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仙“李白鲜为人知传奇二三事
三 坔 夜 话
一方水土有一方文
这里是《三坔夜话》,李老师斯时乡轩临窗,于此跟你诗词吟哦,抒怀述志,漫笔人生,点情碰心,说故事,聊语文,话庄道巷,谈古论今,......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原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隋朝末年,全家迁到西域的碎叶(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北部),李白就出生在那里。五岁那年,他又随父亲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所以他又号青莲居士。他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李白为盛唐时期的“网红式“人物,更重要的是在现代人的社会中依然很出名,可以说他的确是活出了自己人生的价值。
据说李白出生后一直都没有个正式的名字,父母亲也都是叫着他的乳名,就这样一直到七岁了还没个正式名字。这是因为李白父母饱读诗书,且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做个文人雅士,所以在对孩子取名之事上比较慎重,一直没有考虑到个中意的名字。一天他们看见李白在庭院前的树下玩耍嬉闹,他的父亲突然灵光一闪,哎呀,有了!其妻吓了一跳,忙问缘由,李白父亲激动地说:“我们既然给孩子选不出合适的名字,那为什么不让他自己来做决定呢?”其妻觉得这主意不错,即表赞同!两人商量一番后,走到了庭院中,叫住正在玩闹的儿子,父亲说:“我和你母亲来考考你怎么样啊?”李白也是饱读诗书的当然毫不畏惧,自是爽快地应下了。
李白的父亲看看院子里葱葱郁郁的树木和吐露着芳香的花朵,即计上心来,随口吟道:“春国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李白的母亲又接着说道:“火烧叶林红霞落。”很显然她想让李白补充最后一句。李白在园中站了一会儿,看见梨树上盛开的清丽花朵,突然有了结尾,他说:“李花怒放一树白。”父母惊讶于他的机敏,更喜欢他的诗句,父亲有了答案,既然姓李,那么用“白”这个字多好,清清白白,明明白白的人生才是完美的人生啊!于是乎,得来全不费功夫,就有了“李白”这个不凡不俗的鼎鼎大名!
我们亦由此可见,李白少年时便已显露出出众的才华,“他十岁通诗书”,“十五好剑术”,“三十成文章(三十岁时以诗文知名天下)”。二十五岁那年,李白离开四川,顺长江东下,先到达江陵,拜访了一位八十高龄的道士司马承祯。司马承祯曾受到武则天和睿宗、玄宗三朝皇帝的接见,在当时名气很大。司马承祯见了李白,对他大为赞赏。李白很高兴,回去后就写了篇《大鹏赋》,把自己比作气概抱负不凡的大鹏。《大鹏赋》很快传开,李白的名气也更大了。公元734年,李白到了襄阳,拜见了荆州刺史韩朝宗。韩朝宗因喜欢奖掖提拔人才而闻名,所以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生不愿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韩朝宗对李白自然是称赏备至,而李白写的自我推荐信《与韩荆州书》也成了一篇着名的散文佳作。名满四海的李白,在公元742年(天宝元年)终于奉诏来到京都长安。当时任秘书少监的老诗人贺知章得知李白到了长安,亲自到旅舍去看望李白。他读了李白大约在十年前写的《蜀道难》后,赞叹道:“这是一个从天上贬谪下来的仙人啊!”从此“谪仙”这个称号不胫而走,李白也被人们称作“谪仙”、“诗仙”。
李白进宫后,唐玄宗很高兴,封他为翰林供奉。据说,唐玄宗当时曾亲自走下台阶迎接李白,还亲手为李白调制羹汤。出于信任,他还让李白参加了起草诏书的工作。
唐玄宗对李白,只是希望他成为一个宫廷诗人,为太平盛世作些诗文点缀。但李白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初进宫廷时,他对政治了解不多,因此奉命写了不少歌颂升平的诗,不久他的思想就起了变化。天宝年间,朝廷政治已由盛转衰,唐玄宗也由一代明君渐渐蜕变为庸主。朝廷中的有识之士都在担忧时政,担心发生变乱。李白对此是有认识的。
作为一个名满天下的大诗人,李白的个性也是十分狂放的。他又特别喜好饮酒,常喝得酩酊大醉。杜甫曾在一首诗中这样描述他:“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样的个性使他很难被朝中的权贵们所容忍。据说,他先得罪了唐玄宗最信任的太监高力士。高力士又故意歪曲他写的诗《清平调》,由此使唐玄宗渐渐疏远了他。
可是李白的个性使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时他最向往的,还是他以前云游天下的自由生活。于是李白向唐玄宗上书请求离京。公元745年,他的请求被批准,他离开长安,又开始了漫游山水间的生活。
大家都知道,现代有个很热门的词叫做“穷游”,李白的漫游或许就属于这种穷游,他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他的游历支持几乎是来自于他的粉丝支持,而他的粉丝就是当时唐代的达官贵人们,他们愿意跟从李白一起漫游,无条件支持他的游历花费,据说当时还有人给李白千里送银两,这些都是因为李白的人格魅力。还有说法是当时李白因为醉酒时的放纵行为得罪了高力士和杨国忠,被贬出京,但是却因为某些原因留了下来,这个原因便是杨贵妃。在后人眼里,李白和贵妃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朦胧模糊的关系,这种关系当然不是逾矩,或许是一种相互欣赏的关系,李白写了很多诗作来夸赞贵妃的美貌,比如“清平调“基本都是为了她而作。只是李白心里清楚,如此下去,终将性命难保,恰巧高力士借"清平调“说事,以至贵妃也对他冷落了许多,这样反而方便了他的出宫”穷游“,遂了他的愿,甚或可以说这是歪打正着成就了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另一个传奇之处是他和月亮之间的复杂又神秘的关系。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我们对月亮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对月亮是一种科学化的,自然化的认识,我们谈月亮更是少了一些敬畏感和神秘感,并且常常会忽略月亮的存在。但是在古代人的眼里,月亮是不可认识的,是神秘的象征,有多少人把自己的情感寄给遥远的月亮。李白便是一个。李白曾经在少时便写下了一首很出名的诗歌,大家都知道《静夜思》,小学的时候便可以流畅的背出来,那个时候李白就把想念,把故乡把他丰厚的情感都交给月亮,而李白的一生不仅仅只写了这一篇关于月亮的名作,而是很多时候都写了很多关于月亮的诗篇,他幻想着手摘月亮,或者希望乘月而去,所以连上天也选择遂他的心愿,又一次的醉酒后,李白在夜里泛舟湖上,醉醺醺的看着天上的明月,竟然掉落在了湖里,那个手摘月亮的愿望就在眼前,于是,他伸出手去抓落在湖中的月亮,却不想月亮碎了,他也翻身落下了小舟,掉入湖中,溺水而死。
李白的晚年是在安徽当涂度过的,他的族叔李阳冰在那儿做县令。唐代宗即位后,下诏拜李白为左拾遗。但诏书还没到,李白已离开了人世,那一年他六十二岁。至今当地还留有李白的衣冠冢和纪念堂。李白现存的诗有一千多首,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歌颂。这些诗经过他的夸张的描绘,想象奇特的渲染,显得大气磅礴,出神入化。李白在诗歌创作上的伟大成就,是很难用几句话来描述的,也许只有杜甫的两句诗最有概括力:“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有你需要的内容
洗澡
李老师邀你聊语文
归来/打油诗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