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习得性无助?| 心理词条
什么是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就是一种被动的消极行为。指人或者动物接连不断地遭受挫折的状况下,在情感认知和行为上都表现出消极的一种心理状态。
这种特征就是:一个人发现他无论如何努力,都会失败,就会猜测自己什么都干不好,于是不断在低能量状态验证中确认。对自己失去信心、失去斗志。不再相信努力会有改变,什么也不想干,最终陷入深深地绝望里。
习得性无助源起于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里格曼做的电击狗实验:在笼子里被反复电击的狗,多次实验后,只要电击的信号响起,哪怕实验者把笼门打开,狗也不会逃走。还会在电击到来前就倒地不起,痛苦呻吟。
狗在它的经历中,习得了“行为无法改变结果”的感觉,哪怕它们置身于可选择的新环境中,也会放弃尝试。本来可以采取行动避免不好结果,却选择放弃反抗。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事实证明,不只动物,人类也有这样的现象。当人在多次努力后仍旧失败,内化了“努力也不会有结果”的信念,就会将无助的感觉运用到新的情境中,甚至包括本可以控制的情境。
习得性无助受环境的影响非常大。极端环境会催生习得性无助的产生。
受虐待的女性、孩子和人质,是习得性无助的高发人群。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是,当他们离开长期受关押、虐待的环境时,会因为无法面对任何事情(害怕可能的失败),而无法正常生活。
家庭的教养方式也有引发习得性无助。比如:过度管教、过度溺爱的家庭。
习得性无助容易导致抑郁——当一个人不能控制自己的生活,那么可能就会变得无助和无望。因此,习得性无助经常出现在对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中。当他们失败时,就会产生极大的挫败感,放弃尝试,产生“做什么事都是无济于事”的感觉。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感到无助呢?
因为习得性无助的人,往往都在归因方式上存在偏差。
归因是人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过程,作出的解释和推论。当人面对失败或挫折,会有不同的归因风格:例如,问题是由于内部的自身原因,还是外在环境造成的;导致问题的原因是稳定的,还是不稳定的;导致失败的原因是普遍的,还是个别的。
抑郁症患者更倾向于一种解释风格:将坏的结果归因于内在的、普遍的、稳定的特质。他们普遍会将问题都归结于自己,认为什么都是自己的错。
认为在这里出现的问题,在那里也会出现。失败影响他们的其他所有方面。还认为,失败和问题是不可能被改变的。一次失败会让他们觉得要垮掉,然而取得的好成绩他们则视而不见。这会让人对整个未来的预期很消极,并引发一系列的反应。
此外,还有一种是替代性无助。人不直接体验,仅仅只是观察发生在其他人身上的不可控事件、无助效应,也会产生习得性无助。比如目睹父母的婚姻困难的孩子,即使从未经历过恋情,也会有习得性无助,认为自己无论如何不会得到圆满的感情。
怎么对抗习得性无助呢?
如果曾经历比较重大的创伤应激性事件,建议优先寻求专业诊断和帮助。
重新进行归因练习可以改善习得性无助。在心理咨询临床上,CBT(认知行为疗法)也经常被用来治疗抑郁症和改善习得性无助。
面对无助感,我们可以:
1. 先觉察自己的归因模式:是不是自己做了片面的归因方式?
2. 别急着说“不”,多给自己尝试的机会。
3. 先着眼做自己有把握的事。在取得小的进步和成绩后,及时激励自己,切身体会到“自己能做到”的鼓舞。
4. 在监狱、收容所的实验证明了一点:当人连吃喝啦撒都没得选的时候,他生存的愿望就会进一步降低。而当他们在极小的事上能选择并担负责任的时候,就能够逐渐做更多。
5. 更多时候,让我们无助的,不是事实,而是我们的感受。
裂缝时光透进来的地方,悲哀往往会让新事物进入我们的生命。这些新事物会改变我们,从而改变我们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