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需要什么样的核心素养
作者: 许锋华, 陈俊源
聂文庆 华中师范大学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21年第2期
原标题:小学班主任需要什么样的核心素养
—基于 152 份班级成长记录的扎根理论研
一是整体探索中小学班主任核心素养。例如,有学者基于未来班级的发展走向提出,中小学班主任核心素养应包含领袖型人格、教育家情怀、学习型品质与课程开发者等4个方面。也有学者划分了中小学班主任核心素养与专业标准的3个层次,即基础标准、核心标准、理想标准,并进一步细化出11个指标。还有学者运用德尔菲法和文本分析法得出中小学班主任应具备5项基础素养与3项核心素养。
二是聚焦特定学段或特定类型学校的班主任核心素养。这具体分为如下几类:第一,厘清小学班主任核心素养的维度与要点。如,将小学优秀班主任素质归纳为人际交往倾向等5个方面,每一个方面又包含不同的具体项目。第二,研究高中班主任核心素养的主要构成。例如,有学者基于普通高中的走班教学背景提出,高中班主任应该具备管理素养、研究素养和信息素养等3种核心素养。第三,研究高校班主任的胜任力。如,从高校班主任知识、技能、态度和特质等维度构建高校班主任胜任力模型。第四,设计职业学校班主任胜任力理论模型。例如,有研究建构了中职班主任胜任力洋葱模型。该模型分为内外两层,内层为班主任胜任核心素养,由人才培养等9个元素组成,外层代表班主任的关键任务,由建设师生关系等12个方面构成。
综合来看,以上研究为各学段、各类型学校班主任核心素养的深入探索提供了珍贵的前期基础,但这些研究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表现之一是缺乏聚焦与深度。已有研究对各学段班主任核心素养都有所涉及,但针对特定学段班主任核心素养的探索仍有待进一步深入,尤其是对小学学段班主任核心素养的研究较为薄弱。鉴于小学班主任在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方面的基础作用,本文认为有必要深入推进小学班主任核心素养的研究。表现之二是缺乏时代性与针对性。目前,国内关于班主任核心素养的研究大多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前,这些研究所得出的班主任核心素养可能无法直接服务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表现之三是缺乏整合与提炼。已有研究大多追求全面,背离了核心素养遴选的必要性、关键性与高级性原则。有鉴于此,本研究拟以经验材料为基础,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探索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班主任所应具备的关键品质与能力,以期为小学班主任在新时期的专业发展与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本研究通过对一位小学优秀班主任撰写的班级成长记录进行深度质性分析,归纳新时期小学班主任核心素养的基本维度。
1.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武汉市H小学一位优秀班主任(以下称为X老师)。X老师是一位女教师,截至2019年教龄达18年。她既是语文学科教师,也担任班主任。在研究对象的选取上主要基于以下考虑:其一,该小学为省级示范学校,教师队伍质量总体较高,因此选取该小学的班主任教师具有一定代表性;其二,研究对象X老师学科专业素养过硬、教学与管理经验丰富,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优秀班集体”。据了解,X老师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与教育理念,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具有独到见解。在其撰写班级成长记录的第二年(即2016—2017学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因此研究对象的选取具有典型性。
2.数据收集
研究收集了X老师在2015年至2019年撰写的152篇班级成长记录。这些材料既反映了班主任X老师在常态化与问题型教育情境中的具体行动,还包含着X老师的教育主张与反思心得。班级成长记录有班主任日记的性质。针对此类材料的研究不仅提供了考察班主任在日常环境中常规活动的机会,而且比通过调查方法获取的数据更加完整。显然,这些行为与心理记录是提炼小学班主任核心素养的基础材料。
3.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采用程序化扎根理论策略,将152份班级成长记录按时间顺序依次标记为H1—H152。程序化扎根理论从原始文本至理论生成需要经历三级编码。在开放编码阶段,研究者将资料进行逐行逐句地裂解,按照新的意义单元进行重组,赋予概念标签,发展类属、属性与维度。例如,对“语文学习不外乎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而听说读写的能力非一日之功可成,需要长期积累和培养”这句话赋予概念标签“学习习惯培养”,并将“学习习惯培养”与“学习兴趣激发”等和学习相关的概念聚类为“学习引领”类属,进而根据文本扩充这一类属的属性与维度。在主轴编码阶段,研究者通过编码范式模型进一步明确了各类属间的关联。例如,将开放编码所得的“学习引领”“综合锻炼”“激励评价”类属作为“儿童指导”的次类属。在选择编码阶段,研究者通过撰写故事线,明确了“小学班主任核心素养”这一核心类属,并将其与支援类属进行框架重组,形成最终的理论范型。经过三级编码,研究者最终确定了3个主类属,9个次类属。
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提炼出小学班主任的自主生长、儿童指导与班级建设3大核心素养,每类素养包含3个子维度(见表1)。本部分将对此展开详细阐述。
1.自主生长素养
自主生长素养是小学班主任在自主寻求专业发展方面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具体包含专业韧性、终身学习与实践反思3个要点。这些素养使小学班主任永葆教育活力。
(1)专业韧性
专业韧性是小学班主任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情感与信念支撑,主要表现为坚守教育使命和保持积极乐观的从教心态。其中,坚守教育使命指班主任始终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为基点,在工作过程中舍得投入时间与精力,孜孜不倦地进行学生指导与班级建设。X老师在字里行间中表现出了她的专业韧性:“虽然每周的班级成长记录花费了我不少时间和心血,但能让家长们有收获,让孩子们留下成长的足迹,我有了坚持的动力,有了继续辛苦的理由。坚持对的,坚持好的,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为自己加油!”(H26)乐观积极的从教心态对于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坚守也是必不可少的调节器,X老师不仅注意自己保持乐观心态,而且十分注重班主任的榜样示范作用,始终以积极乐观的心态与坚韧的品质去引导与感染学生和家长。
(2)终身学习
终身学习是小学班主任获得专业持续发展的核心源泉。育人目标的核心素养转向对小学班主任的教育教学及班级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探索课题。这要求小学班主任密切关注教育政策与教育研究的新动向,并积极争取外出交流与学习的机会。X老师不仅树立了牢固的终身学习理念,而且具有学习的内在动力。材料中数次出现了X老师外出学习的记录(如H5、H86等)。外出学习期间,她虽时刻挂念班上每一个孩子,但她深知外出学习与访问交流是为了更好地回归班级与课堂,所以她倍加珍惜学习机会,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能力。
(3)实践反思
实践反思是指班主任教师对自己的教育与管理实践进行反身拆解,是小学班主任专业水平得以持续改善的关键保障。X老师经常对自己的日常工作进行反思。例如,自学生入学后,X老师便一直思索如何快速地让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如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及如何增进家长对学校的信任。后来,X老师发现,通过班级成长记录与学生和家长进行每周一次的交流是一项有益的尝试(H26)。X老师也十分注重教育时事对自身工作的启示。面对2016年的“中关村二小霸凌事件”,X老师结合自身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反思到:“在和同学相处中喜欢占上风、比较霸强的孩子,如果经常得到甜头,没有受到约束和教育,到了高年级就会出现以强凌弱,蛮不讲理的现象。所以,学校和家庭在孩子儿童时期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H54)
2.儿童指导素养
儿童指导素养是小学班主任在陪伴儿童体验学生身份、帮助儿童获得学习品质与能力的初步发展方面所应具备的核心引导性能力,包含学习引领、综合锻炼与激励评价等3个要点。这些素养将对小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发展后劲产生深远影响。
(1)学习引领
学习引领是小学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主要包括学习习惯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和学习规划通知。小学是人生发展的黄金奠基期,此时儿童的可塑性极强,因此,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激发儿童内在的学习兴趣是小学班主任尤为重要的育人使命。在习惯培养方面,小学班主任应深知习惯是能力之基,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一项长期性事业。X老师明确表示:“语文学习不外乎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而听说读写的能力非一日之功可成,需要长期积累和培养。”(H7)
在学习兴趣激发上,需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采用多种创新形式。X老师分享了一个教育心得:“为了让孩子们对写话感兴趣,我让孩子们在写话的同时,自由插图、任意涂鸦。从几次作业的完成情况来看,孩子们对于涂涂画画比较感兴趣,有时简单几笔就使一段话生色,让一段话多了一些情趣。”(H118)学习规划通知意在与家长和学生及时沟通学习进度安排,方便家长和学生针对学生的弱项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例如,X老师的通知方式为:“语文课程的学习任务已完成了一半,本周末进行了字词句的复习,下周一将测试三、四单元。”(H106)
(2)综合锻炼
综合锻炼是小学班主任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另一条主线。因为小学教育的核心使命是奠基儿童的终身持续发展,在小学生的教育中,广度与宽度更为重要。这就要求小学班主任借助差异化的学习任务尽可能多地唤醒与激活儿童的发展潜能域,拓宽儿童素养生长的支点——主要是情感教育和综合能力培养方面。在情感教育方面,X老师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集体荣誉感不仅是维系班级共同体的重要精神纽带,也是学生作为国家与社会共同体成员的重要品质。X老师分享了一则事例:“当有些队员为小队加分时,队友们欢欣鼓舞,加分的队员格外自豪;当有些孩子违反纪律扣分时,扣分的孩子不好意思,同队的孩子也会着急,甚至埋怨。”(H84)在综合发展方面,X老师主要通过鼓励与引导学生参与班级民主管理与自我管理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到了中高年级,我们将会更加民主、更加公平地让孩子们参与班级管理和评选活动,让孩子们从小树立主人翁意识,树立公平竞争的意识,从而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全方面地锻炼自己的能力。”(H81)
(3)激励评价
激励评价是小学班主任唤醒儿童向上内驱力的重要途径。小学阶段是培养儿童发展自信的关键期,这就需要小学班主任通过有效的激励与鼓舞,帮助儿童不断壮大相信自我的心灵力量。根据X老师的班级成长记录,小学班主任对学生的激励一般体现在评价之中。从评价的内容维度来看,儿童在学习成效、学习习惯、日常表现等方方面面的进步都值得赞赏与肯定。例如,在学生学习成效与习惯方面,X老师指出:“孩子们的每天一句话在逐渐写多、写长,写得有真情实感。”(H12)
从评价的形式来看,可以采用及时肯定、多元激励和给予勉励等多种方式。例如,在激励措施上,X老师采用了“代币制”、发奖品、颁证书、设称号等多种方式。在给予勉励方面,面对即将来临的第一次统考,X老师不失时机地指出:“学习的路还很长,未来需要付出的努力还很多,无论每一次结果如何,我们都要欣然面对,执着前行!”(H18)
3.班级建设素养
班级建设素养是小学班主任在将物理与空间意义上的班级转化为具有教育和共同体意蕴的班集体的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品格与能力,包含沟通合作、组织领导与人文关怀3类具体素养。小学班主任的班级建设素养对于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同样至关重要。
(1)沟通合作
沟通合作是班主任为促进小学生持续综合发展而凝聚教育合力的必要渠道,主要体现在与家长沟通合作、与班级任课教师沟通合作两个方面。家庭教育是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首要和关键环节,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更是如此。因此,与家长的沟通合作是班主任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之一。X老师积极借助班级成长记录、“家长进课堂”、家长会等契机,呼吁和指导家长帮助孩子开展针对性辅导,促进孩子的全面与个性发展。与任课教师沟通合作既是班主任开展班级工作的重要方式,也是班主任不可或缺的素养。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一起承担班级的教学工作,二者在学生学习情况与表现等方面及时交流与有效配合,有助于全体教师更好地把握与促进班上学生在各方面的素养发展。因此,X老师不仅注意从科任老师那里了解学生的上课情况(如H8),而且积极邀请任课教师在家长会上做报告,动员任课教师借助班级成长记录向家长发声,以此凝聚各科教师的教育合力。
(2)组织领导
组织领导是小学班主任进行班级建设、开展班级管理的重要方式,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是维持班级纪律,营造良好班风。班级建设与发展需要一定的纪律规范,因此,对于学生的违纪行为,X老师高度重视,并通过记录学生的受表扬与被批评情况、同学间互相监督、对违规者按班规处罚、寻求家长支持与配合等方式共同维持班级纪律(H126)。
二是组织学生活动,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X老师记录了一次评选活动的缘起与经过:“因作文写到《同桌冤家》,发现了有些同桌之间的一些问题。本周在班上开展了'最佳搭档’的评选活动,有十几个孩子被同学们推选为'最佳搭档’,点亮了'团结互助’的星章。”(H103)
三是组织家长活动,增强班级合作教育力。X老师呼吁:“作为班主任,我承担着组织家长会的重要责任。我希望家长们能在这样的活动中有所收获,增进彼此的了解,沟通相互的情感,提高教育儿女的水平,使家校合作更加紧密有效。”(H32)
(3)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是小学班主任给予学生和家长的人性尊重与全面关注。这一素养的发挥不仅有助于增进教师、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情感联系,而且有助于凝聚学生和家长对于班级的向心力。在人工智能与智慧教育时代,这一素养的重要性愈加凸显。人文关怀从主体上可分为对学生的关怀和对家长的关怀。在关怀学生方面,主要涉及安全防范和健康管理。X老师始终牵挂学生的安全,时刻警醒学生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告知学生应对危险的措施(如H22)。同时,X老师十分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不仅在特定时节提示学生注意防范传染疾病,保持良好卫生与生活习惯,及时吃药预防等(H90),而且劝导家长一起帮助孩子发展正常的社交关系,保持孩子的心理健康(H54)和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H110)。
在关怀家长方面,X老师深感工作过程中家长的支持与配合给予了她极大的勇气与信心,因此时常感谢家长及家委会成员为班级、为学生的辛勤付出(H1)。X老师也十分敬佩和体恤家长的服务与奉献。X老师写道:“真佩服我们班的许多爸爸妈妈,坚持每天督促孩子认真完成每一项作业。老师也从家长的签字中,了解了孩子学习的情况,能更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和辅导。”(H26)
小学班主任核心素养即小学班主任在促进小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与班级建设等方面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本研究基于对152份小学班级成长记录的扎根理论分析,明晰了新时期小学班主任核心素养的主体构成。
1.小学班主任核心素养结构剖析
小学班主任核心素养分为自主生长、儿童指导、班级建设3大维度。其中,自主生长包含专业韧性、终身学习、实践反思3大素养;儿童指导包含学习引领、综合锻炼、激励评价3个要点;班级建设含有沟通合作、组织领导、人文关怀3类具体素养。小学班主任3大核心素养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具体表现为目标指向与地位关系两个方面。
从目标指向来看,小学班主任3大核心素养的具体指向各有侧重。自主生长素养指向了班主任自身实践的臻善,儿童指导素养直接指向了每一位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班级建设素养则指向了班级共同体或学生集体的共同成长。但在最根本的意义上,小学班主任的核心素养皆服务于促进每一位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这一终极使命。就小学班主任3大核心素养在整个素养结构中的位次来看,儿童指导素养与班级建设素养是小学班主任专业涵养之双翼,二者之间是一种协同互促关系,位于同一序列,不可缺一。这是由小学班主任工作使命的特性所决定的。
对于小学班主任而言,学生个体的成长与学生集体的发展同样重要,因此,面向前者的儿童指导素养与面向后者的班级建设素养是一体两面的关系。相较而言,自主生长素养在小学班主任核心素养结构中具有更加基础的地位。因为小学阶段的关键性与儿童身心的未成熟性及发展的多元可能性,所以小学班主任在培养儿童与建设集体的教育实践中面临诸多挑战,这就要求小学班主任具有专业韧性,并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和实践反思意识,不断增强自身的内在力量。
因此,自主生长素养是保证小学班主任专业水平的内源性力量,儿童指导素养与班级建设素养的精进都有赖于自主生长素养的提升。总体观之,三者构成了一种互促互构关系,小学班主任的儿童指导素养与班级建设素养是提升其自主生长素养的基础,而自主生长素养的提升又为儿童指导素养与班级建设素养的提升提供了内生动力(见图1)。
2.班主任核心素养与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对接
小学班主任核心素养以服务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为旨归,因此,在厘清小学班主任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之后,有必要进一步探索二者的对接机制。
首先,核心素养是一种高级综合素养,需要联通各方教育力量实现整体连贯育人。小学班主任的沟通合作素养与组织领导素养对于教育合力的凝聚与连续性教育场域的建构具有直接支撑作用。其次,小学是儿童终身发展的关键奠基期,班主任的学习引领、综合锻炼与激励评价素养对于小学生的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和文化基础素养的全面奠基与最初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再次,小学生核心素养更倾向于人文底蕴、动手实践能力和健康体魄。而小学班主任的人文关怀不仅对小学生人文情怀的萌育具有榜样作用,而且对小学生健康生活理念的树立与习惯养成具有重要影响。最后,小学生核心素养良好发展的前提是小学班主任具备与之相匹配的指导性与引领性核心素养,因此,以专业韧性、终身学习与实践反思为综合体现的自主生长素养构成了小学班主任提升自我以服务学生发展的基础动力。
3.小学班主任核心素养:对话与展望
首先,本研究主张小学班主任核心素养必须体现促进学生个体发展与促进班级整体发展的双重使命。有研究将班主任核心素养归于学生发展指导,提出班主任的核心任务是对学生在价值观、学习、活动、生活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发展进行指导。但本研究基于小学班主任的身份特征与班级属性,认同班级建设与儿童指导在促进小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中处于同等重要地位,并主张为了更好地保证儿童指导成效与班级建设质量,小学班主任必须具备自主生长的意识与能力。
其次,本研究认为,小学班主任核心素养的构成应体现精选性与核心性。一项有关研究在本文所提炼的小学班主任核心素养之外,增添了学生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专业引领、教育创新等内容。也有研究通过综合运用文献法、访谈法和问卷法,将小学优秀班主任素质归纳为人际交往倾向、个性魅力、团队管理能力、认知能力、知识经验共5类30项素养。总体而言,以上要点在某种程度上均有益于小学生的发展,但却背离了核心素养的少数关键与高级综合之要义,给小学班主任在新时期的专业发展带来困惑,而坚持小学班主任核心素养遴选标准的核心性正是本研究的基本出发点。
最后,本研究强调小学班主任核心素养需匹配小学的学段特征,更应关照小学生发展的新需要。近来一项实证研究遴选出的中小学班主任素养体系包含为人师表、教育责任感、关爱学生能力、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发展等5项基础素养与班集体建设能力、学生发展指导能力、教育沟通协调能力等3项核心素养。该研究所提出的要点与本研究具有一定共性,部分研究结论可以互为印证,但其维度划分思路却与本研究存在较大差异。
其一,该研究将专业发展置于基础素养,本研究则认为小学班主任的自主生长素养应被置于核心地位。因为核心素养在小学阶段的内涵与表现尚有待澄清,但核心素养作为小学教育的目标导向已成必然趋势,这就要求身为小学生人生导师的班主任必须具备对小学教育未来走向的前瞻力,而这离不开小学班主任自觉寻求专业发展与不断增强专业实力。
其二,该研究亦将关爱学生视为中小学班主任的基础素养,本研究则认为人文关怀构成了小学班主任的核心素养。因为小学不仅仅是学习的启蒙期,也是人格品质形成的关键期。班主任对小学生身心健康与幸福成长的全方位关怀将在儿童稚嫩的心灵播种爱与希望,这股精神力量是儿童在今后的生命历程中与自我及他人和谐相处的重要支撑。同时,本研究主张作为教育共同体成员的家长也应成为小学班主任人文关怀的重要对象。
其三,该研究覆盖小学与中学两大学段,研究结论侧重两大学段的教育共性却忽视了各自的独特性。本研究则扎根小学的奠基使命,强调小学班主任在儿童习惯培养与兴趣激发等方面的指引能力。
与同类型研究相比,本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在于:第一,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研究新时期小学班主任核心素养的主体维度;第二,从反映小学优秀班主任做与思的班级成长记录中提取其核心素养的鲜活样态。不过,将班主任日记性质的材料作为分析文本在此领域内实为一种初步探索,本文所得结论尚需更多实证研究的深度检验与补充完善。
研究建议
小学班主任的核心素养既非先赋因素,也非自然秉性,需要加以精心培养。结合上述分析与相关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应该着重从4个方面保障与推动小学班主任习得其所必需的核心素养。
1.制定小学班主任核心素养标准
科学系统的小学班主任核心素养专业标准既是小学班主任专业发展的重要向导,也是其工作质量评价的核心依据。然而,我国目前尚未出台针对小学班主任的专门标准与规范,这不仅为此类教师的发展与评价带来了较大阻力,而且制约着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成效。因此,当务之急是研制与出台《小学班主任核心素养标准》。标准制定应注意以下要点:第一,以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小学班主任工作内容为核心依据。由于我国尚未颁布针对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专门文本,所以还需参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小学核心素养的具象化内容。第二,在立足本土进行广泛调研与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其他国家小学班主任或“包班”教师专业标准的最新规定。第三,标准内容的表述应贴近小学班主任工作实际,容易为小学班主任及教育管理者所理解与落实。第四,应结合小学班主任专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明确小学班主任核心素养在不同层级的表现水平,以引领其不断取得自我突破。
2.开展基于班主任核心素养的专业培训
小学班主任核心素养是其在新时期的专业发展新方向,但经验证明,一线教师难以自主实现理念更新与实践转型。新课改期间,受制于积淀已久的应试教育文化传统和心理定式,很多教师存在怀疑、忧虑、观望乃至排斥的心态,从内部阻碍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与教学方式的变革。据此,笔者认为,需要从两个层面帮助小学班主任了解与习得其所应具备的核心素养:一是教育行政部门应充分发挥组织领导作用,待《小学班主任核心素养标准》出台后,立即组织专门的分批次培训,邀请有关专家对该标准的制定缘起、依据、内容与细则等进行详细解读,同时还应结合国内外相关优秀案例,帮助小学班主任明确实践方向。二是学校应积极组织开展班主任核心素养专题校本培训,并结合本校班主任教师的实际需要与现实水平,通过专家结对帮扶等措施,有针对性地夯实本校班主任的核心素养。
3.树立新时期小学优秀班主任楷模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班主任的转型与发展也需要现实楷模的示范与激励。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以观察学习理论证实了榜样的重要作用,而教师的成长同样需要榜样示范。对于广大的小学班主任教师而言,身边的现实模范具有更强的激励与引领作用。因此,要分阶段塑造新时期小学优秀班主任楷模,充分发挥名师示范效应。首先,教育行政部门应统筹规划,以已经获得国家级或省市级“优秀班主任”相关称号的小学教师作为突破点,着力打造一批符合班主任核心素养标准的新时期小学优秀班主任楷模。其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动员楷模型班主任对所在校与邻近校的班主任工作开展定期实地指导,各学校也应有序组织派遣本校教师前往楷模型班主任所在校进行现场观摩学习,与楷模型班主任形成长期、良性互动机制。最后,教育行政部门应启动各层级新时期小学优秀班主任评选活动,激励更多的小学班主任不断向核心素养的新要求靠拢。
4.鼓励班主任实现持续自我更新
培育和发展小学班主任核心素养不能忽视班主任自身的心态与行动。从专业韧性素养可知,班主任自身因素对其教育教学工作的持续推进与稳步提升具有主导意义。为此需要从3个方面鼓励小学班主任进行持续地自我更新:其一,小学班主任要树立终身学习与发展观,于“操心”中涵养乐观积极、不断进取的工作心态。班主任一方面需要协调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积极争取自主学习时间与空间;另一方面要借助多元渠道了解前沿教育理念与技术,把握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外延,并据此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其二,校长要为班主任提供专业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建立教研制度,组织校内校外专业培训,帮助其习得教育教学与班级建设核心素养。对于班主任取得的实质进步,校长也要给予及时明确的肯定与奖励,以此提升班主任锻造自身核心素养的信心与动力。其三,教师共同体应充分发挥互促互助优势,既要营造鼓励进步的社群氛围,也要主动了解小学班主任在提升自身核心素养方面的困难与需要,并为其提供专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