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民基:春秋战国时期的鸟凤龙虫书法
说起春秋战国时期的鸟凤龙虫书法,中国圣草堂书画院院长蔡民基侃侃而谈。
据蔡民基介绍,春秋晚期到战国前期,长江流域的楚、曾、蔡、徐、吴、越等诸侯国曾十分盛行鸟凤龙虫书,北方的黄河流域只有宋国曾经出现。而虫书及各种变体虫书则南北通行,应用广泛。现存最早的虫书作品如楚国青铜器《王子午鼎》,制作于公元前6世纪晚期,所用虫书极尽装饰变化之能事,神秘华丽,透露出强烈的巫现文化气息。另一件楚器《王子匜》铭文虫书的装饰更加浓烈神秘,文字已经化为一个个巫术符号。
鸟凤龙虫书法的出现可能为远古图腾文化的孑遗。到春秋晚期,这种图腾文化早已转化为一种富于地方特色的风俗习惯,其装饰意义已经大于巫术意义,而其外在风格的确定则与中国南北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居民的心理气质和文化崇尚有密切关系。唐代学者韦续在《五十六种书》中对许多古代曾经出现的书体的起源进行了猜测性的叙述,大多都不可靠。鸟书和凤书仅流行于东南地区,西北地区并不流行。蔡民基谈道。
蔡民基认为,无论鸟书、凤书、龙书或虫书,都是在原字的基础上增加相应的程式化的精美图案,使得原本比较单调的篆书点画变得风神摇曳,精美富丽。根据丛文俊先生的研究,这一时期的鸟、凤、龙、虫书可以分为楚系、吴系、越系和晋系四个大系,特色各自不同。楚系的主要特征是基本不论凤书和鸟书,其装饰图案基本不破坏字形,以便于识读。与鸟书合铭的虫书线条变化繁复小巧,具有较强的装饰性。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