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灯:长信宫灯
宫灯始于东汉
盛于隋唐
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是中国彩灯中
最富有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之一
它以雍容华贵、充满宫廷气派
而闻名于世
正统的宫灯
照型为八角、六角、四角型
各面画屏图案内容多为
龙凤呈祥、福寿延年、吉祥如意等
西汉时期
有这么一款宫灯
在节能环保方面
它最硬核
它就是长信宫灯
西汉长信宫灯
出土于河北省满城汉墓
墓主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妻子窦绾(wǎn)
该墓1968年发掘
长信宫灯在2010年
作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展品展出
灯体通高48厘米
重15.85公斤
现藏于河北博物院
西汉长信宫灯
窦绾(wǎn)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妻子
1968年
刘胜墓和窦绾(wǎn)墓
在河北满城被发现
窦绾(wǎn)身穿女式金缕玉衣
窦绾出生年月不详
经考证
窦绾(wǎn)葬于汉太初元年之前
她是汉景帝的母亲——窦太后的族人
窦太后与窦绾(wǎn)是什么亲缘关系
尚无法考证
但窦绾(wǎn)是窦太后家族之人
是可以肯定的
窦绾(wǎn)墓出土金缕玉衣
长信宫灯通体鎏金
设计十分巧妙
整体造型是一个跪坐着的宫女
双手执灯
宫女体中是空的
头部和右臂还可以拆卸
宫女的左手托住灯座
右手提着灯罩
右臂与灯的烟道相通
以手袖作为排烟炱的管道
宽大的袖管自然垂落
巧妙地形成了灯的顶部
灯罩由两块瓦状铜板合拢后为圆形
嵌于灯盘的槽之中
可以左右开合
这样能任意调节灯光的照射方向
亮度和强弱
灯盘中心和钎上插上蜡烛
点燃后
烟会顺着宫女的袖管进入体内
不会污染环境
可以保持室内清洁
又有审美价值
此宫灯曾放置于窦太后的长信宫
宫灯因此而得名
铜灯灯体的一些部位
有九处刻有铭文
共计65个字
灯体上6处'阳信家'字样的铭文
说明宫灯原本是属于阳信夷侯
是刘揭家的
该宫灯还有'长信'字样
为窦太后居所长信宫中使用
故名'长信宫灯'
工作中的长信宫灯
长信宫灯一改以往
青铜器皿的神秘厚重
整个造型及装饰风格都显得
舒展自如、轻巧华丽
是一件既实用、又美观的灯具珍品
宫女铜像体内中空
其中空的右臂与衣袖形成铜灯灯罩
可以自由开合
燃烧产生的灰尘可以通过宫女的右臂
沉积于宫女体内
不会大量飘散到周围环境中
其环保理念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智慧
长信宫灯被誉为'中华第一灯'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来华访问时
曾参观过长信宫灯
并感慨道:
2000多年前中国人就懂得了环保
真了不起
考古学和冶金史的研究专家一致公认
此灯设计之精巧
制作工艺水平之高
在汉代宫灯中首屈一指
1993年被鉴定为国宝级文物
'长信宫灯'邮票
197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枚邮票
叫'长信宫灯'邮票
2000年
国家邮政总局再次发行一套邮票
主要有
长信宫灯
错金博山炉
朱雀衔环杯
蟠龙纹铜壶
共一套4枚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