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爱已成往事,原本为爱疯狂的曹丕,为何最终与甄宓覆水难收了呢

爱情的开始总是美好的,然而后来的结局却总是让人无法直视,走进婚姻围城的人们,想必都曾有过那种“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感慨。

三国时代,还真曾演出过一段缠绵悱恻的故事,主人公是魏国开国之君曹丕和三国时代最负盛名的大美人甄宓。

想当初,在公元204年(建安九年),冀州邺城被曹操攻破,曹丕为了防止自己好色的老爹曹操有啥想法,便先下手为强,在破城之后直奔袁熙宅邸。

当是之时,甄宓正在散乱的家中彷徨无计,走投无路,甚至萌发了求死以免侮辱的心理,然而却想不到来了一个驾着七彩祥云而来的曹丕,还是个实打实的王子,又一番峰回路转,曹丕则终于得见梦寐以求的美人,惊为天人,无比激动,大有得此如花美眷,此生足以的感想。

好唯美的故事情节啊,然而,原本以为是一场风花雪月的传奇故事,最终却成了一拍两散,覆水难收的悲剧收场。

甄宓最终的结局,是被已经当上皇帝的老公曹丕赐死了。传说,还以发覆面,以糠塞口。既然相爱过真爱过,即使后来相爱相杀,感情不和,也无非吵吵闹闹,该分手就分手。却为何会是这般的惨烈呢。

俗话说:以色侍人者,色衰则爱驰!但是,不那么受宠爱而已,最多打入冷宫。赐死,就有些大惊小怪了。

死后还遭受虐待,那就完全不应该了。如果说牵扯到政治斗争,甄宓后宫干政,那还有点理由可以牵扯。纳闷的是甄宓在这方面规规矩矩的,三国正史甚至演义里则完全没有什么姓甄的官员,也就是说甄宓并没有牵扯什么政治动乱。

那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首先来推敲一下几种最常见的说法:

说法一:曹植的仰慕和其神作洛神赋带来的兄弟之间争风吃醋

漂亮,是一个女人最可以炫耀的资本。身为一个女人,能得以身为洛神赋的原型,原是最大的骄傲。

你看曹植那篇赋写得如此之唯美。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但是,埋下的雷也很大。

因为赋作者曹植,是丈夫曹丕的弟弟,一个真正才气八斗的白马王子,也是曹丕在政治上的最大竞争对手。

曹丕肯定气不打一处出来,你这个家伙,不只跟我争江山,还要算计来争抢我的美人。就算真有这样的电视剧野鸡剧情出现,曹丕也就只会更恨曹植,不至于弄死甄宓的。

而且,洛神赋虽说有可能描述的是甄宓,也极有可能写的是曹植自己的亡妻崔氏。

退一步说,即使写的就是甄宓。那么曹丕也是在那里喝干醋。

那么,是因为曹植跟甄宓私通,曹丕因为被绿而记仇,即位后杀死了甄宓吗,这个更不可能。封建时代,门禁极严,曹丕身为五官中郎将,宅院深深,家仆众多。曹植虽然身份高贵,他要想见到甄宓一面,也特别困难,除非是非常隆重的节庆,偶尔能见一面。

私底下说话则更没有可能,何况其它啥的。

以此推断作为曹丕杀甄宓的死因,不可能!

说法二:郭女王的陷害

这个说法很有市场,后宫互相倾轧,勾心斗角,确实不排除这种可能性。而且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就是这样的记载。似乎就无可怀疑了。那么我们来分析,如果当时这种陷害的行径那么明显,曹叡即位后,甄宓乃至甄宓家族会有如何的下场?

首先,从曹叡后期对待郭女王及其家族来看,陷害甄宓的可能性比较小。

明帝即位,尊后为皇太后,称永安宫。太和四年,诏封表安阳亭侯,又进爵乡侯,增邑并前五百户.........其年,帝追谥太后父永为安阳乡敬侯,母董为都乡君。迁表昭德将军,加金紫,位特进......表薨,子详嗣,又分表爵封详弟述为列侯。详薨,子钊嗣。

前前后后这么多封赏,曹叡对待郭氏家族堪称礼遇,不可能一直作秀。

其次,郭女王如果真的陷害了甄宓,在曹叡即位后不至于能活太久。

然后事实上是,曹叡即位于226年,而郭太后死于235年。曹叡毕竟是掌握了实权的皇帝,而且即位不久后就能独断威行。即位当年的十二月,就改变了曹丕生前为他布置的朝局。

十二月曹叡大封群臣,晋升太尉钟繇为太傅,征东大将军曹休为大司马,中军大将军曹真为大将军,司徒华歆为太尉,司空王朗为司徒,镇军大将军陈群为司空,抚军大将军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

杀母之仇不共戴天,作为一个个性鲜明,绝对可以遂行自己个人意志的皇帝,曹叡或许会因为要维系政治过渡平衡隐忍一年两年,再长时间根本不可能。

不要忘记,曹叡的谥号是魏明帝,这个说法不是盖的。

那么以上至少说明,当时的舆论,当时的魏明帝并没有这样认为,否则一切不合情理。也就是后世史学家的推论&编叙出现了问题。

再次,从甄宓死后,郭女王当上了皇后,就是实实在在的受益人来说,也不符合事实。

因为群臣对郭女王封后世反对的,理由就是妾室不能上位。

郭女王很可能也明白,冒诺大风险处心积虑地谋求机会,把自己再弄得声名狼藉就更没有机会了。

历史上的郭女王之所以能当上皇后,其实是因为品德很好,从而得到卞太后支持的。卞太后可是出名的贤惠,而且有主见,不可能选择一个毒妇做儿子的皇后。

因此,郭女王陷害说,不成立!

外因既然都否决了,那问题就是内因了。

两个人的感情不和,性格冲突估计才是悲剧的罪魁祸首,且来分析一下两个主人公的性格。

甄宓,引用洛神赋里面的形容,所谓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一个现实版本的洛神,一直被捧在手心里,城破之时,魏国的大佬和二佬居然都在第一时间捧场,此时却要和千百个女人分享老公,何尝受到过这样的冷落。

一生向来骄傲,高傲惯了,即算别人劝她识时务,估计也压不住自己的不爽。甄宓,向来骄傲的她,无疑是十分美丽的,但却是一个被宠坏了的有十足个性的人。

再看看曹丕,初遇甄宓时已经是魏王世子,当世风头最劲的小哥,权势前途自然不消说,而文武双全,于文则为建安七子之一,于武为五官中郎将,妥妥一枚高富帅。在曹操活着的时候,曹丕还是一副好孩子好接班人的样子。

失去了掣肘的曹丕,暴露出非常贪色的原型,有庞大的后宫还不满足,曹操一断气,就马上跑去接收他留下的众多妾室,都毫不嫌弃,一一笑纳。

弄得卞太后非常气愤,骂曹丕真的不是东西。

顺便说一句,曹丕那么短寿,其实就是在脂粉丛中玩脱了。而且曹丕性格残忍,曾经干死了亲兄弟曹彰。

曹植也就差点,七步诗虽然写出来,还得幸亏自己和曹丕是同一个妈生的,嫡亲兄弟,得卞太后求情才免一死。

应该说曹丕对甄宓肯定是真爱过的,可是经不起岁月的无情消磨。

204年初次相遇,一起十几年,生下了一子一女后,年岁过去,甄宓再怎么样会保养,肯定也会慢慢老去,夫妻感情随之也慢慢淡了。

曹丕的老爹,甄宓的公公曹操其实是比较中意她这个儿媳的,因为曹操极其喜爱曹叡,甚至说过,我们家有了你(曹叡),就能至少保住三代基业繁荣。

这种话说出来,曹叡几乎早已被内定为下一任太子,作为曹叡的生母,自然算为曹家立下大功。

因此只要曹操活着,即使甄宓对曹丕开骂开怼,手撕小三,曹操估计就觉得小夫妻斗嘴打架,搞不好还会跟卞太后唠唠嗑,说不定老两口会斥责曹丕,让对老婆好点,曹丕也肯定不敢对甄宓咋样。

但是在公元220年,保护神曹操死去,曹丕当年即位当了皇帝。

此时,曹丕称为魏王,随后篡汉建魏,形势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甄宓的老公变成了皇帝,魏国所有臣民的主宰。

甄宓没有发现,依然我行我素。可以想象,她已经习惯了,在此之前,曹丕只是魏王世子,甄宓跟自己的老公撒撒娇,斗斗气。时间推移,自己日渐失宠,而且老公时常把自己抛在一边,怨怼之气只会积累,甄宓这样漂亮的人估计气性更大,曹丕这种人估计早就受不了,只是因为有人管,没有发作而已。

曾经你侬我侬,到相爱相杀,我管不了你取一百个一千个小老婆,管不了你那些无数的风流韵事,自己的老公不再爱自己,自己的权益屡被侵犯,总得发泄一下情绪吧,估计甄宓逐渐习惯了耍性子,又身在邺城,没有人管,撒泼得也就越甚了。

她作为三国时代塔尖上的女性,有个性,有美貌,因此想挣扎,想发声,这种不畏强权,挺起腰杆来为女同胞们声张一下女权的行为,是时代的异数,这当然没错。她错的是,没有看清楚自己的枕边人曹丕。

她以为自己以前一直是他心中的宝,而且是他最看重儿子的妈,再怎么样也是不会把她咋样的,仍然骂骂咧咧,口出不逊。从而把曹丕彻底惹恼,于是221年就把甄宓赐死了。

甄宓,本应活得高傲而洒脱的大美人,放在现代,估计早把曹丕这个渣男甩了,但是在那个时代,她在应当坚忍的时候没有做到低声下气,没有伏低就小,丢掉性命也是性格悲剧的使然,而且运气也确实不好,遇到曹丕这个薄情狂妄&残忍好杀的人,最终连死后都不得安宁。

可悲可叹!呜呼,遇非良人,可怜嫁入帝王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