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肺肾相关”
浅谈“肺肾相关”
从藏象学说论肺肾相关性
中医藏象学认为,五脏具有各自不同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但五脏并不完全独立,而是彼此联系的,即肺与其他四脏的关系,不单单在解剖位置和形态结构方面有联系,还在生理和病理变化上有着内在联系。在中医学中的肺肾相关性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呼吸、水液代谢和阴液互资。
《类证治裁·喘症》有“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之说,可见肺主肃降、肾主纳气,相互配合才能共同完成呼吸的生理活动。在水液代谢和阴液互资方面,因为肺居上焦、肾位下焦,肺使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肾主水而为胃之关,二者共同调节水液的运行。肺属金,肾属水,从相生关系来说金能生水;然而肾为先天之本,肾阴乃人体阴液之本,肾阴上行滋养于肺,即水能润金。
从气血津液理论论肺肾相关性
从气血津液理论中气的生成观点来看,肺、肾与肺系病证有密切相关性。《医门法律·先哲格言》提及“真气所在,其义有三,曰上中下也。上者所受于天,以通呼吸也……下者气化于精,藏于命门。以三焦为根本也,故上有气海,曰膻中也,其治在肺……下有气海,曰丹田也,其治在肾。人之所赖,惟此气耳,气聚则生,气散则死。”论述了肺肾与气的密切关系。
从升降学说论肺肾相关性
升降学说,首见《素问·六微旨大论》中“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升降学说认为人体正常呼吸也主要是通过升降出入的形式完成的。自然界的清气,经鼻入肺,由肺吸入又由肺而呼出体外,如此则有出有入,吐故纳新,使机体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不断得到交换。由肺吸入之气,必须下及于肾,才能完成吐故纳新的呼吸过程,循环往复。如果肾虚不能纳气,就会导致呼吸难以接续,气急气喘。正如《仁斋直指方》所言“肺为气之主,肾乃气之根。凡咳嗽暴重,引动百骸,气从脐下奔逆而上者,此肾虚不能纳气归元”。只有上下相交,升降协调,呼吸乃和。
从脏腑传变论肺肾相关性
中医学的辨证论治体系强调“证”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时刻有规律地变化着。疾病的传变,肺病及肾的传变也可以说是母病及子的传变。肺病及肾传变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母行虚弱,累及子行也相应不足,导致母子两行皆虚,即所谓“母能令子虚”;一种是母行过亢,引起子行亦盛,导致母子两行皆盛。《类经·卷十四》提出“肺病连肾,以气陷下部而母病及子也。”提出了肺病及肾、母病及子的传变论点。
山东省中医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内科门诊时间:
周一上午东院
周二上午西院
周三上午西院
周四上午东院(特需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