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读诗】黄庚诗抄:“坐倦闲欹枕,诗成梦不成。”
【子夜读诗】黄庚诗抄:“坐倦闲欹枕,诗成梦不成。”【子夜读诗】黄庚诗抄:“发为忧时白,心因学道清。”
【原文】
黄庭重读罢,掩卷对寒檠。发为忧时白,心因学道清。
一窗秋月色,四壁夜蛩声。坐倦闲欹枕,诗成梦不成。
(元 黄庚《秋夜独坐》)
【注解】
黄庭:指的是道教经典《黄庭经》。《黄庭经》约出于中国魏晋之际,经乃上界仙真降授南岳魏夫人。自晋代以来,此经流传颇广,历代道士注解者甚多。该经为早期上清派的主要经典之一。
寒檠:指寒灯,就是寒夜里亮起的灯。北周庾信《对烛赋》中有云:“莲帐寒檠窗拂曙,筠笼薰火香盈絮。” 明代王世贞的《鸣凤记·秋夜女工》中亦有“我欲对此寒檠,做些针指,不知婶婶意下何如?”之句。
蛩声:“蛩”在古代是指蟋蟀,后来也指蝗虫。此处的“蛩声”系指蟋蟀的鸣叫声。宋代诗人杨万里就写有《蛩声三首》,其中的一首即为“诚斋老子一皈休,最感蛩声五报秋。细听蛩声元自乐,人愁却道是他愁。”
欹枕:“欹”指歪斜、倾斜、斜倚、斜靠,古时同“攲”。《荀子》有载:“吾闻宥坐之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攲原是一种盛水的器物,欹器又常被称做歌器,作用是用来计时的,类似沙漏。欹器有个特点,当它空虚不盛一点水时,就只能欹斜地放着而无法端正地放置,把它扶正后,一放手它就又歪斜在一边,这就是所谓“虚则欹”;在这容器中注入中等数量的水,就可端正地摆放在那里,这就是“中则正”;但在容器注水又不可太满。水太多了,它又会自动向另一侧翻倒,而把水都倒了出来,这就是所谓的“满则覆”。“欹枕”,即斜倚枕头之意。
【翻译】
夜阑人静时重读《黄庭经》,读完一遍掩卷而坐,对着一盏寒灯发呆。满头白发是因为忧时忧国,心静如水是因为坚持学道修身。秋月的清辉穿窗过户,照进我的书桌,四周又传来蟋蟀的和鸣。斜靠在枕头上想早点入梦,但是,这首诗都写成了,却仍然无法入睡。
【辨析】
作者黄庚生于宋末,转身元初,早年也曾埋头科举。但是,当时适逢朝代更迭的乱世,元朝取代宋朝后,元初“科目不行”,黄庚渴望的晋升之路被堵死,于是,他才选择了另一种生活:“始得脱屣场屋,放浪湖海,发平生豪放之气为诗文。”
黄庚的后半生,都是以游幕和教馆为生,曾较长期客越中王英孙及任月山家,与宋遗民林景熙、仇远等多有交往,并创作了大量排遣闲情的诗文。黄庚的诗,大多表现的是如陶渊明般的隐逸与闲愁,黄诗中也常常能窥见陶潜的影子。
比如他的《问菊》:“山冈独立对秋光,一袖西风两屐霜。笑倚东篱问寒菊,自渊明后几番香。”《采菊》:“篱东闲采菊,三径碧苔深。晓露冷双屐,秋风香一襟。餐英供小酌,嗅蕊伴清吟。会得悠然处,方知靖节心。”《梅菊》:“菊清独占风霜骨,梅白偏宜雪月天。晋宋后来爱花者,岂无靖节与逋仙。”都是追慕陶公的致敬之作。
黄庚的这首《秋夜独坐》,则表达的是悲秋伤怀之情。作者抒发的虽是个人小情,但是,却可以折射出那个时代的底层知识分子的一颗良心。在诗中,作者用黄卷、青灯、秋色(月色)、秋声(虫鸣)、孤枕、寒衾这些场景,共同营造了一个寒冷凄切的悲秋之夜。这样的场景,也正是诗人内心孤寂、落寞的写照。人生如秋,寒冷难袪,甚至连一梦都难成。好在,还有诗,这才让读者能在几百年后,读懂一颗落寞无助的心。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