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带你走黄河》---【花会---上】
大 河 边 上...
定仙焉花会(上)
过几天就要立夏,天气果然变的炎热。公路两边都是忙碌的人们,这个季节是农忙的时候,人们总是披星戴月,丝毫不敢耽误了侍弄庄稼。黄土腹地的沟坎中,少一粒收成都会影响一个家庭的生活。行走黄河的脚步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变的有些恍惚,过军渡入陕北,这样的行程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了。
顺着吴堡的东边我沿河南下,有一段沿黄公路曲折于黄土茆梁之中,这是去往绥德定仙焉的近路。再过几日的农历3月17日、18日、19日,这里将会有一场上万人的民间祈福活动---定仙焉花会。
定仙焉镇位于陕西省绥德县东南部50公里处定仙岭道西部焉口,北接吴堡县,南连清涧县,东面濒临黄河,是绥德县最偏远的一个大镇,传说因八仙之一的张果老慕其仙境歇息而得名。
花会一年一次,会期三天,农历18日为正日,以给神敬献纸花树为主要活动,故名花会。花树由六大社轮流敬做,每年两个大社,三年轮一次。
花会是三天期,但轮值的主办村却要提前几天便开始忙碌准备。这样的活动根植于此地且盛行几百年不衰必然有其存在的意义,黄河边的大型祈福活动基本都在春节举行,农人很巧妙地避开了耕种季节,但花会却正值农忙,64个村的人们情愿放下地里的庄稼而虔诚祭拜“娘娘”,的确有些费解。
一方水土一方人,浓郁的黄土、黄河文化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贫瘠的自然资源也是造就这里泛神崇拜文化的原因之一。黄河流域的人们对神灵信仰的形成与选择,与独有的地理环境、生存条件、文化背景等元素密切相关。定仙焉这块苦焦的土地,自然资源的匮乏与连年的战乱,艰难生存的人们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神灵。这些也许就是花会得以代代相传的缘由。
我们还注意到一个细节,沿黄所有的祈福活动几乎都不局限于现在的行政区划内,反而是以地理单元为活动范围。这也告知我们这些活动的远古性,祈福的人们延续了旧制的习俗,并不狭隘地认知为是哪一个行政区域的活动。定仙焉花会涉及清涧、绥德两县河底、定仙焉、石盘、崔家湾、苏家崖、枣林坪6个乡镇64个村,64个村又分为6大神社,即王家沟社、寨山社、安沟社、郝家沟社、前李家焉社、大庄社。
车窗上忽然有雨点落下,思路也回到了路上。这里的雨在这个季节是难得一见的,久旱的土地、焦灼的农人为了一场雨所产生的故事在这块土地上惊心动魄。历史上三年不雨,饿殍载道,哀鸿遍野的景象比比皆是。一场雨对于黄土腹地的人们堪比甘霖。
前去的路已经开始打滑,车子如船一般摇来晃去。我小心翼翼的握紧方向盘,尽可能镇定地前行。一个陡坡的出现让车子彻底瘫痪,发动机怒吼着却无法再前行一步。冒雨下车,垫土垫草都无济于事,只好步行求援。在这样的路上徒步也是步履维艰,不一会鞋子便被黄泥包裹起来,重重的且打滑。好在不远处有几户农家,我简单说了情况,几个中年汉子便赶驴前来。我好奇为何要牵驴,到了现场便明白驴在前面拉,人在后面推是这里唯一的求援良法。车子又可以开动了,望着被雨淋透的汉子们,我不知该如何道谢。忙递上了几盒烟,但他们却只是抽了几支。在村子小息,换上了干爽衣物,一碗香喷喷的面已经端上了饭桌。“快趁热吃,去去身上的寒气。”我忽然变的有些哽咽,默默吃下了这浓浓的香味。雨很快便停了,离去的时候我偷偷拿了一些钱放在炕桌下,当我要开车离去时,他们却拉开车门放进来很多的鸡蛋、土豆等。我瞬间明白那些钱他们是看到了,只是用另一种更多的回报留下了那些钱。这就是黄土汉子的情怀,没有客气、没有寒暄,用一腔真诚立足天地间。
前行不远,车子左拐进入公路,我们很快便到了定仙焉镇。镇子依山而建,规模宏大,错落有致地安放在三条沟中。我们几番打听便找到了花会的总会长,会长姓张,大约有50多岁,身材魁梧、国字脸、浓眉大眼,典型的陕北汉子。看到会长,想起了那句民歌;“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这方水土虽然贫瘠,却养育了标致的人。这与多民族融合的历史原因有关,也与这方土地丰富的五谷杂粮有关。
张会长很是健谈,大致介绍了花会的流程与今年的主办村,也简单讲述了花会的组织机构,有便于我们这几天拍摄过程中的联系。
花会设总会长一名,副会长三名,纠首64名。小会设会长一名,一般不设副会长,只设纠首七、八名。总会长一般在众纠首中公推产生,大都热心于花会,且在当地德高望众并具有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
总会负责整个花会期间的组织协调、筹办香裱供品、侍应香客、准备香客便饭、筹集资金、安排赛花及文艺活动等。具体承办花会的两个大社(小会),除安排本村的神事活动外,要准备神羊、制作花树、捏制供品、请神送神、游街赛花等。今年是李家焉社、大庄社主办。18日正日子所办村社李家焉社则是由上届花会结束时讨卦决定。
这个讨卦决定倒也算是顺天意的一个方法,讨卦前先准备纸条、卦棰、卦盘。卦棰有八个面,上写:上上大吉、有求必应、口怨不明、远游四海、还愿吉利、下下中平、保佑一方、开花结籽八个方面内容。讨卦时,主办下一年花会的两大社会长、纠首跪在正殿前焚香叩头,各出两名纠首进行讨卦。讨卦时先抓纸条,纸蛋蛋上写“1”和“2”,抓到“1”则优先扔卦棰。卦锤平放于两手中心,让卦锤从手心自然滚落到卦盘,“上上大吉”面朝上者为正日子主办者。双方反复落锤,直到“上上大吉”出现为止。几个陕北汉子一脸严肃,反复做着如儿童游戏一般的事,正是这里民风的一种体现。
我们告别会长,前去寻找那些提前准备花树的人家。说起花树这一奇特的祈福载体,我们从正在做花树的老人得知了其中缘由。老人说;“我们祈福主要的神仙是云霄、琼宵、碧宵三位娘娘,三位神仙掌管生儿育女、护佑平安。娘娘喜花,所以献花求子,我们这个事也就叫了个花会。”老人说着手里也没停下,整理着即将完工的五颗花树,五棵树各有不同,头树花9层,二树花8层,三树花7层,四树花6层,五树花5层。头树花高约5米,五树花也高于3米。花树上的花朵多牡丹、莲花、向日葵,均取吉详喜气、富贵连年之意。远看就是鲜花盛开的花树。
一天的奔波,早早便躺在窑洞的炕上。一夜无梦,竟然睡的出奇的好。早起的村庄炊烟弥漫,阳光下甚是祥和如画。今天是农历3月15日,人们早早便开始搭建神棚。所谓神棚,是用于供奉娘娘,跪拜祈福的临时场所。这样的场所必然会模仿庙宇的形状,设有厦檐、脊兽、挑角、猫头滴水等。由木椽、彩布搭成两间房子大小,四周挂以彩色纸吊,贴有对联。
搭建神棚的人们在忙碌着,汉子们爬上爬下,婆姨们忙里忙外,吹鼓手的唢呐、鼓手的锣鼓、老汉们的秧歌,娃娃们的笑脸让山村的清晨充满了欢乐的气氛。这样的场景让我想起了古时人们劳作的场景,载歌载舞的欢乐宣告着生活的快乐。
接下来便是廪牲的环节,首先由做花艺人要打扮神羊,(神羊共5只,办会两大社各两只,定仙土焉何氏1只。神羊是前些日子由大会选定的,要求体格健壮、纯白色,羊角、羊脸都要好看。)用大木梳子把羊毛梳的顺顺的,给羊角上缠上红纸,挂牌清洗干净,缠上银纸,写上“供奉娘娘之神位”,挂于羊脖。由鼓乐前面引路,粗吹细打,前往定仙焉娘娘庙。开始廪牲,大家依次把自己村的神羊拉到正门前,给羊身上、耳朵内泼撒或灌酒水,如羊浑身抖动,就算神领了,如不抖动,反复泼散、浇灌,直到大幅度的抖动为止。廪牲后的神羊或归原主,或卖,或宰杀分牲。定仙焉何氏的神羊是真献神,献于庙内供桌。
这样的形式无疑也是来自远古祭祀内容的改良,自古以来,无论东西方文化还是四大文明,都有以活体献祭的做法。甚至有些地域最早是以人类本身来献祭,童男女、美少女等都曾经出现在这样的场合。其实,神仙究竟喜欢怎样的献祭品,我们却始终不得而知,这样的虔诚只存在于人们的幻觉或想象中。正如所有的祈福活动一样,更多的应该是心理安慰的范畴。其实,怎样的仪式、怎样的献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颗相信神灵的心,有所寄托的心。生活的仪式感更多时候慰藉的是我们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