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白领体检异常率99%,打工人你真的健康吗?

导语:什么是健康?

pexels

近日,上海白领体检异常率99%登上微博热搜。伴随着越来越多加班猝死事件的发生,和慢性病、癌症患病年轻化等社会现象的浮现,本该代表着健康与活力的年轻代被蒙上灰暗色彩,年轻人的亚健康问题再次回到公众视野,同时也让人重新审视充满争议的“996”。

微博截图

上海白领的体检数据源自上海外服健康管理中心发布的《2019上海白领健康指数报告》。其基于2014-2018年收集的325113份白领体检数据和1032份白领健康调研问卷,对上海白领群体的健康状况、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进行了全面分析。报告显示,上海白领2018年体检异常比率达98.75%,几近登顶。与往年数据对比后发现,这一数据在过去5年中一直在高位基础上持续攀升

2014-2018年上海白领体检异常率,2019上海白领健康指数报告,上海外服健康管理中心

其中,2018年男性白领体检检出率排名前五的异常情况分别为:体重超重(55.9%)、脂肪肝或脂肪肝浸润(53.4%)、血粘度升高(34.72%)、甘油三酯血症(30.7%)和血尿酸偏高(28.12%),这些异常指标会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而2018年女性白领体检检出率排名前五的异常情况分别为:双乳小叶增生(86.4%)、外痔(28.0%)、体重超重(21.1%)、慢性宫颈炎(20.4%)和骨质疏松(16.5%),其中,慢性宫颈炎占比在这四年里增长了近17倍。大多数异常与女性生理特点相关。

是什么造成这些异常高发?

调查发现,七成白领都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其中,熬夜最为常见(45.5%)。其次为常喝含糖饮料(30.7%)、常吃垃圾食品(35.3%)、(6.6%)和频繁饮酒(3.1%)。早在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首次将熬夜(涉及昼夜节律打乱的轮班工作),归为了2A类致癌因素。而熬夜不仅仅增加致癌风险,对心血管的影响也极其的严重。同时,过量的添加糖,特别是含糖饮料的添加糖,是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等心血管代谢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对于经常熬夜和常喝含糖饮料的男女白领,健康会出现问题可想而知。

另外调查还显示,九成以上的被访白领表示正在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其中,75.1%的白领表示压力来源于工作,其后依次为经济状况(41.6%)、子女(32.7%)、婚姻(23%),人际关系(17.5%)和疾病10.5%。男性白领的压力明显高于女性白领,特别在工作、经济状况和婚姻的压力上。

男女白领不良生活习惯、心理压力来源对比,2019上海白领健康指数报告,上海外服健康管理中心

这些数据体现出上海白领总体健康情况不容乐观,亚健康状态不断增加。而上海只是中国城市化、现代化的一个缩影。

98.75%的异常率,意味着每100个员工里,只有1个人完全健康。这个幸运儿是你吗?你真的健康吗?什么是真正的健康?

健康通常被定义为没有疾病,但是,随着人类对生命的认知愈发深入,这个概念需要被重新定义了。近日,《细胞》(Cell)上发表了一篇里程碑综述,详细描述了健康的八个核心标志和维度,从整体组织、器官、细胞、亚细胞、分子等多个层面,对健康给出了系统性的新定义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0.11.034

文章认为,与其说没有疾病,不如说健康可以由其主动的特征来定义:空间上的区隔(屏障完整性和遏制局部干扰)、稳态的维持(回收和更新、系统整合、节律震荡)和对压力的适当反应(稳态复原力、毒物兴奋效应调节以及修复和再生)。 这些交互特征中的任何一个的破坏,都可能会是致病的,导致人体系统运行发生急性或进行性脱轨,从而导致健康损失。

健康的八大标志

空间上的区隔(屏障完整性和遏制局部干扰)、稳态的维持(回收和更新、系统整合、节律震荡)和对压力的适当反应(稳态复原力、毒物兴奋效应调节以及修复和再生)

标志1:屏障完整性(integrity of barriers)

所有生物都必须通过建立选择性的屏障(例如外界屏障——皮肤、肠道、呼吸道;内部屏障——血脑屏障、细胞膜等)来抵御环境的影响,以维持其特性。这些屏障形成了重要的电生理和化学梯度,同时也为气体和渗透压的交换、代谢回路的补充、隔室之间的沟通/协调以及解毒提供了便利,屏障的完整性对维持健康至关重要性。

以细胞核膜举例。如果核膜完整性遭到破坏,DNA与细胞质接触,就可能与入侵病原体的DNA“混杂”在一起,从而激活促炎和衰老途径。 因此,影响核孔或核叶片成分的突变会产生年龄加速表型,该表型源自基因组和表观基因组不稳定性增加,增殖和再生能力降低以及炎症增加。

再以血脑屏障为例。血脑屏障是“人体司令部”大脑的守门员,由神经血管单位内的多种细胞类型维持,包括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等。负责进口营养物质,并将代谢废物挤出。血脑屏障功能障碍与众多神经系统疾病有关,如阿尔茨海默病。

标志2:遏制局部干扰(Containment of Local Perturbations)

人类机体经常受到不稳定或明显的局部干扰,这些干扰可能来自于不完全和不对称的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的内在 '事故',如DNA修复失败、(外)基因细胞特性的丧失、功能失调的细胞器或蛋白质的积累等。此外,包括入侵的病原体、机械、化学或物理创伤在内的外部因素也经常引起局部干扰和屏障损害。因此为了维持健康状态,必须限制这些干扰,避免其扩散到系统层面,导致功能单元的永久损失,且无法逆转修复。这种情况将导致人体产生疾病,并最终因全身炎症、不受控制的感染或恶性疾病而死亡。

这里面涉及的机制很多,包括屏障愈合、炎症的自限性、天然和获得性免疫、抗肿瘤免疫逃逸等。通过及时控制小的局部干扰,可以实现机体的整体健康。

屏障完整性破坏和局部干扰对健康的影响

标志3:回收和更新( Recycling and Turnover)

即使在一个由于屏障功能的维持和适当调整的封闭机制而接近完美的空间分隔的情况下,组成生物体的每个亚细胞、细胞和超细胞单位都会经历因内源性损伤(如蛋白质、脂质和核酸的氧化修饰,或失去其原生构象的大分子的自发变性和降解)或外源性压力(导致损伤加速)而导致的修饰。因此,为了避免退化,大多数细胞成分和大多数细胞类型必须不断地进入死亡、清除和更新的循环,这意味着它们必须经历主动的破坏,然后无误地进行替换。一旦过程中发生障碍,就意味着许多疾病的发生。

组织和细胞的回收和更新机制

标志4:系统整合(Integration of Circuitries)

健康生命体的维持,涉及不同组织器官及系统之间的整合。比如著名的脑-肠轴,再比如代谢性疾病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再细到疾病表现,比如患慢性肝炎特别是肝硬化的人,在手掌大拇指和小指的根部的大小鱼际处皮肤出现片状充血,形成“肝掌”,都体现了人体系统网络的相关性与复杂性。没有一种组织、器官可以独立存活、自成一派。

各类回路系统包括细胞内的回路系统,如细胞信号系统,细胞从DNA-RNA-蛋白质的调控系统等。同时还有由内外向的回路,如细胞可以分泌GDF-15、FGF21等,进入循环系统,从而发挥整体的功能。也有由外向内的回路,如细胞的外环境,如酸碱度等都会影响到细胞本身的代谢特征。进一步包括器官功能单位、器官-通路-系统回路,甚至人体是一个巨系统,同样巨系统也是巨大的回路。

在系统面前,一个基因一个蛋白一个功能的假说将被打破,也就是说每个蛋白都可能有多种功能。酶通常被其底物及其产物以外的其他因素所调控。因此,在关注健康问题时,往往要进行系统性综合评估

标志5:节律震荡(Rhythmic Oscillations)

分子和细胞在胚胎发育或再生过程中的精确顺序、时间控制等对生命至关重要。此外,超昼夜、昼夜和次昼夜振荡为生理功能提供了节律性,并有助于维持机体的稳态。超昼夜节律(周期性短于24小时)是重要器官功能(如脑电活动、心率、呼吸、肠蠕动等)的例证。如果节律震荡不规律比如经常熬夜,就会打破机体稳态,引发健康问题

电路和振荡的集成

标志6:内稳态的复原能力(Homeostatic Resilience)

机体借助内环境的稳定而相对独立于外界条件,从而提高自身对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稳态回路将无数生物参数,如血液pH值、血清渗透压、动脉血氧和二氧化碳、血糖、血压、体温、体重或激素浓度等,维持在接近恒定的水平。如果调节器的设定点被改变,将导致慢性疾病。稳态恢复力涉及遗传、神经、代谢、免疫和微生物组等机制。稳态恢复能力不仅由大脑控制,还涉及内分泌和代谢回路。

例如,先天性免疫系统和适应性免疫系统都代表着稳态恢复反应的关键组成部分。长期暴露于压力下会促进广泛的免疫变化,许多研究将压力脆弱性和情感障碍的发展与免疫学改变相关联。重要的是,使用抗炎药物治疗可能会引起抗抑郁作用,而抗抑郁治疗下的患者表现出原型促炎细胞因子如IL-1b和IL-6水平的降低。有趣的是,促炎症细胞因子也会诱导重度抑郁症患者的GC抵抗,这表明炎症和GC信号传导作用于同一过程,造成累积性损害。

因此,保持内稳态复原力将对健康至关重要。

标志7:毒物兴奋效应调节(Hormetic Regulation)

低剂量的毒物会引起保护性反应,使生物体在接触到更高剂量的相同毒物时不会受到伤害。这种情况一般是指,低剂量的应激因素引起细胞和生物体的适应性反应,以维持稳态,同时增加生物可塑性。

机体对压力的反应

一个人处于健康状态时,就会毒物兴奋效应调节作用的影响。例如在适当饮食和体育活动的情况下。这些调节作用还能对脑血管意外、心肌梗塞和神经变性提供适度但显著的保护。

毒物兴奋效应调节概念也可能提供一个新的框架,用于临床前评估和临床开发新的药物,以对抗神经退行性疾病或改善生物性能和人类健康。低剂量的化学致癌物可能会防止以后暴露于高剂量的化学致癌物所造成的基因毒性和细胞毒性损伤,同样,抗肿瘤药物也可能在培养的癌细胞中引起类似荷尔蒙的剂量反应。因此,毒物兴奋效应调节理论可以指导剂量查找研究,并帮助优化给药时机,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有益效果。

标志8:修复和再生(Repair and Regeneration)

人体健康不断受到多种内在和外在损害的威胁。这种损伤必须被修复,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失去的功能元素必须被再生,以实现完全恢复。因此,细胞已经发展出复杂的信号网络,系统地感知和反应身体各层的特定类型的损伤。

这些损伤和修复包括DNA的损伤和修复,蛋白质分子的损伤与修复,内质网应激反应、线粒体应激反应、溶酶体等细胞器。甚至包括组织水平的再生、细胞重编程等。诱导多能干细胞、CRISPR-Cas9基因编辑等技术,就是最新的基于修复和再生概念,寻求人类健康的最佳实例。

总之,八类标志协调了不同细胞、亚细胞、组织等层面的复杂的相互作用,为定义健康提供多维基础。也同时告诉我们,在人体大框架下,一个“小零件”出现问题,都会产生连锁反应,成为致病因素,引发健康问题

定期体检会帮助我们及早发现健康异常,但显然我国体检覆盖率仍然较低。2016年的数据显示,我国体检覆盖率仅为32.7%,而德国已达96.9%,美国达74.2%,日本为73.4%。

2016年中美德日体检覆盖率对比,Frost&Sullivan,iiMedia Research

体检帮你早发现问题,但不能避免问题。因此无论你是否年轻力壮,长期处于不健康的生活习惯,熬夜、喝含糖饮料、吃垃圾食品、抽烟、饮酒或有较大精神压力,疾病都会找上你。因此在埋头前进的同时,我们也要偶尔停下来思考,用健康换来的物质需求是否值得。

来源:梅斯医学综合报道
(0)

相关推荐

  • 王硕:17分钟一览肠道黏膜免疫研究进展

    王硕: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肠道粘膜免疫与疾病调控研究组组长 简介: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课题组长.2006 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获得生物工程 ...

  • 带领药物“跨越”血脑屏障,Denali能否解决神经退行性疾病领域的递送难题?【Flagship 投资...

    继今年5月公布小分子LRRK2抑制剂DNL151/BIIB122治疗帕金森病的I/Ib期研究的可喜结果后,美国生物制药公司Denali Therapeutics在近期又传喜讯. 该司近期宣布,其在研酶 ...

  • 微观健康有八个维度!Cell文章定义健康

                                  东营集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张君华 什么是健康?  一个人健康,宏观上认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处于良好状态.近日Cell上一篇文章则从微观 ...

  • UC头条:Cell重磅综述: 健康的标志

    通常以往对健康的定义指没有疾病.2021年1月来自于西班牙University of Oviedo的Carlos López Otín教授和法国Gustave Roussy研究所的Guido Kroe ...

  • 八大平衡支撑人体复杂系统

    导读:为什么当失眠或者食欲不好时,我们更容易生病?社交媒体经常出现的"亚健康"状态,该如何科学理解?近期的一篇Cell综述,从复杂系统的视角,定义了健康应有的8个标准. 没有生病就 ...

  • 综述 | Cell:健康的标志

    编译:微科盟向阳而生,编辑:微科盟Tracy.江舜尧. 微科盟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健康通常被定义为无病理表现.在本文中,我们试图将健康定义为一种可维持生理学特征的一系列动态且有序的特征.健 ...

  • 陈根:始于“健康”,不止于“健康”

    文/陈根 医学服务于健康.在现代医学的支持下,人类预期寿命不断增加. 现代医学开创了全新的局面,改变了人与其自身,与疾病.苦难和死亡的联系,也改变了人们对"健康"的定义. 现代医学 ...

  • 健康肠道,健康骨骼:瞄准肠道菌群,促进骨骼健康

    一个多世纪以前,科学家就发现了人类肠道中生活着复杂多样的微生物,它们与我们互惠共生,和谐共存.然而当时,人们并不了解它们对人类健康和疾病的贡献.时间快进到过去的十多年,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越来越了解到 ...

  • 综述 | 微生物和肠上皮细胞的相互作用

    本文由Queena编译,董小橙.江舜尧编辑. 原创微文,欢迎转载. 导读 胃肠道(GI)能够耐受肠腔中的共生微生物群,对微生物代谢物不产生反应,仍能保护肠粘膜免受潜在有害的饮食抗原和入侵病原体的侵害. ...

  • CELL:天然免疫细胞(ILC)通过皮肤共生菌群调控皮脂腺稳态平衡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中心皮肤疾病研究院皮肤科Tetsuro Kobayashi等人于2019年2月在<CELL>上发表题目为<Homeostatic Control of Sebaceo ...

  • 科研 | 在单细胞分辨率下了解人类肠道疾病

    编译:夕夕,编辑:夏甘草.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研究人员对肠道功能和病理生理学的理解有了很大的进步,而先进的技术使研究人员加深了对肠道功能和病理生理的了解. 单细 ...

  • 【综述】Cell重磅!健康的八大核心标志

    翻译 By 杨萍 平佳乐 张亦欣 车姗姗 张彬如今,随着生活节奏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养生"热潮,而主动健康也成为当前热议的话题之一.健康的定义不再也不应仅仅局限于不患有疾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