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写经 英藏 S2147 摩诃般若波罗蜜放光经卷第七

敦煌写经

英藏S2147

摩诃般若波罗蜜放光经卷第七

(尾题)

尺寸:28×747厘米

按:

中有品题:

摩诃般若波罗蜜放光叹衍品第二十三

摩诃般若波罗蜜放光经衍与空等品第二十四

摩诃般若波罗放光经合囗品第二十五

摩诃般若波罗蜜放光经不可得三际品第二十六。

《放光般若波罗蜜经》,亦称《放光般若经》、《放光摩诃般若经》、《摩诃般若放光经》、《光般若波罗蜜经》、《放光经》,凡三十卷,一作二十卷,西晋无罗叉、竺叔兰译。

译者无罗叉,又作无叉罗,于阗人,生卒年不详。出家僧,稽古多学。竺叔兰,南天竺人,生卒年不详。其祖因国乱被害,父因避乱而携妻及两位出家妻兄来到中国,定居河南,并在此生下竺叔兰。叔兰天资聪颖,自幼从舅舅受学经法,精通梵文、汉语及文学,并兼通中国经史,浸染于当时清谈风气,与名士交游。性嗜酒,每饮至五六斗方觉酣畅。据传曾死而复苏,自言在阴间见及竺叔兰后在洛阳译出业果,因而改节修慈,专志经法,成为优婆塞。从西晋太康元年(291)(二九一)五月十五日至十二月二十四日,无罗叉和竺叔兰在陈留仓垣(今河南开封市北)水南寺译出《放光般若经》二十卷,祝太玄、周玄明笔受。后竺叔兰又和沙门竺法寂对上述译本作了校订。后竺叔兰在洛阳译出《首楞严经》二卷、《异维摩诘经》三卷。因遭石勒之乱,投奔荆州,其后无疾而终。

本经是在西晋时期较早传译到中国的大品般若经典。《般若经》在印度大乘教中出现最早。据多罗那他《印度佛教史》所述,八千颂的《小品般若》在旃陀罗崛多王时出世,此王若为阿育王之祖,则《小品般若经》当于公元前四世纪之末流出。据《大智度论》卷一百说,《大品般若经》是二万二千颂,但印度南方另有二万颂的本子(《现观庄严论》所据本)流行,而玄奘法师所译《大般若经》第二会则是二万五千颂(见《法苑珠林》卷一百)。这些都是因时因地流传而有增减,但都是以二万五千颂为经名。《小品般若经》于东汉光和二年(一七九)由竺伊朔和支娄迦谶译为十卷《道行般若经》后,三国魏沙门朱士行以《道行般若经》义不具足,于曹魏甘露五年(二六〇)遂西行至于阗求得梵书《二万五千颂般若》九十品,于西晋太康三年(二八二)遣弟子弗如檀(法饶)将经送到洛阳,越三年又送至许昌,再三年送至陈留仓垣水南寺。元康元年,无叉罗手执胡本,竺叔兰口传(口译),祝太玄、周玄明等笔受,译出了《放光般若经》,凡九十品,,二十万七千六百二十一字。此经译出十二年后,流通的抄本因频繁的传抄,很不完善,因而竺叔兰和沙门竺法寂一起,用了近五个月的时间,即太安二年(三○三)十一月十五日至永安元年(三○四)四月二日,在陈留仓垣水北寺对译本做了校定。

此经记述佛在给孤独园说般若波罗蜜法及其功德,劝导众生修学,自《放光品》以下至《嘱累品》,计九十品,经名盖依初品而立。经中系统阐述般若学的基本思想,宣讲诸法皆空之义,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有为空、无为空、至竟空、无限空、所有空、自性空、一切诸法空、无所倚空、无所有空。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不见有菩萨,亦不见菩萨名字,亦不见般若波罗蜜,亦不见不行者,悉无所见。菩萨空,其名号亦空,但以空为法立名,假号为字。佛亦如是,但有假名,而无实义。如来法,真际及道亦然,皆由因缘和合,悉无所有,亦不可得。五阴无相,如幻、如响、如梦、如影、如热时焰,有为法如幻,如化,菩萨行般若,当解诸法如化。衍与空等,摩诃衍等,大乘本来是空,与空相等。了知一切诸法皆如幻化,自性空寂,无生无灭,应离颠倒认识,修诸功德,成就菩提,达到解脱。此经译出后,对般若学研究影响甚大,佛教徒皆奉此为圭臬,一时学者或加以注疏,或从事讲说,促进了格义佛教的盛行,推动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极具中国特色的般若学思想的形成。在其传播与影响下,六家七宗等般若流派开始逐渐形成。此外,《放光般若经》对于佛教之外的学术思想,如魏晋玄学的继续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理论补充。

本经异译本有:一、三国吴支谦译《大明度无极经》六卷;二、西晋竺法护译《光赞般若波罗蜜经》;三、前秦竺佛念等译《摩诃般若波罗蜜多钞经》五卷;四、后秦鸠摩罗什、僧叡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五、唐玄奘译《大般若波罗蜜经》第二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