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赵光义登基之后,为尽收天下读书人之心,采取了哪些办法?
宋初,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宋太祖赵匡胤猝死,皇弟、晋王赵光义登基,是为宋太宗。
出于政治原因,赵光义一改过去在先皇帝死后第二年才更改国号的常规,于开宝九年十一月即改国号为太平兴国元年。
除此外,赵光义对弟弟赵廷美,两个侄子赵德昭、赵德芳,以及宰相薛居正、沈伦、薛居正,枢密正、副使曹彬、楚昭辅等政府、军队的首脑大肆加官进爵。
这当然是为了安抚,因为不管赵匡胤是否非正常死亡,赵光义都是在其拥有两个成年儿子的情况下,搞了一出“兄终弟及”。
质疑声是肯定有的,所以,赵光义要尽快安抚重要人物,稳定朝堂,再来一步步让天下人认可他这个新皇帝。
关于军队,赵光义在给正掌权的曹彬、楚昭辅、潘美(当时人在攻打北汉的宋军中)等人加官进爵之外,又于当年十二月,把攻打北汉的宋军给调了回来。
这支军队是赵匡胤为了消灭北汉这个割据政权,在当年八月派出,其中绝大部分是精锐禁军,赵光义是在防止前线将领拥兵支持赵匡胤的儿子们,宁可暂时放弃灭国之功。
在安抚了顶层皇族、官员,又从前线撤回了禁军之后,赵光义才开始了真正的大动作。
他的大动作主要是针对读书人,宋朝自赵匡胤时期,就开始执行“以文抑武”的国策,读书人的地位高涨,赵光义需要全天下的读书人都认可他这个皇帝。
只有读书人都认可了他,才能最大限度消除“兄终弟及”和“烛影斧声”的负面影响。
为此,赵光义于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刚开年就动作频频,为拉拢读书人,他主要做了三件事。
第一:大量录取新进士
太平兴国二年正月,赵光义即迫不及待地开科举,在这次科举中,赵光义收买读书人的行为昭然若揭。
首先,他要求全国各地符合条件的考生,免于地方上的考试,全部直接到京城来参加省试,到京城的路费还由国家供给。
根据《续资治通鉴长编》等史料中的记载,这一次大规模召唤士子们来京,就召了五千多人:“先是诸道所发贡士凡五千三百余人”。
然后,赵光义从这些士子中,经过考核,录取了五百人为官,接近百分之二十的比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第九》中记载:
戊辰,帝御讲武殿,内出诗赋题覆试进士,命翰林学士李昉、扈蒙定其优劣为三等,得河南吕蒙正以下一百九人。庚午,覆试诸科,得二百七人,赐及第。又诏礼部阅贡籍,得十五举以上进士及诸科一百八十四人,并赐出身......凡五百人......第一等、第二等进士并《九经》授将作监丞、大理评事、通判诸州,同出身进士及诸科并送吏部免选,优等注拟。宠章殊异,前代所未有也。
史书为啥会评价“前代所未有也”?因为在宋太祖赵匡胤时代,前后十多次开科举,一共也才录取了不到两百名进士。
赵光义一次就搞了五百人当官,以至于宰相薛居正都嫌录取的人数太多了,一下子来这么多官,宰相们安排起来也头疼。
但赵光义可不管这些,他要的就是多,只有让更多的读书人看到希望,他的名声才会更好。
不仅录取的人数多,赵光义给他们的待遇也是无比优厚,直接发钱,给派出到外地为官的进士们“仍赐装钱,人二十万”(大约两百多贯,当时约八百钱为一贯)。
如此一来,这一批新科进士哪能不对赵光义感恩戴德?
至于其余没有考中的士子们,看到录取名额的增加,同样也满怀希望,同样对赵光义感激不尽。
第二:修纂《太平御览》和《太平广记》
太平兴国二年三月,赵光义下令:“命翰林学士李昉等编类书为一千卷,小说为五百卷。”
便类书一千卷即为著名的《太平御览》,小说类五百卷即为著名的《太平广记》。
这次修书前后历时一年多,虽然比起后世的《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的修纂时间大大不如,卷数也大大少之,但在当时已经是前无古人了。
修书的目的,除了彰显盛世到来外,当然是想让更多的读书人知道,新皇帝是更加重视文治的。
这样可以让包括在野贤士在内的所有读书人,都对赵光义报以好感,当某些不利于赵光义的舆论传播时,读书人自然会帮他说好话。
第三:建设崇文馆
在古代各王朝,都有专门收集、存放、整理天下书籍的地方,包括修史和请贤在内,一般都有“昭文馆、集贤馆、史馆”这样的配置。
自唐末乃至五代,再到宋初,天下大乱,各个割据王朝更迭频繁,虽然都继续保有这些地方,但重视度就比盛世时期差远了。
宋初的这些馆阁,都已经破旧不堪,宋太祖赵匡胤存了不少钱,但他是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存钱,没想过去重新修图书馆什么的。
赵光义上位后,于太平兴国二年,下诏重新建设这些馆阁,并在修好后统一命名为崇文馆(此名唐代已有,功能类同,隶属皇太子名下),以示“重文抑武”的态度。
崇文馆修好后,又能安排一大堆读书人进馆,为大宋的文化事业尽心尽力,还能搞出一些清贵职位,安置更多的读书人。
毫无疑问,这个行为,再次让赵光义在天下读书人心中,刷了一波好感。
对于赵光义来说,这是毫不费力的事情,修崇文馆的钱,反正都是他的兄长赵匡胤存下来的,他只需要颁布一份诏书就好。
四:总结
综上所述,赵光义登基后不到一年时间,就用科举、修书、修馆三大动作,把全天下的读书人都给收买了。
这是他对赵匡胤制定的“以文抑武”国策的继续和深入。
但更重要的是,赵光义需要读书人站在他这一边,消除赵匡胤死后,对其继承皇位的质疑。
在古代,要掌握舆论话语权,没有什么比让绝大多数读书人从心中认可更好的办法了。
显然,赵光义做到了,虽然宋时的野史、笔记中,依然有“烛影斧声”的记载,可当时的读书人们,基本上都还是认可赵光义及他的子孙。
宋太祖一脉,却完全无反抗之力,这和赵光义陆续地打压有关,也和读书人认同了赵光义有关。
而赵光义能得到认可,就离不开登基之初的表露重视文治的三板斧。
参考文献:《续资治通鉴》《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