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顺——我的黄河故事:踮起脚尖看黄河
我的黄河故事
——踮起脚尖看黄河
1959年6月,我出生在河南省辉县一个不知名的小山村,美丽的家乡依山傍水,北依太行,南眺黄河。我在大山的怀抱中长大,对世界的认识,是从大山开始的。孩提时代,步出光线幽暗的屋门,是家庭的小院;迈出矮墙封闭的小院,西北东遥望,是一道曲线优美的太行山蓝色屏障。可无论我怎样踮起脚尖向南眺望,却总也看不到传说中的母亲河——黄河。因此,在我很小的时候,心里就种下一个愿望:长大了一定要走出大山的怀抱到南边去看看黄河。
机会终于来了。大约十四五岁的时候,远在外地当兵的堂兄,为我们家托运来一辆红旗牌自行车,邮递员将提货单送到家,我二话没说便拿着单子,从辉县县城乘坐公交车到新乡取车。这是我第一次单独出远门,第一次到达一个地级城市,第一次见到了魂牵梦萦的“黄河”。
新乡段的人民胜利渠
不过后来才知道,我在新乡所见到的“黄河”,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黄河,它的真实名字叫人民胜利渠。毛主席当年视察黄河时,亲切地把它称作为“小黄河”,并发出“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
高中毕业后我报名参军到东北服役,由于离黄河的距离变得更远,看黄河的愿望就只能暗藏在心底。
第一次真正见到黄河,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那年我由空军调入新组建的陆军航空兵,被分配在驻新乡市的陆航某部司令部担任作训参谋。借到黄河滩区实施机降训练的机会,我终于近距离的看到了心仪已久的黄河。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场面宏大,河面宽阔,堪称大河;但河水泛黄,水流缓慢,周边的环境也略显苍凉,与想象中激流澎湃的模样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更为可喜的是,1991年初夏,黄河水利委员会工作人员到部队联系省领导汛期视察黄河用机事宜。当时,我具体负责接待和直升机出动组织计划工作,得以有机会乘坐直升机空中俯瞰黄河。
与近距离平面看黄河相比,空中看到的黄河,像一条金色的丝带,缠绕在北中国的大地上,境界阔大,气象雄浑,令人想起唐代诗人王维《使之塞上》一诗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任务结束后,根据所掌握的情况,我以“陆航某部圆满完成省领导察看黄河飞行任务”为题,撰写了一篇新闻稿件,并很快见诸于当时的新乡晚报第一版面。第一次投稿即中,极大的提高了我的写作热情和写作兴趣,后来陆续又有许多篇“豆腐块”见诸媒体,有的还上了解放军报,体裁也有新闻稿扩展到精短散文随笔。
我在陆航某部服役的时候,几乎每年入夏黄河委员会的同志都会来联系汛期用机事宜,由于合作得非常愉快,我与他们逐渐成了熟悉的朋友。知道我喜欢写作,黄委会的同志特意为我提供了一套黄河志史料,通过仔细阅读我对黄河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你从雪山起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正像长江一样,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黄河,哺育了沿岸的众多中华儿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不可否认的是,黄河也曾是给河南带来深重灾难的河流。据有关文献记载,从1194年至1887年的近700年间,黄河在开封及其邻近地区决口泛滥达110多次。近代考古发现,在开封地下竟摞着6座古城池。
“一唱雄鸡天下白,换了人间。”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党中央就决定在黄河中下游修建引黄工程——人民胜利渠,从而揭开开发利用黄河的序幕。经过60多年的建设发展,如今人民胜利渠灌溉范围覆盖了新乡、焦作、安阳三地11个县(市、区)57个乡镇。自1952年开渠以来,累计引黄河水380多亿立方米,实现社会效益400亿元。
黄河流经新乡累计170公里,穿越平原示范区、原阳县、封丘县和长垣市,涉及21个乡镇504个行政村,在河南省滩区面积最大滩区人口最多。从部队转业后,我被安排到新乡市农业部门,由于经常深入黄河滩区从事调研工作,也有了更多的机会实地察看黄河。
令人欣喜的是,过去产量很低的黄泛区盐碱地,大都通过综合的环境整治变成了高标准良田。地处黄河故道千年风沙地的延津县,更是逆袭地种出了“中国第一麦”,创造了“昔日黄河故道,今日麦海绿洲”的奇迹。
随着黄河生态经济带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沿黄地区的发展正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黄河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一定会以全新的姿容展现在世人面前。
(作者简介:王长顺,1959年生,河南省辉县市人,中共党员,大专学历。1978年12月参军入伍,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航空兵第四师独立大队机械员、机械师,师司令部作训参谋,陆军航空兵第一直升机团司令部作训股长等职,1997年转业至河南省新乡市人民政府蔬菜副食品办公室,先后任办公室科长、中共新乡市纪委、监察局驻农业局纪检组副组长、监察室主任等职。)
责任编辑: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