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一些小感想
1. 这样的幼儿园,我也想去上了
我没有上过幼儿园,只是上了学前班而已。
故而,我很好奇,幼儿园有多大的魅力,可以吸引一个5岁的小朋友每天坚持去上学,而且每天的新鲜感不减反增。
比如,幼儿园第二天要举办一个活动,让小朋友们都穿上自己最漂亮的衣服去走T台。
背景:我家的娃超级喜欢奥特曼,不仅有奥特曼的套装,还有奥特曼的面具,头镖(其实我都不知道是什么)不过娃有一个不太好的习惯,东西归位的情况极少,所以会经常找不到自己的东西。
现实:他超级想带自己的面具去参加活动,可惜自己找不到,求助于我,我的要求很简单,把乱糟糟的玩具收拾好就帮他找。就这样,为了第二天可以带上自己的奥特曼面具去幼儿园,娃可以自己主动把所有的玩具分类收纳好。
我看到他自愿地把玩具都收拾好,这个好远超过我往日督促他好久才收拾的效果,我觉得这个幼儿园有魔力,我也想去上幼儿园了。
三句话不离本行的话,这个幼儿园对幼儿的学情和心理把握的非常好,老师的适当推动,孩子就会全力配合。
我对自己学生的学情把握是否到位了呢?
啥时候我的课也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
无论怎样,这样的幼儿园,我也想去上了。
2. 教学比赛的感受
我数了数,从4月底开始,5月,6月,7月,8月初,持续了这么久,我参加了两个教学比赛。一个是个人赛,一个是团队赛。
个人赛的思考我前面有写过,要不断积累,不断思考,不断尝试,才能有好的结果,欲速则不达。
团队赛的思考我在慢慢领悟中,除了个人赛的这些感想外,更多的是团队成员之间的默契合作。
我并不是一开始就在团队中,而是后面加入的。刚进团队的时候,我也是抱着学习的心态进来,毕竟前期我没有参与,直接享受团队前期的成果我有些惶然。开始我并不能找到我的位置,我也不知道我能做什么,或者我可以做什么。很多教学理念的撞击,不同观点的融合,有时候我在质疑自己对这个比赛的理解是否正确了。
从学习的心态到认真参与心态的转变,可能是一句话:如果努力可以使结果更好一些,我为什么现在不好好努力呢。不要等到最后结果出来时说一些早知道的话语。从转变开始,我从期望自己能得到什么,变为:如果这是我能接受的结果,我再努力一把,可能会有好一些的改变也说不定,为什么不努力一把呢?
团队的组建是一刹那,默契的配合可能是需要长时间的磨合。
期望我们能走的更远!
3. 自知之明
终于进入放假状态,工作上的事情还是要在线上来完成,线下的事情主要围绕着娃来展开。
不知道是不是每个人小的时候都喜欢画画,我家的娃特别喜欢画画,爹妈随他的心愿给他报了画画兴趣班,每天上午9点到10点半。
今天广州下大雨,到了地方,老师还没来。看到隔壁的店铺开着灯,去看了看,是象棋辅导班。
我还认真看了看招生简章,问娃,你要不要学象棋啊?
娃的回答是:妈妈,我还小!我不学。
他看到里面上课的孩子都比他高,比他大,判断自己不适合,很有自知之明!
作为成人的我,需要向他学习,要有自己的自知之明,明白自己的短板在哪里,该如何去前进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