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客家人搬新房为何叫“进火”
“进火”是搬家(或者文雅点的“乔迁”)在我们河源的说法,意为将旧家的“火”搬到新家,以示薪火相传,香火不断。然而,这个“火”指的是什么?平日并未多作深究,一时竟犯了难。
以前客家人的房子多带有灶台,我不由得猜测,这里的“火”,是否指灶台里的火。屋子砌了灶台,升起新火,多是不会断的。不用火的时候,把灶里的灰掩上,待到要用时,则把灰拨开。若是建起新家,灶台也是必不可少,那么,从旧家灶台把火搬到新家灶台,升起新火,也是理所当然。
又或者,农村大多祭拜灶神,“进火”的“火”是否指的是香火?把灶神从旧家请到新家,继续供奉,以祈求安乐。这些都是我的猜测,我并不确信是否如此。
理不出头绪,和朋友一起探讨,朋友解释道,“进火”的确是薪火相传、香火不断的意思,但这“火”不是祭拜灶神的火,也不是只有灶台里的火,还有单纯的香火。
搬家时,一般在旧家布置桌子,摆上香炉,点起蜡烛,随后将用蜡烛点燃马灯;同时,将旧家灶里的火种,铲到小火炉里。搬火时,将马灯、带有火种的炉子,一起搬到新家,在新家点起新火。当然,也不是所有人家都是从旧家搬火到新家,有人希求孩子学业上进,就在学校门口点好马灯,提回新家;有人祈愿改善经济,就从财政局门口点起马灯,搬回新家;更有人在县政府门口点马灯。
这传统的习俗,无非是怀着对搬家后生活的美好期冀。而今这仪式也越来越少见,仪式蕴涵的意义也简化,越来越不为人知,只有“进火”这词语,代替了搬家的意义,留在生活中。
朋友一番解释,倒是解了我的疑惑。我不由得想,客家话中不少词语体现着传统的习俗,表现着客家人的生活。但也因为常见,而不引人注意。待到疑惑时,幸运的话,能有好友、长辈解惑;而若时日长久,词语意义的起源消逝了,那就只剩下遗憾了。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