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将杜牧的诗,变成自己的词,意境大变,豁达通透,成千古佳作

俗话说,“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不会抄,就叫抄袭;会抄,就叫化用。古代的文人,其实有很多也都在争相模仿前人的词句。
比如《古诗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这首诗中的“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到了南朝乐府民歌《读曲歌》中,变成了“欲知相忆时,但看裙带缓几许”;到了鲍照的《拟古》中,变成了“宿昔改衣带,旦暮异容色”;到了柳永的《蝶恋花》中,变成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冉冉孤生竹》中的“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到了李白的《古意》中,变成了“君为女萝草,妾作菟丝花”;到了杜甫的《新婚别》中,变成了“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宋代的大文豪,大诗人,词人苏东坡老先生,也经常化用前人的诗词,用在自己的词作之中。
比如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到了苏轼笔下,就成了一首《浣溪沙》:西塞山前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自蔽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首诗词经过苏东坡先生的修改,增加了几分诗情画意,使得整幅画面更加完美和细腻。
被苏轼“化用”的诗词,绝非只有张志和的这首《渔歌子》。白居易的《牡丹芳》中“牡丹芳,牡丹芳,黄金蕊绽红玉房”,成了苏轼《减字木兰花·花》中的“玉房金蕊,宜在玉人纤手里”;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中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成了苏轼《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中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唐代大诗人杜牧的《九日齐安登高》,更是被苏轼几乎全部照办,只些许增改了几个字,成为他自己的一首词,同时,这首词的意境也立刻就变得不同起来。
首先,我们不妨先来欣赏一下杜牧老先生的这首《九日齐安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这是杜牧作于某年九月九日重阳节的一首诗。这首诗的首联,采用白描的手法,将眼前的秋景刻画的淋漓尽致。一片白茫茫的江面,点缀着几只南飞的大雁;几位文人雅士,携着酒壶登上郁郁葱葱的青山。
接下来是诗人与朋友在青山上的言谈与举止,插着满头的菊花,喝的酩酊大醉。古往今来的人们,大概都是如此吧,又何必悲叹人生的变化无常。
“牛山何必独沾衣”,是采用了齐景公登牛山的典故。齐景公站在牛山上,看着自己的一片大好江山,不由的感叹人生苦短,自己不能永久的享受这么美好的江山。旁边的有的大臣赶忙附和,跟着掉泪。晏子道:“如果让贤明的国君永远守着江山,那有太公、桓公;如果让勇猛的君主守着永远守着江山,有庄公、灵公;若是这些君主像你一样,希望能够永远守住江山,那还有你什么事呢?”
后人用这个典故,比喻人们对人生苦短的伤感。杜牧写这首诗时,是和好友张祜在一起,两人都因为怀才不遇,难免有些伤感和悲观。这首诗,也多少有点颓废的状态。
但当苏轼把这首诗增改了几个字,变成了自己的一首词时,意境立刻就不一样了,整首诗显现出豁达淡然的人生观念:
定风波·重阳
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
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
苏轼把杜牧的诗的前两句,进行了倒置,但这一倒置,效果立刻就不一样了,因果顿时发生了改变。杜牧是因为看到秋景而生情,和友人登山;苏轼是因为和友人登山,看到了开阔的秋景。
苏轼在第三句和第四句中,加入了“年少”二字。其实,这首词作于1081年,彼时的苏轼已经44岁了,别说在人们的寿命普遍较短的古代,即便是在今天,也根本称不上“年少”,而是不折不扣的中年了。但这两个字却表达出不年轻的苏轼,依然年轻的心态。
“古往今来只如此”被苏轼改成了“古往今来谁不老”,最后一句的“牛山何必独沾衣”的“独”,被苏轼改成了“更”。这两句之间,苏轼又加入了“多少”二字。这三个细节的更改,由杜牧的悲叹,变成了苏轼对人生淡然豁达的心态,古往今来的人们,谁能不老呢?何必在牛山上感叹流涕呢?
杜牧一首感叹人生,颇为有些悲凉的诗,在苏轼的些微修改之下,立刻大为改观,成为一首超脱和淡然的词作。虽然这两首诗词的内容,看似非常雷同,但意境完全不同。这就是经典的“化用”,而绝非简单的“抄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