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处暑,今年秋冬雨水多不多?看看处暑的表现就知道了

处暑,24节气中的第14个节气,此时太阳黄经达到150°,刚好是处暑节气交节之时。而处暑从字面上理解很简单,也就是暑气消散之时,这之后早晚天气清凉,秋意越来越明显。

今年处暑时间为8月23日05:34:48,农历七月十六。不过处暑并不意味着暑气完全消散,短期内气温还会有所回温,也就是“秋老虎”,特别是南方地区,依旧十分炎热,但北方气温渐凉。

农民在生活中总结出了很多和处暑有关的俗语,如“过了处暑节,两头冷中间热”,这句话适应于黄河流域,在处暑到来后,此时的天气会明显呈现出中午炎热、早晚寒冷的现象,早晚要注意好别冻受凉,中午只要穿上短袖即可。

“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说的是处暑后还要小心秋老虎,不能放松了警惕,中午时候要特别注意防暑。此时看似早晚天气凉爽,可中午依旧有35℃以上的高温。

因地理位置不同,“秋老虎”的持续时间不同,北方因距离太阳直射点相对更远,秋老虎时间不长,一般9月上旬结束;华南一带因距离赤道近,秋老虎恐怕要到10月上旬或中旬才能结束。

其实对于老农来说,处暑这天下雨与否,对农作物的收成影响很大,我们一起来看看。

1、“处暑节气落一沟,绵绵细雨落到秋”

在处暑当天如果降落大雨,沟渠池塘很快就满了,此时就预示着接下来将会细雨绵绵,整个处暑都会被雨水包围,这表明秋季气温降落比较快,即便是晴天也不会太热,尤其是北方地区,几场雨下来是一场秋雨一场寒。

古人一直靠天吃饭,而雨水供应是否充足影响着庄稼收成,也关乎着农作物是否丰收。如果处暑时雨水太多,并不是一件好事。它预示着副热带高压南移偏快,“秋老虎”持续时间不会太长。

不过对于秋收作物来说,比较喜热,如果气温降得太快,那作物的生长速度就会放缓,以至于农作物的收成不是太好。

2、“处暑若天还下雨,纵然结子难保米”

如果在处暑这一天仍然下雨,那稻谷的收成恐怕不会太好,这句话有无道理呢?

其实在处暑节气时,玉米、稻谷、大豆刚好处在灌浆乳熟后期,此时农作物开始发黄,即将进入成熟期。如民间有“处暑高粱遍地红”、“处暑拔麻摘老瓜”等俗语,均表明处暑时农作物即将成熟。

而在这个时候,庄稼对水分的需求就不是太多了,只要土壤不干燥就不会影响其产量。如果还继续下雨,那庄稼可能就会“贪青晚熟”,干物质难以积累,作物产量不是太高。

同时,处暑时降雨,气温也会有所下滑,且光照也不是太充足,植物的光合作用也会受其影响,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受阻,营养物质很难积累下去,以至于颗粒不饱满,空谷多,减产可能就会出现。

3、“处暑雷唱歌,阴雨天气多”

从字面上来看很好理解,“雷唱歌”也就是打雷,用唱歌形容雷声比较大,一声接着一声,表明接下来雨水偏大。那么整个俗语意思是处暑节气时如果雷声比较大,那就表明接下来会持续进入阴雨天气中,此时秋雨绵绵,下雨比较频繁。

处暑时如果打雷,那证明雨水比较大,如民间有“处暑有雨十八江”的说法,一旦出现大雨天气,那就表明江河被雨水充满,到处都是水流。而对农作物来说,最怕的就是处暑时有大雨,毕竟秋粮即将成熟,如果此时有雨,很容易就会出现倒伏现象,作物很难晾晒或收割,减产现象也会出现。

4、“处暑落了雨,三秋雨水多”

所谓的“三秋”,其实就是指孟秋、仲秋、季秋,对应的是农历七月、八月、九月,合起来就是“三秋”。

如此一来,理解就十分容易了,如果在处暑这天落下大雨,那表明秋季将阴雨连绵,雨水比较多,整个秋季都会多雨。而秋天雨水偏多,其实并不是好事,农作物收获比较难,谷物也难以晾晒,且雨水多气温低,不利于晚熟作物生长。

5、“处暑里的雨,谷仓里的米”

难道处暑节气降雨就一定是坏事了吗?其实并不然,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大,农作物的成熟期也不相同。像笔者的家乡苏北地区,种植的是晚熟稻谷,每年的10月中旬才会成熟。

而处暑节气时才刚刚出穗,对雨水的需求比较多,此时降雨多,也意味着接下来稻谷大概率丰产丰收。

不过总得来说,在多数地方,处暑雨水偏多并不是好事,对农作物的影响比较大。而从天气预报来看,近期不少地方有雨,大家要做好接下来的农作物预防和补救工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