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前农村煮酒那些事

邻家正煮酒。

这种酒,现在难得啊。

纯为自家种的水稻。

又没猪可养,鸡鸭又吃不了多少,煮几十斤酒,很快被熟人订走了,比起卖掉吃不完的粮食,划得来得多。

以前的农村,差不多家家煮酒。

或为黄梅时节,或是隆冬之季。

1

但并非家家有酒器。

一到熬酒时节,一套器具,这家用完那家用。

程序并不复杂。

农村的老灶台,灶内放小火,火上有大锅,锅里装酒糟,锅边立着上下皆空的木桶。桶上又一大圆底铁锅,锅内装满冷水。

酒受热上升,沾于锅上,凝结成珠,聚于锅底,滴至斜插在圆桶下部的半剖竹筒内,流至灶边放于椅子上的酒缸中。

要把酒煮好,则需经验老道。

先流入坛中的纯度很高,渐后渐低,最终成为淡酒,与白水稍有点味而已。

技术好的人,知道这锅酒糟,何时该换,免得接入太多淡酒,坏了缸中之味。

一句话,接少了,浪费;接多了,败味。

煮酒一般要一天,邻居们也很高兴,大半深冬寒冷,数日不洗澡,此时正可将顶上锅中的水提出来,沐浴洗衣。

虽然水在锅中,并不与酒直接相触,但洗澡的时候,总能感激到淡淡的酒香。

大概在于,木桶与上下两锅紧贴之处,虽然会放上湿毛巾湿布条湿糠之类防止漏气,但总难防住,于是就有沁入水中,来了酒味。

奶奶总说,这种水啊,洗了对身体好哦。

谁家煮酒,来来往往的人便多。

主家自然也高兴,谁来了,都得倒一点尝尝。

来人呢,就说着些吉利话,如喝点您家的发财酒之类。

尝过之后,主人照例要问,熬得怎样?

好,自然就说不错,好呷;

2

不好呢,就说接得长了点。

也即,淡酒太多了,酒味有点浅。

却有些好酒之人,是不怎么讨喜的。

他们一坐就是半天一天,又喝酒又蹭饭的,虽然帮着放放柴火提提水,其实主人家啊,是不高兴的。

问题在于,有些酒鬼,他不通人情啊,根本不会顾及主人怎样想的,只图自己快活就行了。

主人不再给他尝,自己拿着碗就接。

呀,真是看在眼里,不爽在心里,可有什么办法呢?总不能赶人家走吧?

甚至到了夜里,外头又风又雪的,还得扎个火把,送回去……

有时,还得给他捎上一瓶。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这种意境,对那不知进退的人,是不能讲的。

除了用水尝酒,接淡酒做醋,邻居们其实也很喜欢蒸馏过的酒糟的。

搞几碗回去,冲个蛋,放点糖,又是美味。

不过,有些太涩,就没什么人要了。全部喂猪,乃是最好的饲料。

3

煮酒图一乐,自喝能省钱。但也并非没有危险。

那个年代,电压不足,灯泡虽名白炽,其实很昏黄。

有人为看坛中还能装多少,凑过脸去,一按打火机,嘭,幸亏躺得快,只烧了些眉毛和头发……

讲到火,以前冬天喝酒,是要在烤火处温一温的。

铁杯上一层蓝莹莹的火光,十分漂亮。

朋友们,你们是否也有这样的记忆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