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个汉字 ——和 hé,和而不同,才有了音乐的美

今天我们来认识【和 hé】这个字。

【字形演变】

禾,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龢”的省略,表示吹奏用芦管编成的“排笛”,造成不同声部的乐音美妙谐调共振。和,金文

(口,说话)

(禾,即“龢”,吹奏多管的排笛,造成谐音振),比喻不同人的言论相互响应,相互协调、合拍。金文异体字

以“言”

(说话)代替“口”

(说话),明确“言论不同而协调”的含义。

造字本义:动词,言论、观点不同,但主调合拍,宗旨一致。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隶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古籍中多以“和”假借“龢”;而“龢”被“籥”代替。在汉语词语“和谐”中,“和”“谐”近义而有所不同:“和”表示不同声音、不同观点因相合拍、相融合而产生共鸣,强调诸异而致同;“谐”表示相同的声音、相同的观点因一致而统一,强调诸同而大同。“和”的统一性比“谐”更为丰富。

【书法名家】

【字词释义

 [huo、huò、huó、hè、hé、hú]

和 [huo]

1.  ——用于“搀和”( chānhuo)、“搅和” jiǎohuo、“暖和” nuǎnhuo、“热和” rèhuo、“软和”( ruǎnhuo)

和 [huò]

〈动〉

1. 掺合;混杂。

如:和药(调制药物);豆沙里和点儿糖;和羹;和泥儿

2. 不同的人混杂到一起

与他们甚么相干?怎么也和在里头?——《文明小史》

3.  蒙哄,欺骗。

如:和哄(哄骗);和欺(哄骗)

〈量〉

1. 用于时间,相当于“会儿”韦义方去怀里摸索一和,把出席帽儿来。——《古今小说》

2. 用于洗东西或煎中药换水,相当于“次”、“道” 。

如:衣裳已洗四和;头和药

和 [huó]

〈动〉

1. 揉和。在粉状物中加水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

如:和揉(在粉状物中加液调匀揉合);和解(犹溶解);和丸(比喻母亲教子勤学);和熊(为母亲教子勤学之典)

和 [hè]

〈动〉

1. 应和;跟着唱

荆轲和而歌。——《战国策·燕策》

当哭相和也。——清· 林觉民《与妻书》

又如:唱和;曲高和寡;和歌(应和他人之歌声而唱歌)

2. 附和;响应。

如:和从(附和顺从);一倡百和;一唱百和

3. 以诗歌酬答;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作诗词。

如:和章(酬和他人的诗章);和答(酬答别人的诗);和酬(以诗酬答他人)

4. 答应;允许。

如:和应(犹应和)

和 [hé]

〈形〉

1. 和谐;协调。

和,相应也。——《说文》

和,谐也。——《广雅》

音声相和。——《老子》

倡予和女。——《诗·郑风·萚兮》

和五声。——《吕氏春秋·慎行论》

又如:和合日(和谐、合好的吉日);和合会(合好;和谐);和令(和谐畅适);和比(和谐)

2. 和顺;平和。

如:和衷(和善。今称和衷共济,即指同心和善而共济艰难);和昶(和畅);和直(平和爽直;和顺正直);和正(和顺端正)

3. 和睦;融洽

颜色愈和。——《史记·魏公子列传》

言和而色夷。——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又如:和友(和睦友爱);和比(和睦;和谐);和居(和睦相处);和勉(和睦互勉)

4. 喜悦。

如:和悦(和乐喜悦);和喜(和洽喜悦);和愉;和怿(和悦)

5. 暖和;和煦;晴和

海上风和日暖。——刘斧《青锁高议》

春和景明。——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久而乃和。——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6. 适中;恰到好处。

如:和售(以平价相买卖);和成(适量的饮食);和口(适口;可口);和味(适口之食)

7.  指身体健康舒适

和于身也。——《战国策·赵策》

又如:和宜(合适,舒服);和胜(病愈);和舒(和畅舒适)

8. 日语的,日本的。

如:汉和辞典;和服

9. 搀和,混和

松脂蜡和纸灰。——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泪珠和笔墨齐下。——清· 林觉民《与妻书》

〈动〉

1. 调和;调治;调适。

如:和味(调和食物的滋味);和羹(五味调和的羹汤);和弱(调和抑制);和通(调和;和畅)

2. 和解;息争而归和平

与楚以和。——《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又如:和番(以婚姻安抚外族,和睦异族);和盟(和好结盟);和邻(与邻国媾和交好);和宁(和解,平息);和释(和解;消除)

3. 弈棋或赛球等的结局不分胜负。

如:这盘棋和了

4. 交易。

如:和售(平价交易);和价(谓官定的平价);和籴(古代官府以议价交易为名向民间强制征购粮食);和市(指与少数民族交易)

5. 合。汇合;结合。

如:和合

〈名〉

1. 两个以上数相加的总数。

如:五和七的和是十二

2. 和平。

如:讲和;求和;议和

〈介〉

1. 与;跟。

如:和人群一同去

2. 向;对;跟 ——表示动作的对象。

如:我很愿意和大家讲一讲;和他父亲谈及此事

3. 跟 ——引进用来比较的对象。

如:他的论点和你的相反;我的意见和他们的有别

〈连〉

1. 与。

如:他和他的儿子在这里;北京、天津、上海和广州

2. 加在一起。

如:你的咖啡有奶油和糖

3. 表示选择,相当于“或” 。常用于“无论、不论、不管”后。

如:去和不去,由你自己决定

和 [hú]

〈动〉

1.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字的故事】

将相和

汉 司马迁

故事介绍: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所以被封了上大夫;又陪同赵王赴秦王设渑池会,使赵王免受秦王侮辱。赵王为表彰蔺相如的功劳,封蔺相如为上卿。老将廉颇认为自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蔺相如只不过是一介文弱书生,只有口舌之功却比他官大,对此心中很是不服,所以屡次对人说:“以后让我见了他,必定会羞辱他。”蔺相如知道此事后以国家大事为重,请病假不上朝,尽量不与他相见。后来廉颇得知蔺相如此举完全是以国家大事为重,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之后两人合好开始尽心尽力的辅佐赵王治理国家。

解读:《将相和》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组成。蔺相如胸怀宽阔,对廉颇的羞辱退让再三。而廉颇知道自己错了,负荆请罪。宣扬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将相和,平天下”的思想。

和睦的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环境,对于人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心怀宽广,以和为贵,这是一种推动大家冲向胜利的巨大力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