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类孩子看似很聪明,但长大后多半没出息,父母别沾沾自喜

在很多人看来,孩子越聪明,以后就越有出息,再加上人们对聪明孩子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聪明孩子特别容易受大家的欢迎。不过细心的人们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不少小时候被公认为“聪明伶俐”的孩子,长大了却非常平庸,做出的成就甚至比不过那些小时候被认为是“笨笨的”孩子。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所谓的聪明并不会与“成功”划上等号。有些孩子,看上去很聪明,其实难有大作为。比如这三类孩子,长大后多半没出息,父母别高兴得太早。
第一类孩子:只喜欢“纸上谈兵”的孩子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很是聪明,他自小熟读兵法,谈论用兵打仗之事头头是道,连赵奢都说不过他。后来赵括代替廉颇担任阵前主将,只会“纸上谈兵”的他根本不是秦军对手,不久就被秦军射死,其帐下四十万军士陪葬。
如果一个孩子只喜欢“纸上谈兵”而不在乎实践能力的培养,他最多只能算是一个“能说会道”的人,不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也有一些只喜欢“纸上谈兵”的孩子,就是为了炫耀自己的“智商”,他们喜欢在纸上“用智商碾压他人”,以显示自己智力超群和与众不同。但若给他们一些具体的事务,他们很快就会表现出“无能”。
举个简单的例子。班级准备开展一项集体活动,某个聪明的学生向班主任请缨负责组织,他说得很好听,可在执行过程中却一而再再而三出现各种问题。这样的孩子,可以被归为“眼高手低”那一类,在学校里,老师和同学出于保护他们的角度,可能不会责备他们,但等到他们长大,就很容易被社会淘汰,他们大多会成为职场失败者。
第二类孩子:经常能占到别人便宜的孩子
邻里在一起谈论孩子的时候,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评价:某某家孩子,干什么事都不吃亏,便宜都被他占了,真聪明。当然,大家能听得出来这句话不是真正的夸奖,而是带着一种贬义。
经常能占到别人便宜的孩子,主观上有“贪图小便宜”的动机,他们在与同伴玩耍的时候,会想办法保护自己的玩具、“蹂躏”他人的玩具,如果可以话,他们还会顺走别人的一些玩具。这些孩子对自己的生活“精打细算”,他们努力让自己“永远不吃亏”。
表面上看,“不吃亏,能占到便宜”是一种很精明的做法,但往深处看,就会发现,从小就贪图别人便宜的做法恰恰是非常之愚蠢。首先,这种行为一旦成为习惯,长大后就难以交到真正的朋友;其次,贪小便宜会给自己带来短期利益,却会让自己失去很多长远利益。
也就是说,“聪明”到经常能占别人便宜的孩子,最终会毁在自己的“小气”上。
第三类孩子:聪明但很没教养的孩子
教养即为一个人的文化和品德修养,它不仅表现为外在的礼貌,也表现为内在的谦逊。有教养的孩子通常做事有分寸,他们尊重他人、善解人意、温文尔雅、心胸宽阔、正派真诚;没教研的孩子通常行为粗鲁、待人不敬,心胸狭窄、不近人情、谲诈多端。
比如大过年的,长辈给了红包,孩子不仅不感谢,还嫌红包给得少,讥讽长辈“穷鬼一个”;孩子在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别人提出指正,他不仅不接受,还对别人发脾气,骂他人“别多管闲事”;孩子到同学家做客,不经同意随意翻阅同学的日记或玩同学的玩具,若不小心弄坏了玩具,他不仅不向同学道歉,还嫌玩具质量差……
聪明但没有教养的孩子,就算学到了很多知识,掌握了许多本领,也会因为让他人感到“恶心”而遭到全方位的排斥。他们很难融入集体,大多会成为职场的“弃儿”。
综上,如果父母觉得自己孩子很聪明,别沾沾自喜,聪明和成功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作为父母,应该时刻关注孩子身上的细微变化,予以正面的引导,更要以身作则。
要想孩子不成为只会“纸上谈兵”的人,父母就要做到自己不“纸上谈兵”;要想孩子不贪小便宜,父母就要做到自己不占亲朋好友便宜,且懂得与他人分享;要想孩子变得有教养,父母就要做到自己用真心对待朋友、尊重和体谅他人、少一些抱怨和计较、尊重规则、懂得礼仪。
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孩子是否具有成功的气质,与父母的教育有很大关系。所以每位家长都应该从自己做起,以实际行动影响孩子,丰富孩子的视野与格局,并最终指引孩子走向成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