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需要“发球者心态”
生活中经常能遇到一些感觉自己挺孤独的朋友。
这些朋友不缺人际交往技巧,也不缺待人接物的热心肠,如果你有事找他们帮忙,他们常常也能表现得非常nice;如果有机会深入交往下去,可能就能发展成很好的朋友。可是,他们的现状却是,虽然有个别走得近的好友,但是整体上的社交状态却仿佛一片荒漠。有时候遇上一个假期,心里巴巴地盼着有朋友找自己说说话,或者约自己出去玩,却也止步于此,仅仅就是盼着,盼到最后也没人找自己,眼睁睁看着自己又宅过去了一个假期。
这样的朋友,习惯于被别人找,不习惯主动找别人,这种习惯不仅仅体现在生活中,也会反映到职场里。比如在工作中,遇到一个可能有着优质资源、能帮到自己的人,大家都已经交换了联系方式了,但如果没有特别特别具体的事,自己总觉得不好意思开口打搅别人,最好是对方先找过来,自己作为回应的一方就完全没有问题。
讲到这里可以发现,这种朋友的心态是不是能让我们联想到打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这些球赛里,有发球的一方,有接球的一方。人际关系里,同样如此。
人际关系的建立、维护和发展,是由一个个具体的议题组成的。你找对方办事,是一种议题;跟对方寒暄破冰打招呼,也算是一种议题。
日常生活中有人习惯于自己去发起议题,主动开个话头找人聊天,或者主动给人打电话约人出去吃饭逛街,这种人就是发球者;而对应着,有些人对于自己主动发起议题就会感觉比较别扭,更喜欢被动地回应,他们就是接球者。
你找我聊天,好啊,那就聊呗;你找我出去玩,没问题,走呗。像这些被动应答状态下的言行,一般人都不会有心理压力;但要让这些接球者主动发球,去构思个什么话题,或者策划邀约一段行程活动,那就得再三斟酌,经过复杂的心理斗争,费老劲了。
从日常生活的经验可知,我们身边大部分人,都是处在接球者的状态更多一些。一个共同体中的发球者,常常是少数。同样,根据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可知,发球者大多是更外向一点的人,生活中的朋友多多,邀约活动不断;在职场上也是人脉广泛、消息灵通。
在从前节目里,我讲到过人生的五门主课,其中第三门课程就是人际关系流量的运营能力,它决定了人生机遇窗口出现的频次和质量。在人际关系中,你是习惯于做一个发球者还是习惯于做一个接球者,就会非常显著地影响这门课程的成绩。
这两种角色的心态区别在于,在不确定对方会不会回应,不知道结果是好还是坏的情况下,自己是否可以主动迈出第一步,发出自己手里的那个球。
习惯于发球的人,是课题分离的高手。他们不去预设对方的反应,只是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因此能果断地发出自己的球,主动迈出第一步。即便这次发球的结果被验证是不好的,但下一次遇到同样的情况,也依然能坚持发出自己的球。
比如电影《一个叫欧维的男人》中的帕瓦妮,就是一个典型的发球者。她跟老公刚刚搬到这个社区,就被欧维冷言冷语呵斥,不允许他们把车开进社区。按理说,这位老早就厌世的欧维,态度是相当不友好的,搁一般人就算不发火,也会对这种人敬而远之。但是帕瓦妮不在乎,她之后还是主动去结交这位怪老头邻居,不断发起新的议题:找欧维借工具、找欧维学车、找欧维帮忙看孩子,一直在尝试发球。帕瓦妮一家和欧维,也就在这发球——接球的一来一往中,拉近了距离。帕瓦妮拿到了驾照,适应了新社区的生活,欧维也打消了自杀的念头,两个人到最后情同父女。如果帕瓦妮像欧维那样,也是一个习惯接球的人,那么这个故事的走向就会完全不同。
在习惯于接球的人里边,欧维是一种很特别的特例。接球者们也分很多种——
有的人内核非常不稳定,自己没办法正视自己的价值,只有从别人的认可评价中才能感到自己有价值。这种接球者就像是海绵型,别人发起的议题,无论友好还是不友好,自己照单全收,生怕响应慢了让人家不高兴,这种接球者和讨好型人格就会有重叠,甚至在人际交往中都不敢提出自己的需求,经常会陷入痛苦的逆境。
有的接球者呢,自我内核稳定多了,就像是镜面型。你对我投桃示好,我就报之以李;你要是对我不好,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他们笃信: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就像镜面反射一般,把别人对他们的态度反射回去。如果这样的接球者运气不错,生活中经常遇到热心友善的发球人,那他们的人际关系质量也能很不错;但如果运气不佳,没有遇到这样的人,就容易陷入长期的孤独。
孤独久了,有的接球者会发展出第三种模式:刺猬型。就好像刚刚提到的欧维,还有《飞屋环游记》里边的老爷爷卡尔。这样的单身老人独居,脾气常常会变得怪异乖戾,无论别人对他们态度友善与否,他们都以一种浑身带刺儿的姿态回应,非常难以接近。刺猬型的接球者,通常已经开始需要一定的心理关怀了,就好像帕瓦妮之于欧维,飞屋环游记的小男孩Russell之于老爷爷卡尔,不受对方冷漠反应的影响,长期的友善相处,才有可能在刺猬型接球者的心中重新燃起暖意。
最可怕的是第四种接球者:黑洞型。这种人哀莫大于心死,对生活几乎丧失一切兴趣动力,仿佛行尸走肉。这种人通常是遭受过巨大的灾难,就好像《海边的曼彻斯特》中的李·钱德勒,对于外界发来的球,几近于毫无反应。
日常生活中的接球者们,第三种第四种不多见,大多是介于第一种海绵型和第二种镜面型之间。他们之所以不愿意主动发球,是因为会担心对方是不是会有不好的反应,如果对方有了不好的反应,是不是显得自己很掉价、很羞耻?由此产生了大量的精神内耗,就构成了发球的阻力。只有当对方明确表示了善意,自己判定不会有“热脸贴上冷屁股”的风险了,自己才能迈出那一步。
比如,《真爱永存》里的萨米,早就喜欢着跟自己青梅竹马从小玩到大的女孩桑吉娜,但是从来不敢表白,担心会被拒绝。后来桑吉娜搬家,两个人就断了联系,但他一直默默保存着桑吉娜的照片。上大学来到新的城市后,萨米偶然在大街上遇见桑吉娜,发现对方已经有了男朋友,就更加难以开口了。直到他的音乐老师鼓励他, “如果你的内心告诉你,你爱着谁,那么就去告诉她,不要担心她是接受还是拒绝”,萨米才勇敢地主动发球,最终收获了爱情。
毫无疑问,习惯于发球的人,对于自己的人际关系和生活,会更有掌控力,也会有更大的概率如愿以偿。
《幸福的勇气》书中,哲人对青年讲,“付出,才有收获”。这里的付出,就是指自己要主动当那个发球者,而不只是被动等着接球。哲人甚至以两本勇气系列中一贯的辛辣毒舌风格,将那种习惯于接球的心态称之为“精神乞丐”:你先施舍一些善意给我吧!这样我才敢对你回以友好,要不然就容易受伤!就好像物质富裕的人,不会担心赔点小钱;精神富裕的人,也不会担心对方一个白眼就对自己造成心灵创伤。
要想从接球者心态切换到发球者心态,首先还是需要自己的内心强大起来,什么时候你不把被对方拒绝嘲笑看作一种令自己很难堪羞耻的受伤行为了,什么时候才有那个胆量去尝试发球,这时候才能理性地看待接球还是发球这件事。
你发过去一个球,对方有可能接有可能不接。但发多了,这些星星之火堆积起来,你们的关系和事情的走向,就有可能发生改变。但你不发球,那就一点火星也不会有,又怎么能指望它可以燎原,让事情发生改变呢?
习惯于发球的人,与我从前讲过的具备博弈者心态的人,常常也会有重叠。不论对方是否社会地位比你更高,不论对方之前对你观感是好还是坏,也不论即有的规则是什么样的,只要有发球的机会,他们都会果断发出去。他们不会被动地遵循惯例,而是会主动地打破常规。
它需要课题分离——别人的反应是别人的课题,自己要不要发球是自己的课题,两个课题需要分离开;它需要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发出这个球,相信自己有能力跟对方同台竞技,更相信无论这个球的结果怎么样,自己的价值丝毫不受其影响;它需要勇气——敢于突破自己,敢于打破社会约定俗成的惯例和思维定势,虽然按照惯例这时候自己不用主动做什么,等着接球就好,但如果我主动去发球,利弊得失又会怎样?
当然,每个人性格差异很大。一个内向的人,也不太可能说变就变,成为那种外向活泼自来熟的天生发球者。但我想强调的是,哪怕我们生而内向,在从前的经历中一直都是一个接球者的角色,那也不影响我们尝试具备发球者心态。我们不必去见人就破冰寒暄打招呼,但至少,跟我们有着利害关系的那少数人,我们可以用发球者心态主动起来。
那么内向的人怎么训练自己才能具备发球者心态呢?这个问题非常复杂,绝非寥寥几篇文章或者几集节目能说得透彻,需要一个完整的体系和训练计划,是一个不小的工程。
不知道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观众朋友多不多。如果比较多的话,我会考虑花一些工夫,把它开发成一套可习得的课程,也许还会以训练营的形式组建小的学员社群,至少在学员朋友之间,形成一个大家可以大胆尝试、不担心说错话得罪彼此的高容错的练习环境。当然,这些都还是要先听听大家的反馈,欢迎各位朋友在留言区发表自己的看法。
第六集:没有好的关系,就没有好的教育
第七集:自立的三重境界
第八集:自立的三重境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