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应具备的教育研究素质

不管是从事哪方面的专业性工作都应该具备相应的素质,否则是不可能将有关的工作做好的。那么,幼儿教师进行教育科研应具备哪些素质呢?我们认为,幼儿教师进行教育科研应具备以下的素质:

㈠较高的教育科研理论素质

幼儿教师要进行教育科研就必须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理论素质,这主要是指要掌握一定的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等)、方法论和教育科研基本知识与方法以及相应的技能和能力。

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再伟大,也只能是一种盲目的实践。我们只有用教育理论及其相关理论来武装自己,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才能知道幼儿教育的未来走向。有些教师平时的学习只满足于某些经验的掌握,甚至“以干代学(理论)”,这是不对的。经验是实践的结晶,而理论则是经验的升华。经验一般还停留在认识的感性认识的阶段,还有待于上升为理论,理论才是对事理的科学概括。经验往往是具体的,总是依附一定的时间、地点等条件,而理论却是“抽象科学”,它所反映的已不是个别情况下的特殊情形,而是普遍情况下的客观规律,具有广泛适用性。对各种经验,也要用科学的理论来分析、鉴别和评价,决定取舍,照抄照搬就会吃亏走弯路。再者,掌握了理论就能创造方法,方法是理论付之于实践时的安排和操作,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产物。离开了理论指导的盲目实践决不可能产生好的方法,而掌握了理论,对工作有理性的认识,安排和操作符合客观规律,就能创造方法,形成技能技巧。“教无定法”,只要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都是好的方法;“教有定法”,这个“定法”就是教育科学。科学的理论撞击实践,就会爆发出智慧的火花,结出创造的硕果,创造出方法和经验。

而相反,我们缺乏一定的教育理论素养,在实践中就会表现为教研科研都无后劲,其具体表现为:

①有丰富的教育经验,但不能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认识,开展教育研究有一定的困难。

②多年从事教育工作,有一定的教育经验,虽然一般能完成教学任务,但不见水平有多大的提高,能力不见有多大的长进,不能突破一定的水准而有所跃进。

③不太了解幼儿,在教学方法及内容方面违反了教育教学规律,工作好了不知道原因在哪里;有失误,也不知道从何吸取教训。

幼儿教师为了更好地进行教育科研应该了解和掌握一些名家的教育理论和方法论:如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他强调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及让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教学原则对当前幼儿教育改革仍有重要意义);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强调在当今条件下以教育因素的最优组合及最少的消耗来促进受教育者的最优发展)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教育要不断地创造“最近发展区”促进受教育者不断地向前发展);皮亚杰的“认知发生论”(强调“活动”的重要,强调儿童的发展是儿童在与客观事物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发展的,强调每个儿童都有他独特的认知结构,每个儿童都以他独特的方式来认识世界);布鲁纳的“课程结构理论”(他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及发现法对儿童的发展价值);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观察、模仿是儿童学习的重要途径);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理论”( 强调强化,特别是选择性强化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等。

另外还要学习和掌握一些方法论:如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这些理论对提高我们的理论思维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理论对进行教育研究确实很重要。幼儿教师应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打好自己在理论方面的基础,只有这样,以后的研究才会有后劲,也只有这样,才能从较高的角度上研究幼儿教育。

㈡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

教育科研能力是把教育科研知识运用于教育科研情境、解决相应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主要包括选题能力、查阅文献能力、取样能力、运用科研方法能力、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能力、撰写研究报告能力等。

⒈选题能力

教育科研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能否选择对教育教学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并适合自己主客观条件的问题进行研究,是幼儿教育研究必须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它关系到教育科研的进程和结果。这就要求教师应当具有良好的选题能力。

教育科研选题的能力要求教师应具有发现问题的敏锐性和深入性。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要能发现问题,而且还应能发现有重要价值的问题。

⒉查阅文献能力

查阅文献是贯穿教育科研工作始终的一项活动。教师能否有效地获取必要的信息和资料,是影响教育科研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应当具备良好的查阅文献能力。

查阅文献能力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是查找能力,即教师能够迅速准确地找到所需要资料的能力;二是阅读能力,查找的目的是为了阅读但由于时间和精力所限,教师不可能阅读所有资料,必须能够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进行阅读。

⒊取样能力

取样也称选择研究对象,是教育研究者依据研究需要和一定的规则,从总体中抽取有代表性研究对象的过程。取样是否科学,意义十分重大。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取样方法,或随机取样,或机械取样,或分层取样,或整体取样。

⒋搜集资料的能力

教育科研离不开资料的支持。资料的丰富与否,直接影响教育科研的质量。在教育科研过程中,教师认识事实主要是通过搜集事实资料而实现的。资料的搜集,通常可采用观察、调查、实验、文献等方法。在搜集资料时,教师应当尽量避免受主观意向、态度倾向性影响,力求注重搜集资料的客观性;另外,教师在资料搜集时还应当注意资料的全面性,不能仅仅搜集对自己原有观点有利的资料,而放弃不利于证实自己假设的事实。总之,搜集资料的能力是教师从事教育科研不可缺少的能力之一。

⒌整理分析资料能力

一般来说,借助于查阅文献、调查、观察、实验等方法搜集到的资料是零乱无序的,而教育科研的根本任务就在于透过这些资料,去发现和研究现象中不断重复的、稳定的、统一的东西,找出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也即找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而要完成这一任务,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科研的过程就是在获取、掌握、处理、应用教育信息的基础上,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过程。

整理分析资料能力包括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是整理资料的能力,即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分类、核查、筛选和汇总统计的能力;二是指分析资料的能力,即对整理后的资料进行逻辑和统计分析的能力,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上述第2、第4、第5所阐述的这三方面的能力,也就是搜集资料和开发信息的能力。连资料都不会搜集,就象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样,开发不出什么有价值的成果;不会开发信息也不行,许多教师手上的资料也不少,但就是不能产生出新的知识来。

⒍撰写研究成果的能力

研究成果是研究过程的缩影,是研究过程和结论的文字记载。研究工作进入撰写研究成果阶段,也就是进入了研究工作的总结阶段。研究成果写得如何,关系到该项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用价值,同时还关系到该研究能否得到社会的承认。研究者要想把自己潜心研究得出的新认识、新思想、新办法等诉诸文字,通过教育科研论文、著作等形式表达出来,从而更好地发挥教育科研成果的作用。如果没有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前面的工作做得再好,也不易得到社会的承认。

为提高写作水平,幼儿教师应加强写作知识的学习。

㈢良好的教育科研道德素质

1.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科学知识要求清晰、准确。科研工作者为了满足这样的要求,就得在工作上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大概”、“似乎”、“差不多”等都不应是科研工作者常用的词汇。为了使研究的结果清晰、准确,在研究的过程中,那种为了得出自己假设的结果,说明自己的的研究结论而故意编造实验数据、“事实”,或者在调查研究中对于不符合自己主观想法、不符合领导口味的资料和数据采取修改、回避的态度和做法,或者使用了别人的材料不加以注明都是不允许的。另外,对于一些不甚严谨的科普性读物、地方小报等提供的来路不明的统计数字、“事实”描述等,均不能作为科研的材料。

⒉勇于创新

教育科研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活动。教育科研的生命力在于创新。所谓创新就是运用已知的信息生产出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这种“产品”可以是一种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也可以是一项新工艺、新技术、新作品等思维成果的物化状态。对于幼儿教育研究来说,就是探索幼儿教育领域中的未知,发现新的规律,得出新的结论,同时创造出新的更科学的研究方法,为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服务。

⒊热爱幼儿教育事业,具有奉献精神

进行幼儿教育研究工作虽然可以使得我们的生活变得充实,工作变得有趣,科研成果得到承认会使我们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但是从总体而言,幼儿教育研究工作还是很辛苦的,它的回报多是一种精神上的回报,它在物质、金钱方面给我们的回报是很少的,甚至有时候有的教师发表文章不但得不到稿费,而且还得拿钱去才能发表。所以只有我们爱上了这一事业,我们才能无私无怨地付出。

明确了进行幼儿科研所应该具备的素质要求,那么,为了能够在幼儿教育研究方面做出更大的成绩,今后我们幼儿教师就应根据这些要求不断地去努力完善自己,进而提高进行科研的综合素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