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省实实在在关爱医务人员 享受年休假、支付加班费…
冯唐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我们“期望中国医生在医术上物美价廉、在医德上超凡入圣,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儿孙。”我们确实对医生有太多过高的期待,很少想到他们也需要关爱。
值得庆幸的是,这种对医生“过度索取”的现象正在得到改观。近日,甘肃省卫健委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印发甘肃省建立保护关心关爱医务人员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简称《通知》),不得不说,条条款款都说到医务人员的心坎上。
在医疗战场上,他们是白衣战士。但在战场外,他们也只是普通人。只有完善制度、充实保障,才能让医护人员安心。为此,《通知》提出以下关爱医务人员的各项措施。
1、完善各类休息、工作和健康保障设施以及制度建设
《通知》指出,医疗卫生机构要完善医务人员办公室、值班室和休息室建设。
加强医疗卫生机构专业设施改造,加强职业暴露防护设施建设和防护设备配置,定期为医务人员更新工作所需防护物资和设施设备。
落实健康监测制度,发现医务人员感染,及时隔离防护、全力救治。
2、打击各类涉医犯罪 加强安保
《通知》指出,依法严厉打击各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指导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健全安全保卫制度,加强安保力量建设,不断完善安防设施、安检设备等,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3、保障合理休息休假 不能落实的支付报酬
《通知》指出,保障医务人员合理休息休假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医务人员按规定享受带薪年休假;因工作需要不能落实的,经医务人员本人同意,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延长工作时间、应休未休的年休假,按照《劳动法》支付相应工资报酬。
在重大自然灾害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线连续工作超过1个月,要安排轮休。工作任务结束后,根据需要组织相关健康体检和疗养。
4、防疫人员及时发放临时补助 最高每天300元
《通知》提出,按照《关于建立传染病疫情防治人员临时性工作补助的通知》(人社部规〔2016〕4号)规定,及时发放临时性工作补助。
通过查阅相关规定发现,根据防治工作性质、风险程度等因素,该临时补助分为两类共四档,补助标准分别为每人每天300元、200元、100元、50元。
5、医务人员超常劳动 有补偿
《通知》提出,公益目标任务完成好、考核优秀的医疗卫生机构,在核定当年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时,可一次性单独增核绩效工资总量。
增核的绩效工资主要用于补偿医务人员的超常劳动,分配绩效工资向加班加点特别是作出突出贡献的一线人员倾斜。
6、突发公卫事件表现突出者 优先入编职称倾斜
《通知》提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表现突出的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外医务人员,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者,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暂时难以入编的,鼓励所在单位与其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属于劳务派遣用工的,鼓励与其直接签订劳动合同。
参加重大自然灾害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一线医务人员,职称评聘可优先申报、优先参评、优先聘任。
7、医务人员家属就医走绿色通道 子女教育给更多帮助
《通知》提出,尽量不安排双职工的医务人员同时到一线工作。不安排孕期或哺乳期医务人员到一线工作。
家有老人、孩子的,要统筹安排,尽可能使其兼顾家庭,同时建立社区干部联系帮扶制度,帮助解决其老幼照护等实际困难。开通医务人员家属就医绿色通道。对于医务人员子女教育给予更多帮助关爱。
医生,一个特殊的群体,承受着生命之托。灾难发生时,还需要逆行出征。尤其是经过这次新冠疫情,许多人更是进一步意识到了医务人员的不易,工作强度高不说,还得常常面对死神的威胁。
特殊时期,我们总是赞美和关爱医务人员。但在平时,对于他们,往往是你需要时才会想起的一群人。
而且我们很多时候有些道德绑架,总是有这样的声音:医生,你应该怎么为患者服务?医生,你们应该多做点什么?只要医生接纳了病人,就应该药到病除……
但是,多数人都忘了,1名医生1天需要看诊上百病患,为了满足患者的诊疗要求,医生可能为了避免上卫生间而尽可能地少喝水;多数人都忽视了,天使也是普通人,也上有老下有小,医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医学有着太多的局限性,所谓手到病除,也不过是医生职业价值的终极追求……他们需要社会的平视。
在外人看来,医护人员是容易获得“成就感”的崇高职业,但个中辛苦只有自己知道。尤其是整日面对的病人,想法各异不说,负面情绪充斥着日常,给医护造成的精神压力是巨大的。如果整个社会对他们缺乏理解和关爱,待遇再跟不上,很容易出现职业倦怠和耗竭。
人不是机器,医生出现职业倦怠和耗竭,强打精神接诊患者,会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最终危害的是患者的利益。善待医护人员,就是在他们耗竭之前,为他们赋能加油。
所以,不是因为疫情防控离不了医务人员,才要保护、关爱他们,而是因为他们是人民健康的守护者,不可或缺,我们需要每时每刻善待他们。
上述《通知》,可谓是从合理休息、健康保障、工资待遇、编制升职、家属关爱等各个方面,提出了关爱医护的举措,桩桩件件都很接地气。
希望这些举措能早日落实,而不是画饼充饥!
(环球医学编辑: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