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追求的财务自由不过是一个伪命题

财务自由是一个伪命题,这是一个不断追求段位的过程。你以为达到想要的段位就实现了财务自由,孰不知终点又是新的起点。

财务

九段

你在哪一段

初段:菜场自由。在菜场只要自己愿意买哪种菜就买哪种菜,不看菜的价格。

二段:饭店自由。在饭店吃饭只要自己愿意去哪个饭店就去哪个饭店,不看饭店的价格。

三段:旅游自由。只要自己愿意去哪里旅游就去哪里,不看旅游的价格,此为三段财务自由。

四段:汽车自由。只要自己愿意选择买什么车就买什么车,不看车子的价格。

五段:学校自由。只要自己愿意选择什么学校就读就选择什么学校(这主要可能是为子女),不看学校的学费高低及其其他成本。

六段:工作自由。只要自己愿意选择什么工作就选择什么工作,没有这个工作就自己创造一个这样的岗位,不计较这个工作是否能赚钱。

七段:看病自由。只要能看好病不计较医疗费的高低。

八段:房子自由。只要自己愿意买什么房子就买什么房子,不计较房价的高低。

九段:国籍自由。自己愿意选择哪个国家作为国籍就哪个国家,不计较成本高低。

财务

自由

生活就自由了吗

资产的被动收入≥日常开支 = 财务自由

就是说即使不工作,你的资产也依旧给你带来收入,还能让你不为生活烦恼。

一个单身宅男,平均月支出在3000元,名下有一套房产用于出租,租金3500元,他不工作已经达到财务自由。

可实际情况是,他不能随心所欲地买游戏装备,不能交女朋友,更不能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假如这个月他发小要结婚,送完礼金他就直接面临赤字。这肯定不是大家想要的财务自由。

假如花钱的时候不再考虑金额大小就是达到了财务自由,那当我们有了足够多的钱,实现了财务自由,就能随心所欲地生活了?

福布斯2016全球富豪榜排名

富豪榜上的每一位都有足够多的钱,但都不是天天环游世界的旅游达人。相反的,他们比一般人生活更简朴,工作更努力。

比尔·盖茨爱买打折品,工作忙的时候就吃汉堡,出门坐经济舱。卸任微软执行董事长后,一心忙于慈善事业。

85岁的股神巴菲特每天起码要有500页的阅读量,一天80%的时间都在看书,包括财务报表、报告、杂志、报纸。

年轻的扎克伯格总该生活得鲜活些吧,可他每天工作15小时,基本上都是以灰色T恤或卫衣加牛仔裤的形象出现在大众视野,还曾被美国《时尚先生》杂志评为2010年的最差着装人物之一。

显然,实现了财务自由的富豪们,生活得比普通人更克制。一方面,生活过于复杂会分散他们的精力,而强大的自制力使他们更专心于事业。另一方面,他们更懂得财富得来不易,守业更比创业难。

财务

自由

是过程,而不是终点

财务自由考核的是被动收入,下面列举几个不工作也能拿到的被动收入:

※ 养老金:保障退休后的日常生活所需;

※ 房产出租:拥有一套房子,且每个月有固定的房租收入;

※ 银行利息:目前活期定期的利息都是微乎其微,完全赶不上通货膨胀;

※ 股市分红:长线投资获得的股息和分红,而不是投入精力去炒股;

※ 作品版税:出了一部好作品,被多次再版,就可以被动拿版税;

※ 广告:你是网红、大V,拥有百万级的粉丝,通过广告可以轻松获得被动收入。

被动收入看起来是“不劳而获”,其实它们的本质是劳动创造财富(养老金)、财富创造财富(房产出租、银行利息、股市分红)、知识创造财富(作品版税、广告)。

它们都需要前期大量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就达到的。

实现财务自由,无非两个方法:

一、开源,增加收入;

二、节流,减少支出。

一个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开源的途径并不多,更合适的好像是节流。节流就意味着要控制欲望。

而年轻,原本就预示着一无所有,欲望是他们追求财富最大的动力。现在让他们控制欲望来追求财务自由,那是不现实的。

如此说来,财务自由好像是有钱人的事。可是不管我们赚多少钱都觉得不够花,从来达不到一种 “钱够了“ 的状态。当我们的收入增加时,我们的需求也在不断升级,总想达到更高的段位。

显然,财务自由是一个伪命题,这是一个不断追求段位的过程。你以为达到想要的段位就实现了财务自由,孰不知终点又是新的起点。

来源:红融所

Viewpoint

当我们的收入增加时,我们的需求也在不断升级,总想达到更高的段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