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帖日记】《游目帖》为《书谱》之母本

《游目帖》又名《蜀都帖》、《彼土帖》、《山川诸奇帖》。草书,11行,102字。信中王羲之表达了他对蜀地山山水水诸多奇景的向往之情。他期盼一登汶岭、峨嵋而畅游意足,并希望这个日子早日到来。《中国书法全集》评价《游目帖》“行、草书间杂,笔画遒劲爽利”

释文

省足下别疏,具彼土山川诸奇,扬雄《蜀都》,左太冲《三都》,殊为不备。悉彼故为多奇,益令其游目意足也。可得果,当告卿求迎。少人足耳。至时示意。迟此期真,以日为岁。想足下镇彼土,未有动理耳。要欲及卿在彼,登汶领、峨眉而旋,实不朽之盛事。但言此,心以驰于彼矣。  

大意

您信中所说的巴蜀山川的种种奇胜之处,扬雄《蜀都赋》、左思《三都赋》都没有记叙。您那儿山川奇异,更使人感到游览观瞻才能意足。可以成行,当请您迎接,如果迟误这一机会,真当以日为岁了。您镇守巴蜀,朝廷不会有调动之理。真想趁您还在巴蜀任上是与您一起登汶岭峨眉山而还,那才是不朽的盛事。

行气轴线

《游目帖》相比刻本(以上野本为例),字和行轴线都将刻本的动线走势变为稳正和直线化,以第八行“动理耳要欲”五字比较,刻本“理”字右偏旁“里”已向左下倾侧,“耳”字末笔承接其势继续左下出锋,因此“要”字也偏左,“欲”则字势右倾,由此行轴线趋向曲线化,而摹本《游目帖》自“理”字开始,近乎垂直书写。王羲之“转左侧右”的书写节奏丰富性减少,正如王羲之《书论》(传)中所说“若直笔急牵裹,此暂视似书,久味无力”。

字势开合

墨迹本字体的开合疏密关系已不如刻本关系大。以第二行“左太冲”三字为例,《蜀都帖》刻本有开有合,“左”字一笔书,第一笔勒笔(横笔)末端上扬,具有隶意,末笔顿向右下方,左下方、右上方布白大开;“太”字下部开,末笔写为长直点,掠笔亦近乎直线,劲峻峭拔,更增加了字势的疏朗关系,“冲”字左开内合,左部首作直线书写,右部首则圆线书写,刚柔兼备。但在墨迹本里“左太冲”三字稳正,“左”字已接近行书写法,开合关系也已改变,每一个字每一笔都圆势书写,笔意变得包裹内敛,已无刻帖主笔之间近乎三角形的凌厉之势,弱化了刻帖的擒纵、张弛的书写节奏。

妍美矫捷

《游目帖》书法妍美而不柔媚,矫捷而不轻佻,求雄强而不强作怒张,得巧妙而不矜持造作。明方孝孺称赞云:“《游目帖》寓森严于纵逸,蓄圆劲于蹈厉,其起止屈折,如天造神运,变化倏忽,莫可端倪,令人惊叹。

以上资料来自于网络收集。

接下来我们写点网上见不到的,来印证下标题所发狂言。

一.先来看下《游目帖》的章法,和我们前几期分享的书谱章法何其相似,那种面的感觉是一样的。虚与实的块面对比。

二.孙过庭《书谱》直接取法《游目帖》!有下图作为佐证,我们可以完全肯定孙过庭是深入学过《游目帖》的,不然怎么会那么多巧合。书法史上对孙过庭的评价是二王的传承者,但我感觉孙过庭可能见过的二王法帖还没有我们现代人多,尽管他生在比我们早一千多年前的时代。因为我们从他的作品中并没有读到王羲之的博大,孙过庭同志不过是攻其一点而已。这一点我想就是《游目帖》,从很多字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孙过庭同志也是高度的忠诚!甚至字的姿态都没有大幅度的变化。

左面是《书谱》中的字,右面是《游目帖》中的字。有图有真相,不妄言。

有上图为证,我们甚至可以说《书谱》是对王羲之《游目帖》一件临摹性创作作品也不过分,因为从用笔,结字到章法我们只看到了传承,而没有看到创新性的发展。甚至我们都怀疑孙过庭也不是单纯的二王信徒,只是仿照其风格行文而已,因为我们可以看到孙过庭的《千字文》,《景福殿赋》《佛遗教经》等作品的风格,根本不是这个样子滴。

孙过庭《景福殿赋》

孙过庭《佛遗教经》

孙过庭《千字文》

近两天学会的拼图,遂以老黄牛之精神拼了这些,只是想说明这么大量的相似绝非偶然!

这种发现我想给我们一种启示:孙过庭同志竟能以《游目帖》区区几十字而成法度,作三千字之巨制。而我们临三千多字的书谱仍不易得法!何也?盖不能精临,心未能悟之故也!固当反思之!

读帖悟道,快乐书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