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的精髓在高台民居

来喀什前就听说的一句话是“不到喀什等于没到新疆”;到喀什后,听到的第二句话是“不到高台民居等于没到喀什”。看看,是不是有点环环相扣、步步诱人的味道。

喀什噶尔老城与高台民居仅隔一条马路。其实,它们原来是一个整体。两千年前,高崖就已存在,一千多年前就有维吾尔先民在此建房安家。公元九世纪中期,喀什拉汗王朝的王宫就建在这个高崖的北面。八百多年前的一场特大洪水,将喀什噶尔老城冲断为北坡与南坡。北坡即今日的老城,南坡就是现在的高台民居。

2012年6月,上海纪实频道承制的四集电视纪录片《喀什四章》,对高台民居有很精彩的介绍。也就是从那时候起,这个有着近千年历史的高台民居就成了我们心中挥之不去的向往。

来到喀什,向往变成了迷恋。从月亮还没有退去的清晨,到光影流泻的夜晚,我们一次又一次地来到吐曼河边,仰望这一片房连房、楼连楼、层层叠叠建在黄土高崖上的维吾尔族民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但是,要走进这片民居,却要费些周折。本来,这片民居已经开发成旅游景点,买票就是了,入口处的“景区线路图”还贴在墙上呢。然而不久前,景区的售票处拆了,不卖票了,但也不让进了,说是危房改造。原先的检票大妈,现在成了守门大妈,管的那个严哦,我辈穿冲锋衣的,怎么也混不过去的。领队说,没事,不让进,我们就溜达溜达,拍拍外景总可以吧(上面的P3-P5即由此而来)。这一转就转到了东南角,一座楼梯出现了(见P14)----网开一面。哈哈,其实是公开的秘密!

12、重兵把守的土路,已经不对游客开放。

13、只能沿着高崖转了......

14、就是这座楼梯----摄影人的幸运之梯。

15、

爬上高台,如同穿过了时光隧道。巷道狭窄弯曲、纵横交错、忽上忽下。两侧是黄色的泥墙房子,有高有低,“过街楼”、“半截楼”、“悬空楼”,比比皆是。维族人居住文化中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对家和故土的依恋。家族人口增多一代,便在祖辈的房上加盖一层楼,这样一代一代,世代相传,保留至今。可以说,一户民居就是一部家族繁衍、生息、兴衰、延续的家族历史。一片民居,传达的是维吾尔族人的生存智慧和生活态度。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维族民居讲求家庭生活的私密性。巷道里的双扇门大都紧闭着,既使半敞的门后边也挂有布帘子,不敢唐突入内。

28、


29、

30、老宅的精致,只能从这幅壁画上想象了。

高崖上许多民居从事各种维吾尔传统手工艺制作,如花帽、刺绣、 铜器、刀具、皮革加工、编织、缝纫等,被誉为维吾尔族活的民俗博物馆。可惜,大部分的手工作坊已关门歇业。

31、 铜器作坊

32、刺绣作坊

33、原本接待游客的家居建筑也关门落锁。

34、作坊没有了,小店还有那么一家。

35、

36、从这条只能出、不能进的土路,我们离开了这座引人入胜的迷宫。


      
                  37、在高台的脚下,还有一座清真寺,非常安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