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翻书│徐强:动物中最接近猴子的是人

01

道德的“好坏”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道德的养成也并非一劳永逸,而是变动不居的。此时的“好人”,或许下一刻就会变成“坏人”;今天的“坏人”,明天也有可能变成“好人”。白居易《放言》诗云:“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人性总是复杂多变的,只有在相当长的时间段里,我们才能更全面、更准确地了解和认识一个人。韩愈大概对此深有体会,所以有“行矣且无然,盖棺事乃了”(《同冠峡》)的感慨。从猴子变成人,需要几百万年;从人变成猴子,很有可能只需要一秒。利希滕贝格说:“动物中最接近猴子的是人。”(《格言集》)这真是振聋发聩的警世之言。

02

鲁迅在《人之历史》一文中,把辛亥革命前夜守旧派对待新生事物的态度形容为“耳新声而疾走”。短短六个字,入木三分,力透纸背。对新知识、新事物不去深入了解、潜心研究,只是听说而已,便害怕得撒腿就跑,避之唯恐不及,这是何等的可笑和可悲!一个人,如果目光短浅,思想僵化,抱残守缺,冥顽不灵,必将远远落后于时代,并最终被时代所淘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是同样的道理。富于革新精神的人,是充满活力的人;富于革新精神的国家,是欣欣向荣的国家;富于革新精神的民族,是朝气蓬勃、创造力非凡的民族。这一点,已经被过去和现在所证明,也必将被未来所证明。

03

文贵自然。鲁迅尝言:“盖人文之留遗后世者,最有力莫如心声。”(《摩罗诗力说》)“心声”即文学作品。文章出于本心,发自肺腑,表达真情感、流露真性情,自然会吸引人、打动人、感染人。如果勉为其难,为作文而“作文”,矫揉造作、无病呻吟,连自己都觉得面目可憎,当然谈不上“有力”。罗大经说“天以云汉星斗为文,地以山川草木为文,要皆一元之气所发露”(《鹤林玉露》),天文地理所呈现的,正是大自然最本真、最质朴的“元气”,也正是大自然之所以气象万千、色彩斑斓、光辉灿烂、动人心魄的根本之所在。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亦即本真之美、质朴之美、自然之美。

04

从前有一个小吏,在官署的厅堂写了一副对联:“作无品官,行有品事;读百家书,成一家言。”(徐珂《清稗类钞》)上联的意思是说,官职虽小,不入流品,但格局要大、品位要高,不能良心泯灭,做出卑鄙下流的勾当;下联的意思则是,读书虽多,遍览古今,但思想要活、见解要精,不能人云亦云,变成冥顽不灵的呆子。在蝇营狗苟、乌烟瘴气的封建官场,这个地位卑微的小吏敢于公开表露自己的心迹,可以说是一股清流,别树一帜。事实上,做事有“品”、读书有“识”,在任何时候都是难能可贵、值得赞赏的。这副对联至今仍然可以引起人们的共鸣,我想原因也正在于此。

05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人生也是如此,甚至差别迥异。保尔·柯察金说:“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卑鄙庸俗而羞愧……”(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是几近完美的人生。与之截然相反的,则是:“回首前尘,尽是可耻的过往。”(太宰治《人间失格》)大多数人的一生,介乎两者之间:既非十全十美,也非一无是处。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这种自我反省的态度值得学习。好比司机,必须时时校正方向盘,才能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人也必须常常检讨自我,才会少犯错误,这样,等到人生终了之时,尽管不能臻于至善,起码可以避免“尽是可耻的过往”。

06

王建《当窗织》:“叹息复叹息,园中有枣行人食。贫家女为富家织,翁母隔墙不得力。水寒手涩丝脆断,续来续去心肠烂。草虫促促机下啼,两日催成一匹半。输官上顶有零落,姑未得衣身不著。当窗却羡青楼倡,十指不动衣盈箱。”曾瑞《中吕·山坡羊·妓怨》:“春花秋月,歌台舞榭,悲欢聚散花开谢。恰和协,又离别,被娘间阻郎心趄。离恨满怀何处说。娘,毒似蝎;郎,心如铁!”起早贪黑却生活困顿的织布姑娘,羡慕青楼女子可以不劳而获;身在青楼的脂粉烟花,则痛恨世态炎凉、人情冷漠。人的遭际不同,心境也不一样,而且时常隔阂,万难相通。也许,这正是“围城”悖论的悲剧性之所在。

媒体选载

2020年2月22日《今晚报》,署名醉客。

2020年4月2日《今晚报》,署名裘之。

2020年4月7日《今晚报》,署名醉客。

作者简介

徐强,1975年2月出生,广西民族学院(今广西民族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毕业,现供职于贵港日报社,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读者》杂志著作权许可使用签约作家、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贵港市作家协会主席、贵港市全民阅读促进会会长,曾获贵港市首批文化名人、贵港市“十大杰出青年”、贵港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广西“书香之家”称号。作品入选历年中国杂文年选。著有随笔杂文集《下辈子做一条狗》《当狗站起来的时候》《说文解字》《蠹鱼笔记》。

正文插图:网络资料图片

漫画供图:《杂文选刊》杂志社

(0)

相关推荐