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是一切存在的根本

太极图中的阴和阳,是一切存在的根本,《易经》——阴与阳太极图之表示阴阳,乃先民智慧达于极致的最简捷明了的表达。

我们看到负阴抱阳的奇妙图象,它不是绝对对立的存在,而是合二为一的整体。这里,最具匠心独运的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比如,男人和女人,这是典型的阳和阴,它能够造就人类的整体的历史。人类的生育繁衍,都是靠着男和女。男代表阳刚,女代表阴柔,大自然规定了阳和阴,它是有区别的,有区别的互相结合,才能繁衍、人类才能生生不息。

四书里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注:在亲民,应为,在新民。《大学章句》中解作“新民”。朱熹解释说:新者,革其旧之谓也。新民,就是革除民众的旧思想的意思。“亲民”列于“明明德”之后,意思是自己的“明德”彰明了还不算,还得推己及人,通过教化来移风易俗,将广大民众的旧思想革除掉)

在明明德,明德就是宇宙本体的规律。理解这个明德,就是我们对宇宙本体的理解。

《易经》,这个“易”,它是对明德的一个明明德,它是对宇宙的最大的规律一个清楚的了解。

明德,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宇宙本体和社会人生已然存在的一种状态。最后,要止于至善,最终极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一个至善之境。

天地生人,天地有好生之德,才会生出一个有灵性、有智慧的人。

人的心灵是一个善和恶同在的一个心灵,如果讲善是阳,那么恶就是阴。我们不能说心灵违背这个《易经》,讲它不是一个阴阳交合的存在。

在这个阴阳的聚合上,我们却要永远记住,要使善的一部分发扬,而使恶的一部分减弱。

如果说,至善是来源于天地。那么,至恶也是来源于天地的,上帝在创造人的时候,也会把这个世界溶于你的心灵中。

我们应该主动地追击心灵中的罂粟之花,不应让它开出罪恶之果。

一代圣人王阳明说:除心中之贼比除山中之贼还困难。

由此可见,儒学、道学和《易经》它们之间上是有一种密不可分的,以及在根本观念上的,对宇宙本体认识上的,一种相通之处的共性。

先民把阴和阳,看作是一切存在的根本。而人类心灵的追逐,则是顺适着这大道,甚至弘扬这个大道。

人能够弘道,而道不能弘人,则是对人类向善心灵的信赖。

孔子讲人能弘道,道不能弘人。这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道,它是自然,是自在而已然的大存在,它不能使你伟大起来。可是人却能把宇宙的伟大,能够弘扬到我们社会生活里去。所以,人能弘道,道不能弘人,需要我们自己去追求。

儒家在运用道家和《易经》的思想的时候,它是对人类的根本善的一个绝对的信赖。人之初,性本善。

人类心里一定有根本善,《孟子》里不讲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这个,其实就是人类的不虑而知的一个良知。

良知的泯灭往往来源于功利的判断,所以我们一定要达到止于至善的崇高境界。

从大的方面说,人类违拗了至善的追求,必陷人类于万劫不复的深渊。

从小的方面说,如果一个人不能顺适酷暑和严寒,就会导致阴阳不调。而我们传统中医,就是调和这种阴阳的矛盾,而使它趋于阴阳协调。

整个人类历史,古今中外,所有先知圣贤他们共同的使命,就是对至善的追求,只是方法方式不同而己。这里西学偏重于通过他们的科学,比如笛卡尔。而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更偏向于是通过心灵的思维,比如王阳明的心学等等。

其实,这些都是殊途而同归的,都是为了达到一个人类追求至善之境,或完满境界的一个追求。

而这种追求对未来的人类,或者讲更近一点对今天人类已经迫在眉睫了。因为,当下的人类,危机越来越多,人性方面的,资源环境方面的,等等。

所以,整个人类只有远离惶恐不安,患得患失的,自己人为造的这么一个肮脏泥淖。这样,我们才有指望,在宇宙的尘埃,在地球上,建设成一个永远花团锦簇的世界乐园。

日有升落,月有圆缺,往复循环,是阴阳双方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宇宙间万事万物发展的共同规律。

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此乃古人的大智慧,我们需要好好把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