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不是简单的“坏心情” 为何秋季心情容易抑郁
“自古逢秋悲寂寥”、“万里悲秋常作客”……迈入秋季,天气渐寒,草木日渐凋零。有不少人到了秋天就容易变得心情低落、抑郁伤感,同时秋冬季也是抑郁症的高发季节。那么,“悲秋”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
为何秋季心情容易抑郁?
每个人的情绪可能都会多多少少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比如有的人在晴天、阴天等不同天气下心情会有所不同。
到了秋季,不少人的情绪容易低落,主要由于入秋之后光照时长减少、强度减弱,天气变冷,进而可能诱发机体昼夜节律,或者生物钟的变化,导致褪黑素水平分泌增多,而生物节律的异常可能又影响机体的神经内分泌、神经递质等发生改变,这是导致抑郁情绪容易发生的一个很重要的生理基础。
在临床上确实可以看到有些抑郁症患者的发作呈现出了季节性特点,尤其秋冬季是抑郁症的高发季节。但是“季节性抑郁症”并不是一个专业的术语,只是抑郁症的一个亚型,本质上还是抑郁症,只是其发作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
研究发现,“季节性抑郁症”患者体内5-HT转运体(SERT)蛋白水平存在显著的季节差异,进而导致5-HT水平的波动。当秋季夜晚时间逐渐延长时,SERT水平即随之升高,导致具有活性的5-HT水平的下降。此外,光照周期的变化会促使多巴胺与生长激素抑制素(SST)之间出现神经递质转换,也是抑郁症呈现季节性发作模式的一个很重要的发病机制。
此外季节性抑郁症与典型的抑郁症在临床表现上也有所不同,比如常见的抑郁症大多表现为失眠、食欲不佳、体重减少等,但季节性抑郁症则表现为嗜睡、暴食、渴望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体重增加等。
值得注意的是,判断是否罹患了季节性抑郁症,需要满足以下特点:抑郁症的发作及缓解具有季节性特点,如在秋冬季开始,在春季缓解;在最近2年中,有2次抑郁发作符合上述季节性特点,而且在此期间没有不符合上述特点的抑郁发作;在患者整个病程中符合季节性特点的抑郁发作要明显多于非季节性特点的抑郁发作。而且需要排除可以被季节性相关的心理社会因素解释的情况,如季节性失业或学校放假等。
抑郁症不是简单的“坏心情”
事实上,心情不佳并不等同抑郁症。然而随着公众对于抑郁症话题较为关注,不少人甚至会“对号入座”。比如有的人哪天心情不好会自我怀疑是否患了抑郁症,此外,目前网络上有不少评判或筛查是否是抑郁症的“自测表”,但实际上其中大多数“自测表”只是症状量表或者筛查量表,即便是自测得到了“阳性”结果,也不见得一定是抑郁症,因此抑郁症的判定需要由专业医院的医生做进一步的评估。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上有一套通用的抑郁症诊断标准(ICD-10),其中包括心境低落、兴趣和愉快感丧失、精力减低或易疲劳三条核心症状,以及集中注意和注意的能力降低、自我评价和自信降低、自罪观念和无价值感、认为前途暗淡悲观、自伤或自杀观念或行为、睡眠障碍、食欲下降七条附加症状。
抑郁症的标准是需要至少满足两条核心症状以及至少两条附加症状,这些表现存在于每天大部分的时间,且时长超过两周,对于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人际交往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还要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继发性抑郁症。此外,抑郁症的病情程度有轻中重之分,轻度需要满足两条核心症状加两条附加症状,中度需要满足两条核心症状加至少三条附加症状,重度需要满足三条核心症状加至少四条附加症状。
因此抑郁症并不是简单的“坏心情”,它有着严格的诊断标准,也需要专业医生进行随访,根据新的信息有可能会修正诊断,这是一个复杂的诊断过程,并不能依据单纯的个别症状或简单的筛查量表就认为自己得了抑郁症。
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迄今为止,抑郁症的发病病因并不十分清楚,通常是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尽管如此,它仍然是一个可治疗的疾病,大多数经过治疗可获得痊愈,而且与其他疾病一样,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目前临床上针对抑郁症有三大主要的治疗手段,即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以及物理治疗,众多循证医学证据及临床实践发现,综合治疗比单一的治疗手段更有效。同时,医生会根据抑郁症的严重程度来决定具体的治疗方案,例如轻中度抑郁症可以首选非药物治疗,而抑郁症程度达到中重度以上,尤其出现了严重的自杀风险或伴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则需要接受药物治疗,必要时住院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网络上关于抑郁症的信息铺天盖地,但是大家对于抑郁症的认知上仍存在许多误区。临床上,抑郁症的表现很复杂,不同患者可能差异很大,比如季节性抑郁症的进食及睡眠等表现就与普通型抑郁症的表现截然相反,还有一些患者以躯体症状为主,因此容易被认为患了躯体病,通常会反复去综合医院去就诊、检查。所以抑郁症特别容易被误诊及漏诊。此外,有些患者尽管察觉到自己得了抑郁症,但会担心遭到别人的歧视,因此不敢去或不主动到专科医院接受治疗,结果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期耽误了病情,事实上这种情况并不鲜见。目前抑郁症的就诊率仍然较低,我国最新的全国性调查发现,抑郁症的咨询率及治疗率仅为10%左右。
对于一个病因不明的疾病,尽管目前尚无特效的预防手段,但确实有一些有效的措施可以降低其发病风险,例如在专业心理治疗师的帮助下塑造健康人格,获取良好的家庭及社会支持,避免应激事件,合理膳食,规律生活,积极室外运动锻炼,学会倾诉、宣泄与放松等。
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 陈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