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福安城阳化蛟村,找寻远逝的童年时光
走进化蛟村,找寻远逝的童年时光
作者:李健民
这是一个距离福安城区大约10公里的村庄——化蛟村,1958年先父曾是这村里的小学教师。那时候笔者还是一个小孩子,因此也在这里生活了一段时间。如今一个“甲子”过去了,虽然年代久远,但对村里的一些人和事,仍保有童年的依稀记忆。
前几天的10月9日上午,我只身独闯化蛟村,去找寻六十年前失落在这里的童年时光。
化蛟村坐东向西,依山傍水靠公路,据说现村名是“濑兜”音变而来:
化蛟的村街很洁净也不喧嚣,这个村子有一个特色是喜欢在墙壁上画画。你看出这个老外也是画的吗?是不是有点面熟?他一大早就站在路边做什么?是在检查卫生?真可谓栩栩如生:
化蛟村的古巷幽径,碧池静影,唤起笔者儿时的依稀记忆:
这里的房子都把基座垒砌得很高,可能是为了防御洪水侵袭的缘故:
这座较大的房子是国营林场的建筑,有40多间,建于1963年,现仍住着林场的退休老人:
卓氏宗祠是村里最重要的公共建筑,也是福安最气派的祠堂之一,始建于明初,现建筑为清乾隆年间重建,迄今三百多年:
据光绪《福安县志》记述,卓氏于宋代肇迁化蛟,是村里的主姓。
过去农村的办学条件很差,专为办学而建的学校很少,常在堂宫庙观里面办学,或借助集体仓库和私人大房子的厅堂教学。当年化蛟小学的教室就设在祠堂的上座,祠堂的别舍是学校的办公场所和老师的宿舍,也曾是我们在这里的“家”:
这次笔者在化蛟村中遇见一位老者,就和他攀谈起来。问到几位当年的发小,回答说“已经走掉了”,让笔者好生惆怅,顿有“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杜甫)的感叹:
化蛟村的奶娘宫建在村南,年代有些久远,主祀陈靖姑,在这一带很有点名气。村里还有供奉林公、财神(福德正神)、齐天大圣、关公等俗神的庙宇,为本村和周边村民提供了丰富的烧拜资源,给信士们精神上的抚慰:
地方名人卓玉藻故居也在村南边,是六扇两厦两庑建筑,旧时是村里最气派的民居之一。据说他曾当过地下党,反右时被政府清洗回老家。
笔者还记得小时候见过他在自家厅堂上打太极拳,感觉挺神秘的。现在这座老房子还住着他的后人:
现在的村两委建筑系小学校舍改建而成。这里原是国营林场场部所在地,场部搬迁后改建为学校;小学撤并以后,校舍空置,就改为村两委的办公场所:
化蛟是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在政府的帮助下,自然环境治理和基础设施建设都很有成绩,成为远近闻名的福建省美丽乡村重点村:
村南有一道山涧,水流清澈,长年不竭。近年在下游的宽阔处建起一个天然泳池,夏天开放并对外营业。去年每人次收费10元,今年15元:
泳池旁边设有一个茶座。雅室有一幅书法,写的是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与周边环境相合,很有些情趣:
然而,让笔者最感亲切的是村边茂密的防护林、碧绿的菜畦和生机勃勃的蔗园。从它们身上,才真正找回六十年前的感觉:
爱我福安,宣传福安,建设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