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所211开启全面战略合作!名校抱团又上演,普本何处何从?
前不久,天津大学和上海大学在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举行了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两所211高校开启全面战略合作。天津大学校长金东寒院士称:对这次“上天”的合作充满期待。
天津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早在1959年就成为全国首批确定的16所重点大学之一,学校在全国范围内,乃至全世界都有相当的知名度;上海大学是一所发展很快的地方高校,近些年综合实力和社会声望大幅度提升,部分学科领域实力可与老牌985高校相媲美。
天津大学在理工类专业上拥有顶级实力,上海大学虽是综合性大学,但主要优势表现在人文社会学科,两校开展全面战略合作,有利于进行优势互补,推动两校朝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
众所周知,211高校是国内高等教育尖端代表,也是高等教育的“第一方阵”,而天津大学和上海大学正是颇受考生欢迎的“第一方阵”高校,它们之间的“强强联手”,是名校抱团发展的又一次上演。
早在今年5月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民航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我国民航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和重大工程技术开展务实、深入的合作研究,并共同申请建设中国民航局飞机火灾工程技术中心等一批围绕民航重大科学问题和重大工程技术的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
今年年初,兰州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兰州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都是985高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在没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之前,两校就一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兰州大学有一大批优秀毕业上在北师大学习、工作。
根据两校的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学科建设、人才交流、科学研究、学生培养、基础教育等多各领域探索新的互补共建模式,既要加强各自优势学科的合作,推进“双一流”建设高质量发展,共同打造“一流强校”,又要充分发挥北师大丰富的教育资源和超强的品牌影响力,帮助兰州大学将附属学校打造成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的顶尖名校。
时间再往前一点,2018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和山东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18年10月,四川大学和深圳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18年2月,东南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有人断言,“合体共建”已成名校发展新策略。且不论这种猜测是否正确,仅就现象而言,确实有却来越多的名校强强联手、抱团发展,有些是以学校为单位进行整体的全方位的合作;有些则是开展部分学科领域的合作或人才领域的合作。
名校间合作有着天然的“粘性”,它们相互欣赏着各自的优势,也相互知晓各自的劣势。它们能抱团发展,正是深知对方的优势能弥补自身的劣势,也明白自身的优势可以弥补对方的劣势,于是双方一拍即合,为了共同的“打造一流”的目标开展合体共建。
不过,有人担心,名校上演一个又一个抱团发展,普通本科院校将何处何从?这样的担忧不无道理,如今许多人普遍能感受到高等教育正在往两极化发展,部分高校越办越好、越办越强,另一部分高校却越办越弱,每况愈下。
高校的两极化发展带来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名校效应”愈演愈烈,高考生“非名校不读”;考研生“非名校不报”;招聘单位“非名校不要”。
可是,能考取名校的毕竟是少数,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名校固然好,却不是他们的“菜”,进入普通本科院校就读才是他们的最终归宿。
当然,并不是说没有考取名校就一定没有好的未来,只是在当下社会环境中,名校毕业生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多的可能。而人们对名校毕业生的认可,不仅是认可他们的专业水平、学习能力,也是认可他们就读学校的优质环境、学习资源和超强实力。
话说回来,名校也不是“铁板一块”,一些过去实力和名望一般的高校,通过地方的大力支持和自身的内涵建设,现在已跻身名校行列;也有一些曾经的名校,现在江河日下。这样看,只要高校保持发展劲头,并得到一定资源的支持,还是有“冒头”机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