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水滑坡治理与暴雨工况问题回复(十六)

1、富水滑坡如何治理能在有效处治滑坡的基础上,降低工程造价?
答:治坡先治水,尤其是对于富水饱和边坡,合理的设置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截排水工程,往往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在很多技术人员在滑坡病害治理时喜欢采用易于量化的抗滑桩、锚固等工程措施,但很少能够将滑坡的截排水工程放在病害治理的首位,这是十分不好的现象。不但造成工程造价急剧攀升,也往往由于在水的潜蚀、淘蚀、冲刷等长期作用导致构成斜坡的岩土体稳定度降低,难以确保滑坡的治理的长治久安,这样的失败案例不胜枚举。
典型的如广东省深汕高速公路K101滑坡,虽然在1998年完工时花费0.9亿元采用三排抗滑桩+明洞+反压进行处治。但由于没有合理设置地下水的截排工程,造成工程竣工十年后,即在2008年滑坡再次发生了复活,导致抗滑桩和明洞发生变形,滑坡变形明显。后其工程处治时依据“治坡先治水”的理念,在滑坡中后部设置了两排工程造价约0.2亿元的截水盲洞后对滑坡进行了有效治理。
2、某二级公路富水边坡饱和后发生滑坡,距坡口线30m左右形成张拉裂缝,方量5000方左右,如何治理?
答:该小型滑坡属于富水造成坡体强度降低、渗流加强而导致坡体变形。故依据滑坡的特征,建议采用坡脚设置支撑渗沟、边坡渗沟结合挡墙进行处治。利用沿坡面竖向布置的渗沟工程有效疏排不同深度的地下水,提高坡体的自身稳定性,并利用渗沟的抗滑性能和坡脚挡墙共同对滑坡的进行有效处治。
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的暴雨工况计算时采用岩土体饱和参数进行计算是否合适?
答:规范中的暴雨工况主要指设防降雨强度时的坡体稳定性工况,即暴雨时坡体地下水位上升和地表附近坡体的含水率变化对坡体稳定性的影响状况。但由于构成坡体的地质条件复杂性,规范并没有对暴雨工况时的坡体状态进行具体说明。因此,严格的来说,应在暴雨时对地下水位和地表岩土体的含水率变化情况进行测定方能进行暴雨工况计算,但这在工程实践中往往是不能实现的。
因此,对于暴雨工况下的坡体稳定性计算,一般采用适当折减或降低滑面参数的工程经验方法进行处理。即一般情况下暴雨工况时将天然工况下的滑面参数粘聚力C适当降低10~20KPa,Φ适当降低1~1.5度进行处理,具体折减多少数值,依据现场的地质条件和工程师的合理经验确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