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版《孟子》赏析(32)乐有贤父兄

《孟子》赏析(32乐有贤父兄

——第五单元 论教与学 第三节

各位网友,今天,我们讲《孟子》系列第五单元的第三节,节选自《离娄下》,孟子阐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孟子曰:“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如中也弃不中,才也弃不才,则贤、不肖(音xiào)之相去,其间(音jiàn)不能以寸。”

“中”字,本意指中道,这里指具有中正之道、良好品德的人。“养”字,指培养教育。“才”字,本意指才能,这里指具有才能的人。“弃”字,指放弃而不教导。“不肖”的“肖”字,读四声,本义为“骨肉相似”,也就是像他的父亲和祖辈,引申为“贤”。“不肖”,就是不贤。“相去”,就是相距,指两者之间的差距。“间”字,读四声,指空隙,在此指距离。“不能以寸”,就是这距离不能以寸来计量,意思是差距太小了。

孟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具有中正之道的父兄教养不合中道的子弟,具有才能的父兄教养没有才能的子弟,所以,人们很高兴有贤能的父兄教养自己。如果具有中正之道的父兄放弃不合中道的子弟;具有才能的父兄放弃没有才能的子弟,那么,贤与不贤之间的差距,也就近得不能用寸来计量了。”

《三字经》说:“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孟子自幼丧父,全由母亲教养成人。他从自己的成长经历中,深切体悟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父兄的缺失,也是他的切肤之痛,企盼之情,溢于言表。

家庭,是一种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自然基础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是社会的“细胞”,也是每个人的“心灵港湾”。只有家庭幸福、美满、和睦了,才会有个人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和谐。家庭,也是我们一出生就拥有的学习环境,我们的各种认知和习惯的养成,都是从家庭开始的。正因为如此,儒家对家庭教育始终予以高度重视。儒家的道德实践,是从家庭中开始的;儒家对国家、民族乃至天下万物的全部伦理感情,是在家庭中孕育的。孟子关于要有贤父兄来教养子弟的主张,更是凸显了儒家对家庭教育的高度重视。他认为,父兄对没有德行的子弟要教之以德,对没有才能的子弟要教之以才,这是父兄应尽之责。而作为子弟,也要乐于接受贤父兄的教育培养。孟子告诫说,如果贤父兄放弃对子弟的教养,那么,贤与不肖两种人也就没有什么差别了。

俄罗斯文豪列夫·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幸福家庭的相似之处,就在于有贤父兄重视家庭建设,有良好的家教和家风。因而,这个家庭就能维系父母、兄弟、姊妹之间的亲密关系,彼此相互关怀、照顾,处处洋溢着温馨融洽的氛围。让我们都来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当拥有幸福家庭时,要倍加珍惜;当遭遇家庭不美满时,要积极改善,为建立一个幸福家庭而不懈努力。

附:

【原文】

孟子曰:“中(中道。在此指具有中正之道、品德好的人)也养(养:培养教育)不中,才(才能。在此指具有才能的人)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乐有贤父兄:高兴有贤能的父兄教导自己)也。如中也弃(弃:指放弃而不教导)不中,才也弃不才,则贤不肖(不肖:不贤。肖,音xiào,本义为“骨肉相似”,即像他的父、祖,引申作“贤”解)之相去(相去:相距。指两者之间的差距),其间不能以寸(这距离不能以寸来计量。间,音jiàn,空隙,在此指距离)。”

——《离娄下》

【译文】

孟子说:“具有中正之道的父兄教养不合中道的子弟,具有才能的父兄教养没有才能的子弟,所以人们很高兴有贤能的父兄教养自己。如果具有中正之道的父兄放弃不合中道的子弟;具有才能的父兄放弃没有才能的子弟,那么,贤与不贤之间的差距,也就近得不能用寸来计量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