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又食雁来蕈
文:刘梅仙
时光的脚步 ,不经意间就走到了秋季。每年这时,我总会感觉到空气里都是雁来蕈的鲜味,那是舌尖上的眷恋,是乡愁的味道!
我的老家在溧阳曹山脚下。童年时物质贫瘠,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姐姐的旧衣。但这并不妨碍我快乐成长。最高兴的事情就是和华上山捡雁来蕈。
雁来蕈是生长在松树林里的菌类植物,在秋季大雁归来时节长出,故名“雁来蕈”。每当雨后,一批神奇的小精灵就从泥土里探出圆圆的小脑袋。它们穿着有环带的褐色外衣,花纹酷似松树的年轮,外形如一把撑开的雨伞。我通常随身携带着镰刀,时不时地敲动着杂草,希望能惊动杂草深处可能出现的毒蛇,让它有时间游走。越是人迹罕至荆棘丛生处,雁来蕈就越多,它们喜欢扎堆出现。有的喜欢用几片枯叶顶在头上,像一个害羞的新娘,若不仔细辨认还真找不着;有的喜欢盖上厚厚的松针被子,必须用镰刀掀开“被子”才能一睹芳容;有的像个站岗的哨兵,静静地伫立在松树下,欢迎我。
我和华相隔四五米,边走边用镰刀拨弄着野草。“咦!我找到一朵啦!”我俩谁捡着了都会给对方报个喜,然后欢欢喜喜又小心翼翼地将它们一个个从杂草中托起,请进篮子里。雁来蕈到奶奶手里,就会变成无上的美味,比如雁来蕈汆鸡蛋或炒青菜、炒毛豆、包馄饨等。
印象最深的是奶奶做的雁来蕈烧肉。
奶奶将带皮的五花肉焯水,洗净切成块待用;将蕈剪掉根部,拣去杂草,在淡盐水里稍微浸泡,洗去细砂灰尘。将大个的蕈掰成小块。洗净后,锅里放些油,放姜片煸香,下五花肉炒至两面金黄,将油撇出,接着将雁来蕈下锅,翻炒至蕈瘪下去,汁水透出,放适量的盐、糖、生抽。再加点老抽着色,放入适量的水,改用中小火熬上十几分钟。这时,鲜美多汁的蕈烧肉热腾腾地出锅了,整个厨房都浸透在红烧肉的甜香中,令人垂涎三尺!
开饭时,奶奶将蕈红烧肉端上桌,我迫不及待地夹了一块黑幽幽的雁来蕈塞进口中,又挑了一块红扑扑,亮晶晶的红烧肉扔进口中,肥而不腻香味浓郁肉质滑嫩,真是美妙无比。正所谓“此味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尝”。蕈如果捡得多,奶奶还会挑些好看的,让爷爷拎到集市上去卖。剩下的“歪瓜裂枣,”用酱油熬制雁来蕈酱,想什么时候吃都可以(烧豆腐一绝)!
雁来蕈总是给我太多美好的回忆,长大后才知道,雁来蕈除了味道独特外,营养价值也很高,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及治疗糖尿病等功效。我对雁来蕈的偏爱在美食和入药之外,还多了些故乡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