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镛、二峰水墨《山水图》双挖
海上画派名气很大的张熊(1803~1886)画家有位极出色的画弟子姓周名镛者,山水得“四王”神髓,响誉海上画坛。清朝光绪四年(1878)即在上海《申报》上与同门师兄弟郑熙堂、潘岁宾、巢子馀两次同刊润例助赈鬻画。之后,周镛又分别在光绪八年(1882)和十一年两次在《申报》刊登助赈润例。几年间的四次润例,皆以山水应市,可知周镛极工山水。《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称誉周镛山水云:“偶临《芥子园山水画传》数帙,求是斋张颐见而爱之。怂恿付梓,周于三月间成四百余稿,以符安节原书,任伯年、马瑞熙、高邕(1850~1921),具为弁言。其精工远出巢子馀本之上。”《海上绘画全集》云周镛绘成《芥子园山水画传》:“不三月而书成,精力大耗。卒年仅二十八。”天妒英才,真是让人可叹可惜呀!郑逸梅在《临芥子园致死之周备笔笙》(刊在《郑逸梅文集》第四集)文中亦云:
……同时周备笙镛,亦临以行世。周与巢子馀为同门,年甫弱冠,已名噪海上。山水得四王神髓,达官贵游,墨林耆宿,咸相引重,叹为奇才。偶临芥子园画传数帙,求是斋主张吉士见而爱之,怂恿付梓,周于三月间,成四百余稿,以符安节原书。吉士更附以 《画学浅说》及《设色各法》,精楷缮录,任伯年、马瑞熙、高邕之俱为弁言,其精工远出巢子馀本之上。予蒙画师谢闲鸥贻一部,什袭藏之。问周体素弱,以临摹芥子园急就为之,精力大耗,从此常与药铛茶灶为伍,未几病殁,年仅二十有八。造物忌才,抑何其酷?
周,余杭人,与高邕之极相得,常往小逍遥馆,观邕之所藏画册,心抚手追,神与古会,为其生平最得力处。邕之之尊人又村见周作画,尝谓吾杭以画名世者,又得一人, 其推崇如此。惜真迹传世不多,予曾见尺页一帧,仿石田翁山水,作山楼拥翠,二三子策蹇行于坡麓间,自然生动,洵佳构也。
在下于周镛结缘,先是早年拜读他绘的《芥子园山水画传》,一再翻阅拜读,很是崇拜赞善。近几年也时或在拍卖会上碰到周镛的山水画投拍,但机缘一直未熟。果子熟在今年9月初的上海道明第九届联谊拍卖会上,一轴周镛和署名二峰的两张山水斗方装池成双挖投拍,被在下咬了咬牙拍了回来。
周镛的这张山水尺幅31×36cm,水墨纸本。写的清初王鉴的大意,图上正中山腰间一处院落,几间平屋,荒寂幽静。近景溪水平波,远景高峰耸立,烟光岚气,淡远深邃。用笔施墨虽然款云“仿廉州太守”(王鉴明朝末年曾出任广西廉州知府,后人因称他“王廉州”),但能跳出“四王”的程式化,而又上抚董源、巨然,尤其图上的较多的大苔点,是巨然山水法的特点。笔墨既有巨然的雄厚,又带着明洁温润。全图纯用水墨,焦墨、浓墨、淡墨互用,施用纯熟,墨分五色。下笔准确精纯,达到了浑厚与洒脱、刚劲与轻柔兼备的艺术效果。
画上署款:“人家在烟翠,山气杂寒岚。仿廉州太守笔法,周镛。”钤印:备笙(朱文)。署款书法得高邕笔意,也甚可观。
落名二峰的山水题名“市散渔翁醉”。图中被大片的湖水和烟岚之气笼罩住,画面突出的“醉翁”肩上平扛着一根细竹竿行走在湖中的堤坝上,有飘飘欲仙之态。他的前面是一架小木桥和被水雾掩映的堤路,飘渺淡远,令人思萦无尽。正前远景是树木掩映着的一片房舍,正中插着一竿酒晃,迎风飘荡,富有诗意。布局开阔平远,笔画轻快疏秀,墨气华润蕴藉。整个画面闲淡简远,颇能传达,景色空濛,甚有逸趣。画上署题“二峰画”,钤印“濬印”白文,引首“老隐”椭圆朱文。美术史上有几位字号二峰者,但都与“濬”和“老隐”没有关连。“濬”乃“浚”的繁体,查辞书,名字“浚”者也没有与“二峰”和“老隐”有联系者,望识者有教在下。
既然“二峰”查索不得,索性过把抄录周镛辞条的瘾。《海上绘画全集》第五集“海上画家小传”载周镛云:
周镛(?~1888后)字备笙,号臞鹤。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童年嗜画,为张熊入室弟子。山水得四王神韵,未弱冠已名噪海上,达官贵游,墨林耆宿,悉相引重,叹 为奇才。家贫,鬻画养亲。旁耽术艺,若围棋、投壶、蹴鞠之属,靡不精能。并肆力于诗古文词,苦吟成病。张颐以坊行《芥子园山水画传》旧本漫漶商于镛,重临付印,画四百余稿,不三月而出成,精力大耗。卒年仅二十八。著有《心莲华室诗稿》一卷。
于建华简介:
于建华法名智凯,别署不器斋、染丕室、无住庵、种瓜得瓜庵、不歌楼、闻乐不乐斋。1962年9月生于河南郏县,祖籍山东省文登。工书法篆刻,富书画收藏,精书画鉴定;研究佛学,参修禅宗;善诗文,多著述。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宗教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原印社副社长,漯河观音阁书画院院长、漯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已出版《洪丕谟年谱》、《洪记书坊》、《平常心是道》、《近代名家书画藻鉴》、《名家扇书扇画漫说》、《无住庵谈字论画》、《丹青遗痕弥足珍》、《闲敲棋子赏书画》、《中国佛门书画家图典》、《书情画趣》、《拍回书画细赏玩》、《小篆入门》等。
于建华《博古图》
于建华部分著作
于建华书法
于建华朱砂书法
于建华篆刻
智凯居士作品--无量寿佛
即阿弥陀佛,又名无量佛、无量光佛等。大乘经载,阿弥陀佛在过去久远劫时曾立大愿,建立西方净土,广度无边众生,成就无量庄严功德,为大乘佛教所广为崇敬和弘扬。此画中无量寿佛红衣端坐于蒲团之上,神态宁静安详,庄重肃穆,似在传经说法,又似在参透禅机。上题禅句,亦为玄妙法门。配上飘逸灵动的字体,使得扇面妙意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