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音乐上的探索、一次感情上的回归。

二十五年前的8月23日,谭咏麟发行了第三十二张粤语专辑《思前想后》。这一天也正好是谭咏麟的生日,先祝校长生日快乐。再聊一聊这张实至名归的“生日专”。

先输出一个明确的个人观点:认真听过谭咏麟“大球场”之后的专辑,才算是谭咏麟的铁粉。尤其是1995~2000年这一段。这段时期的作品,在后期的演唱会上较少重现给乐迷,爱炒冷饭的环球,也很少把这些作品划入再版目录。并且客观来说,这一段时期,校长确实很少再出大红大紫的“金曲”。也有人将此归结于“乐坛不行了”、“港乐开始走下坡路”等等。那我再说句可能得罪人的话,同样是这段时间,“国际张”的《宠爱》&《红》、张学友的《雪狼湖》、黎明的“黎氏电音”,难道也是港乐走下坡路的体现?

不是作品不好,而是聆听的角度不对。

先科普一个不算冷的冷知识,《思前想后》是由谭咏麟自己完成全碟构思、企划的一张专辑。这不是我“胡说八道”,而是印在唱片内页、有据可考的信息。

校长本人撰写的文案,已经将专辑的思路、想表达的内容说的很清楚了:世界越是先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越复杂、越脆弱。希望借由音乐,回归最简单、纯粹的爱情和友情。如果拿它当成校长80年代的专辑去听,多半会令你失望,毕竟专辑里大多都不是“K歌”;可是它也没有达到“概念专辑”的那种整齐划一,我也一直觉得,这张专辑要是概念再统一一些、再多一首爆款单曲,就会很完美。不过这些也不是校长专辑里欠缺的内容,我更愿意把《思前想后》看做一次音乐上的探索、一次感情上的回归。

不知道这是不是谭校长第一次以蓄须形象出现在专辑内页当中,但印象里,“思前”是没有出现在封面的先例;“想后”也很少以蓄须形象示人。为校长担任封面和内页设计的,是double X workshop。这间工作室的主理人有两位,草蜢成员蔡一智和软硬天师成员葛民辉。两位都是学设计出身,又都在乐坛以组合形式成名,还都是“大宝丽金”旗下的艺人(软硬天师是新艺宝),最后又转回来做设计。同样是1996年,汤宝如的《收放自如》也是double X workshop负责的美工设计。

《思前想后》的封面,让你无法通过视觉判断这是一张怎样的专辑。它的制作人是叶广权,在出这张专辑的时候,也跟校长合作了有10年之久。《思前想后》专辑里倒是没有出现“Cover Version”,也侧面说明香港乐坛力推原创的举措,初见成效。

将CD放入播放器后,首先听到的是新加坡音乐人Robert Seng的作品《善心》刘志远编曲、吉他,Davy Chan打鼓,细威弹贝斯,三位“港摇”老炮,用“原始三大件”和校长Jam了一首非常畅快的开场曲。很难想象,这首一位钢琴高手写出来的歌。好像这几个月提过N多次Robert Seng了,实在是因为他在1996这个年份太活跃了,宝丽金、华纳、华星、艺能动音,哪儿的专辑都有他。

我很喜欢专辑里那首《没框框的逍遥》,尤其歌中那句女和音唱的“夜已空”,真算得上是点睛之笔。为这首歌唱和音的女歌手,叫李君筑。如果你是够资深是“宝丽金迷”,李君筑是你一定要知道的名字。
李君筑入行算非常早了,校长还在唱《雾之恋》的那一年,李君筑就给陈慧娴《故事的主角》专辑担任“配角”,即和音歌手。由此开始,活跃于唱片幕后圈,为众多一线歌手担任和音。1995年,李君筑正式与宝丽金签约,但宝丽金还是让她在幕后工作了很长时间。关淑怡的《人生可有知己》,便是李君筑的作品。1996年,李君筑填词的《我不再哭》获得了C.A.S.H.大赛的冠军。

直到1997年关淑怡离开宝丽金,宝丽金才想起旗下有这么一位声线与关淑怡相似的才女。于是关淑怡的制作人叶广权,就帮李君筑出版了首张,也是她唯一一张个人专辑《竹工凡》。全碟绝大多数作品,都是李君筑词曲包办。幕后团队也是和校长这张《思前想后》“神同步”,都是袁卓繁、刘志远、Donald Ashley、刘诺生等等。但很可惜,后来因为《竹工凡》的销量不佳,李君筑被宝丽金解约……

据说李君筑现在已经完全是自由身,没有唱片公司“条条框框”的限制,在教会学校担任歌唱老师。也许这也正是“没框框的逍遥”。

“太子基”算是成功打破宝丽金“老带新魔咒”的歌手,毕竟是“太子”。很多人知道郑中基和张学友合唱的《左右为难》、《甲乙丙丁》。其实校长也跟郑中基合唱过一首歌,叫《醒一醒》

第一次听到这张专辑,还是源自家父当年买的引进版磁带。引进版磁带换了一个更顺口的名字,叫《思前想后 感情回归》。不知道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进版把《放纵》替换成了《梦醒爱更深》(周治平作品)。起初没觉得这首歌是不可或缺的,也是由于很喜欢周治平作品的缘故。直到后来听了原版CD之后才发觉“走了宝”。《放纵》是宝丽金的“外援”Andy Goldmark、Brock Walsh与Dick Lee合作的作品。在我印象里,这应该是Dick Lee跟谭校长的唯一一次合作。填词人,应该是96年那会儿退隐一线已久的郑国江

记得去年校长生日的时候,我分享了《独一无二》(独一无二的谭咏麟 依旧活得潇洒)。当中就提出了一个观点:校长跟新加坡音乐人的合作,普遍都没达到大家心目中预期的效果。就拿Dick Lee来说,给张学友写过《爱是永恒》、给黎明写过《今生不再》;至于他给林忆莲打造的神专《野花》,更不必赘述其艺术价值。唯独跟校长这次高规格合作,显得有些尴尬。Dick Lee那种概念化的创意,在别人监制的专辑里,似乎没有用武之地。

反倒是另外两位新加坡音乐人的作品合校长歌路,一首是刚刚说的Robert Seng给校长写的的《善心》;另一首是陈容森《肝胆相照》,谭咏麟和陈百祥合唱。再科普一下,陈百强曾经是温拿的临时队员、后来也曾经短暂加入过宝丽金旗下,出过玩儿票性质的专辑。说实话,看惯了荧幕上的形象,我还一时适应不了陈百祥一本正经唱歌的样子。

为校长写过《不灭的爱》的刘诺生,这一次又主导了校长的专辑走向。虽说专辑里没刻意强调哪首歌是主打,但通过引进版的更名、校长对专辑概念的解读、以及听完全碟对专辑的理解,还是不难看出《感情回归》这首歌,似乎重要一些。刘诺生的作曲/编曲,简宁填词。这首可能也是专辑里最“80's”的一首歌了,似乎也是专辑里为数不多后期在演唱会“翻过牌”的作品。

90年代中后期的谭咏麟,在音乐上的态度与偏好,真的像极了80年代刚刚从台湾拍戏回来的钟镇涛,这种状态反而很像欧美那些老牌摇滚艺人,完全是在玩儿音乐,非常随性和自我。当年还在“夹Band”时期的校长,最向往的应该也是这种状态:与一群band友把酒言欢。专辑中集结了刘诺生、刘志远、袁卓繁、Davy Chan、苏德华以及Joey Tang(有港乐处必有太极……),一班乐队出身的音乐人,似乎可以窥探到后面《再度感动》的影子?

那一年,张国荣的复出专辑《宠爱》和《红》广受好评;张学友在忙着筹备音乐剧,将流行音乐升华到了舞台艺术;黎明在和雷颂德在研究新曲种,以求带领世纪末的新风潮。人人都在往突破自我的方向转型的时候,校长选择了顺其自然。其他歌手在概念和形式上的下尽了功夫,校长却将最真实的想法融入专辑,让音乐更加具有真实感。如果你听出了这些,那“感情回归”这个标题,就不难理解它的含义了。

如果说校长真有什么顾虑,可能还是要照顾一下跟他合作的郑中基、CD Voice这些后辈艺人,当然也包括和校长《肝胆相照》的跨界歌手陈百祥。

时隔一年,再度介绍了一张校长的冷门专辑。最后再祝校长生日快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