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笔试中的应试技能

申论考试是公务员写作考试的新模式,至今已形成初步稳定的基本特点。公务员考试中的申论应试技能,无一不与应试过程的得失成败紧密相关。其中,对于所有考生来说都必须充分掌握的基本技能,就是善于根据申论考试的特点来培养和启用申论思维定式及应答写作技能。考生在平时就要做到非常熟悉其中特点,并能依之培养应试技能。

依事顺理,递进而论,分段写作

这是申论考试的第一个特点,是对考生进行综合测评。其实质是按照“提出(或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性思维与行为规律来理解阅读资料和写作答题。这就形成了一种基本而特定的公务员写作考试方式。对于考生来说,要把申论考好,就一定要非常熟悉这种方式——这本身就是应试的一种基本技能,而熟悉该方式的过程就是培养和提高申论应试技能的第一步。

这里所要完成的技能培养与提高的目标和任务是,在平时要有意识地按此特点通过练习来养成充分适合申论考试的基本思维定式和答题定式,在考试时能够充分自如地、几乎就是自动化地发挥和表现。这样,考生就能非常自由地发挥出创造性和综合性才能,还能比较自然地按照适合模拟实际的机关运作要求与过程来有所约束地表现自己的才华,从基本层面上为考好申论考试提供技能保障。

模拟国家机关工作的过程和特点,贴近行政运作实际

申论考试的这第二个特点,其实质是选择和借助某种与国家机关工作特点高度相关、对应和贴切的公共运作真实内容与形式,主要是政策制定过程来进行模拟行政管理的写作测验。这决定了申论考试就是一种以专业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实际操作为内容的专门人才测评方式。其中的实际操作方式主要是对大量行政信息进行分类、分析、归纳、整理,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并且在必要的时候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以供领导决策参考。

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必须有意识地进行熟悉行政信息并善于加以正确处理的自我训练,就是要培养和提高对行政信息的筛选提炼、整理、加工、综合分析、形成新信息等能力。其中,形成新信息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对材料、事件或问题能够进行较好的说明和申述,提出较好的见解、建议或对策,并进行相应的论证。这是做好申论考试的最实质技能。

考试具有情境设定性和角色扮演性

这个特点是要求考生必须按照给定材料和考试要求所决定的实际情境,充分发挥自己的写作能力。这里对于行政管理运作的实际模拟性就表现得更为充分。

为此,考生应在平时就充分注意培养自己对于机关的氛围环境和情景实况的充分体察力、感受力和敏感性。主要是把自己尽量充分地摆进所给材料和要求设定的情境,即最接近公务员日常工作实际和机关运作的事实和状况中,切实体会、准确把握并很快进入设定情境下的某种具体角色。

由此来研究材料,并尽量准确地摸清出题意图或考试意图,抓住考试要求,明确应答的实际目标、具体取向和给定的实际根据,集中注意力和整个思维能量,进行主线一贯而分明的应答和申论。

考试内容完全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多样化

申论考试中的主题一般较明确,但所给定的材料一般是半成品,这些材料多是行政管理过程中最初阶段行政信息的初级状态,要求考生充分发挥灵活自主性,并且能创造性地处理这些行政信息的工作能力。这完全不同于学校考试中的那种死记硬背的特点。而对于许多考生来说,学校考试的习惯已经成为进行各种应试的基本思维定式,每次考试都按此定式行事,就显得不能充分适应选拔公务员的申论考试了,这就是在基本技能方面存在的缺陷和风险。

申论考试是一种以能力为导向的新型考试模式。考生要在申论考试中有一个优良的表现,就要有意识地培养能够独立思考,并依此吃透和把握给定材料中的多个事实、多个侧面、多种信息。

能够在这些看似纷繁杂乱的表象中迅速理清思路、摸清脉络、切中要害、抓住实质并把有效信息按一定的内在逻辑或合理性加以组合编排,提炼出考试所要求的那种综合信息和自己的观点,确定好自己作出反应的角度和具体切入点。这其实就是在平时就要培养出良好的申论材料阅读理解能力。这一能力就是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身在具体面对和解决实际问题时的变通性、机动性和主观能动性等。

考试明显结构化、程序化和规范化

由于申论考试明显的结构化、程序化和规范化,从而判分依据和标准也出现显著的结构化和最大限度客观化。这一特点的内容表现为三点:

一是将思维与行为规律的紧扣和对行政运作对应模拟,形成“事实——问题——对策——选择——行动”的基本程式,进而也形成了三论式即“归纳问题、原因——对策、方案或建议——展开论证”的申论基本模式。考生要有意识培养形成适应这种模式的思维习惯和答题习惯,并且能够将不同部分内在地联系起来,确保每递进一步写作都是前后相关、依事顺理的。

可以说,这是确切落实第一个特点并依之培养相应技能的实质所在。只要这个三论式能力具备得比较好,应对申论考试中的两论式和四论式就不成问题,因为这两种模式都是三论式的变种,一变通就能应付裕如。

二是申论考试不是简单根据答题结论的正误,而是以思维逻辑过程和实践模拟表现水平为标准来评判考生的表现。这里要求,考生要培养并在考试中表现出优良的情境体验及其相关的能动反应能力。

三是考试时限,一般都是150分钟。这就要求,考生要有快速反应、快速书写和把握总体进程的能力,需要在平时的模拟练习中严格训练,确保养成高速高质的应试技能。

运用发散性思维进行答题

申论考试的第六个特点是考试的角度、方式具有灵活性、机动性和多变性,具有显著的开放性,这就要求应试者必须运用发散性思维进行答题。其实质就是不拘一格,灵活务实,以尽量最大的灵活空间为具有不同思维特点和优势的考生发挥自身长处,并为考生提供尽可能大的适合性和公平性。

为此,考生要在平时练习中就有意识地训练,逻辑清晰地激发出发散式思维,具体而言就是要根据所给定的材料、所设定的情境和所提要求,不固守或局促于某一具体习惯、角度、方位、视野或套路来做出反应,力求做到最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灵活性。

这里最大的关键就是要在寻求舒展自己发散式思维的过程中做到最切合实际、最严谨深刻和最能解决实际问题,而不要患得患失、犹豫不决或者想象自己是否符合标准答案,当然也不要不着边际、胡思乱想、胡写乱论。

集中于同一份卷子的综合性能力测评

第七个特点是“把知识性与能力性、阅读性与理解性、逻辑性与创造性、分析性与归纳性、对策性和论述性集中于同样一份卷子之中,同时兼顾,加以融合,形成非常显著的综合性”。这表明,申论考试是一种综合了许多种测评方式和优点、显得更为细致务实和饱满充分的综合性能力测评,在规避应试者的任何投机取巧或死记硬背上具有独特功效。

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就注意进行全面、综合的修养、训练与积累,由此逐渐形成一个大智慧、大技能。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技能不象前面任何一项技能那样具体,但却决不能不以为然,因为这就是赢得申论写作竞赛的关键性综合技能,能够从总体上增进胜算的把握。

总之,申论考试是逐步推进、深入和扩展的,而且是最能体现出“申而论之”的原本含义与特色。考生要培养、形成一套能够在申论考试中优胜而出的技能,就必须针对申论考试的特点,切实提高各项专门的和综合的应试技能,并且在考试过程中能够在特设的框架内进行充分有效的发挥。

文|邱霈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