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垲,浙江仁和人,字子才、号爽泉,清代著名书法家,活跃于清代乾隆、道光、嘉庆时期,虽然高垲一生布衣,从未入朝为官,但仍然以书法闻名于当世,是少数平民书法家。
在中国古代,书法历来和政治不分家,因为古代信息的传播不发达,你书法写的再好,如果不被人知道,是留不下来的,而被人认可的唯一方法就是考取功名,融入书法、文人圈子,才会被人评价、提起、记录认可和流传。如果在家闭门造车,即使写的好,也未必可以留得下来。
加上古代印刷技术不发达,流传于民间的书法字帖很少,民间大都采取师傅教徒弟的方式来学习书法,见不到古人的经典作品,看不到当世的书法高手,书法老师的水平就决定了你的水平,所以,唯有考取功名,进入顶层,才能够开阔视野,看到名家真迹,学到高手技法。
所以,很多书法名家都会游历名山大川,看古人碑版墨迹,从中学习书法技法,有人认为真正的高手在民间,民间或许是有高手的,视野和见识是民间高手的一大限制,还在我们今天有了发达的现代印刷技术,那些宫廷秘藏的古代书法经典、个人珍藏的名家名作,只需要几十元就可以买来放在书桌案头,确实是一大幸事。如此应更加珍惜如此好的学习机会。
而高垲正是一位民间书法高手,作为一个民间高手,他应该经历了超出常人的努力,在信息和印刷技术都落后的古代,凭借自己的才学和见识,在书法家多如牛毛的古代,写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书法之路。也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民间书法家。
高垲书法学习欧阳询和褚遂良,并在二者之间选择了一个折中的书写方式,结构上取欧体的工稳和标准,硬笔上吸取了褚遂良的流畅和自然,写出了自己既流畅又工稳的书法风格,得到一致好评,被后人评价为清朝最美楷书。
对其书法有正面评价的也不乏著名的书法理论家,清代著名书法理论家阮元曾在《定香亭笔谈》中认为高垲“工书,楷法极似虞永兴《庙堂碑》,能诗。”《清稗类钞》曰:“垲工行、草,尤精小楷,树骨于率更、河南,取姿于吴兴。”
虽然高垲的书法得到了很多赞扬,但是当代有很多书法专家则认为高垲的书法算不上上品,规范化和模式化太多,写的太俗了,不够雅致,格调也不是很高。对于专家的评价,你怎么看,你觉得高垲的楷书写的是俗还是雅?
图:高垲楷书《滕王阁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