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养脾胃、补气血、调体质、养五脏!(2)
今天我们所要分享的话题依然是养生应该从何入手,谈一谈,看到我们的身体不只看到疾病。庄子在养生主的开篇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有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讲的既是做学问的道理,也是养生的道理。
现代社会信息发达,各种各样的知识铺天盖地而来,学习的时候应该有计划、有选择,不宜盲目追逐无穷无尽的新事物、新概念,那样只会让你陷入混乱,无法真正的提高自己。治病也是这样,现在每年都会出现几十个新病种,旧的疾病也会发生新的变化。
国家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每年审批通过的新药也相当的品种,但是药品研制的速度依然赶不上病毒变异的速度,这就是以有限的研发力量去追逐无限的新疾病。前几天有一位医生感慨地说:要是有一种能够自动研发新药的机器就好了,出现一种新病毒,马上能研制出一种新药。
这种幻想中的机器能否成为现实呢?其实这样的机器早就出现了,那就是人体。例如抑制病毒用的干扰素,最初就是从人体的淋巴母细胞和白细胞中提取的病毒入侵人体,人体就会自然产生抗病毒的物质。天地生人的时候,就已经让人体。成为一个包含检测、研发和制造等诸多功能的制药厂了。
人体研发药品的时候,我们的身体需要医生做什么呢?那就是提供原材料,畅通渠道,清理产生的垃圾,这样就够了。越俎代庖的治疗方式事倍功半不说,还会损害人体这个天然制药厂的生产积极性。当然人体这个大制药厂有时候也会失调,这个时候医生怎么办呢?经济学中有一个术语说得好,那就是宏观调控,不是直接干涉,而是通过调节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畅通气机,消除闭阻,让人体自然恢复驱除邪病的功能。
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是什么呢?就是省力。里存在一个杠杆效应,可以四两拨千斤,你只要用很少的力就可以收到很大的功效,同时它也不会破坏人体自身的机能,所以副作用和后遗症都会很少。
二零零三年sars流行时,我们也曾提出过类似的观点。发言说单靠西药治疗非典是片面的,一定要用中医直接参与防治非典。中医药在防治非典的第一线,根据病人的情况诊断立法处方方能生效。后来广东省中医院将中医药防治非典的经验推广到了香港,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赞扬,证明了中医参与新病种防治的必要性。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中医药。针对的目标从来不是单纯的疾病,不仅仅是病毒,更重要的是人体综合抗病的免疫力。一生要做的事情就是做好宏观调控,既看到直接引起疾病的病因、病症,又要看到机体的综合抗病能力,既看到局部,又看到整体,既强调驱邪,又强调负重。有一年冬天,一个东北的小孩子持续发烧,当地的西医用了大量的抗生素,烧也没退,又做了大量的检查,结果一直诊断不出什么病,医院就怀疑是血液病,家长急了就带着儿子来求治,我只用了三季健脾祛湿的药,高烧就退了。
众人啧啧称奇,都问是怎么治好的,孩子到底得的是什么病?这时我看的不是这孩子的病,而是他脾虚湿阻的内环境。我国现在的家庭大多只有一个子女,从小娇生惯养,饮食偏嗜,又贪食冷饮,脾阳受损,湿气淤积体内,冬天的时候受到风寒外邪的入侵,就容易发高烧。
你说孩子体内有病毒吗?有细菌吗?当然有,但是如果不调节、改善患者自身内环境的平衡,不能发挥机体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就不可能收到很好的治疗效果,用抗生素也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我一看孩子舌体庞大,舌质暗紫,舌苔多且粘腻滑润,再一把脉就判断出他的病机在于脾阳受损,用了健脾去湿的药。
自然效果就很好,对于这种发烧,吃点芳香化湿之类健脾祛湿的药物,就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其实有经验的农民都知道,在桔园堂间种植一些藿香能够防止螨虫病。藿香并不直接杀死害螨,但是却能为螨虫的天敌长期提供食料和生息场所,增加桔园害满天敌的数量,从而抑制螨虫为害。中医治疗非典的方法也是如此。按照黄帝内经的说法,就是无问其病,以平为期。关注的是人体自身小环境的阴阳平衡,以及这个小环境以自然界大环境之间的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