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福的故事(二)——曾宝仪淮安寻根牵引出的一段家族记忆
2016年1月27日,“花漾淮安”推出了一期“六张全家福的故事”,引起了我对我们家庭过往历史的追溯与思考。我愿意以下面的一张张全家福,与您分享淮安市楚州区施河镇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伴随家国动荡与变迁的大历史而发生的悲欢离合。
这是我们家目前能够找到的最久远的一张全家福,拍摄于1934年。当时的王家,是远近闻名的地绅之家,生活富足,子孙众多。我的爷爷为长孙,坐在前排正中,作女孩打扮。
解放前夕,家道早已中落的爷爷与四爷爷,留在了楚州农村;前排左二的二爷爷(当时就职于南京总统府印刷厂),则于1949年1月29日,大年初一的凌晨,随国民党政府机关南下广州,乘“铁桥轮”漂洋过海,远走台海。彼时,恰正20岁。
龙应台先生在《大江大海一九四九》的开篇即说道:“他们曾经意气风发、年华正茂;时代的铁轮,碾过他们的身躯。那烽火幸存的,一生动荡,万里飘零。”
一生动荡、万里飘零的人,最痛苦的是思而不能见。20世纪80年代末,大陆与台湾刚刚恢复通信往来,二爷爷即与老家亲人取得了联系。应他的要求,老家人在大哥结婚之时拍了这张全家福,寄往台北,以慰藉他的思乡之情。前排中间穿牛仔服的小男孩就是我。
1992年,大陆与台湾达成“九二共识”的这一年,二爷爷由台湾经香港辗转,回到了阔别40余年的故乡——淮安。然而此时,他日夜牵挂的父母亲,早已离世;他的兄长,也就是我们爷爷,也已经去世。
和许多自台返乡的游子一样,他给家里带回了彩电、羊毛衫、手提箱、牛仔服、手表,甚至化妆品,希望改善故乡亲人的生活条件。他为父母亲修坟、做法事,并且在施河镇朱尖村修了一座沟通南北的“悦善桥”。第3张照片正摄于他返乡探亲之时。
第四张照片拍摄于2008年春节期间。此时,我们兄弟三人均已成家立业,家境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我的爱人博士论文所需的不少参考书籍,均是委托二爷爷在台湾购买并邮寄回来。电话与书信,是保持一家人常年联系的最常用的方法。我在这幅照片的最左侧。
2014年,此时的二爷爷已经85岁高龄,不宜远途跋涉。他的外孙女曾宝仪代表他回老家祭祖、寻根,并拍摄中央电视台《客从何处来》节目。我的宝宝,图中穿粉色衣裙的小女孩,代表全家向曾宝仪姑姑献花,欢迎她的到来。
老家的亲朋好友,因为曾宝仪的寻根之旅而很是一番激动,迄今谈起来仍是眉飞色舞。然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她是那么的有教养,半跪于四奶奶膝下长达3个小时,陪她聊天,给她擦眼泪,没有一丝的不耐与做戏,有的,只是对外祖家长辈的孺慕之情。为这,我愿意称呼她“姐姐”。
这五张全家福,从1934年到2014年,记录了我们家四代人整整80年的故事。
一切都在变,唯一不变的,是对亲人的爱与思念。
每一幅认真生活的、不曾辜负岁月的全家福都值得关注,如果沉默易带来淡忘,那么文字和图片或可以留下难灭的印记。感谢您阅读我们家的故事,期待您的分享。
曾宝仪在淮安区施河镇,和四外婆的对话(视频)
2014-06-02期 完整版:曾宝仪寻根崩溃泪奔 家人曾乞讨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