“无非无仪”、《淮南子·泛论训》:“孔子之所立也,而墨子非之。”
小篆体“非”蜕变,虽保持相背的状态,但失去人形。
楷体“非”嬗变,始见南北朝《马鸣寺碑》,从三、丨、丨、三。其实两个“三”应该是《坤卦(☷)》,坤为阴;中间插入“丨丨”,为双为坤为阴。因此,楷体“非”的字相:两个“坤、阴”相背、相互拆台。字相含义中除了有相背、反对外,还有不怎么光明正大、不正派的含义,如嫁非、论非、说是非等,《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而兄伯升好侠养士,常非笑光武事田业,比之高祖兄仲。”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