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如何亲近青少年“指南针计划”给出示范

  博物馆如何亲近青少年“指南针计划”给出示范

  在字模上刷上一层墨,盖上宣纸,再用鬃刷轻轻敲打,揭纸的一瞬间,虹口区第四中心小学四年级学生王立涛的脸上写满了兴奋:“以前,只在书里看过活字印刷,今天第一次动手做,原来古人的发明这么有趣。”在国家“指南针计划”专项青少年基地建设项目现场会上,一堂有趣的“活字印刷微课”展示,让来宾们大开眼界。

  博物馆如何亲近青少年?经过近三年的实践,国家“指南针计划”项目给出示范——让古代发明创造“活化”,在动手体验中让学生感触历史,架起了学校教育和博物馆教育之间的桥梁。在虹口区“指南针计划”专项青少年基地,来自全市的中小学生每周有三个下午可参与这里的体验活动,在“玩”中接受传统文化教育。

  想象一下,用自己造的纸,印自己最得意的作文,再用古代的方法装裱起来,盖上印章,是不是很美妙?亲手喂养蚕宝宝,体验“喂养蚕桑,缫茧取丝”这一古老的生产技术,是不是很有趣?纸浆造纸、缫茧取丝、青花彩绘、青铜铸造……这些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和古代科技水平的民族技艺,对如今的上海中小学生来说,已不再是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的知识,而是触手可及的现实。基地还将这些体验“定制”成活动课程,配发教材后,进入中小学课堂。

  据悉,上海全市的中小学生可以在每周二、三、四下午参与“指南针计划”的实践体验活动。基地在双休日、寒暑假还免费向社会开展“指南针计划”亲子体验活动、“阳光之家”学员实践体验活动,以及适合青少年学生的暑期活动。

  据了解,上海在试点国家“指南针计划”方面的经验,引起广泛关注。国家文物局计划将在全国复制若干个国家“指南针计划”专项青少年基地。

  在现场会上,国家“指南针计划”青少年基地改扩建工程奠基仪式同时举行。获悉,在原有5大体验项目基础上,基地拟新增模拟考古现场、天文观测、水利工程体验等活动场馆。

  在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看来,指南针项目的核心在于通过实物、动手体验让孩子们感触历史,了解历史。获悉,未来本市还将积极促进学校教育与博物馆教育相结合,划定若干个博物馆进行项目合作。

  博物馆如何亲近青少年,“指南针计划”已迈出关键一步。不过,要让中国孩子走进更多的博物馆,或许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